榜样精神|蒲洪亮:最怕不能上“战场”


榜样精神|蒲洪亮:最怕不能上“战场”


近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3部门印发的《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中,四川省3个集体、14人受到表彰。其中,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蒲洪亮获得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脏活重活抢着干

他是重症病房里的“蒲一针”

1月28日,自贡市医疗队在成都集结,他们与来自全省各地的医务工作者组成四川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加入到战“疫”一线中,蒲洪亮便是其中一员。

凭借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能力,蒲洪亮成为了自贡驰援湖北医疗队队长。抵达武汉后,蒲洪亮和所在的自贡医疗队被分配到了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的重症病房。因为驰援的护理人员大多是呼吸专业和感染性疾病专业,在重症护理操作以及仪器使用上,蒲洪亮展示出了专业优势。作为队长、男护士,他不仅担负着重症监护病区感染风险最高且技术难度较高的护理操作,还主动承担了氧气罐搬运,危重症患者翻身、大小便清理等重体力活,并且值夜班的次数也很多。

在到武汉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蒲洪亮有了一个响亮的外号——“蒲一针”。在重症监护病区,患者往往病程较长,长时间的输液造成大部分患者血管穿刺条件较差,有位65岁的患者因为肥胖和血管弹性差,穿刺很是困难,导致老人常常是一到输液就情绪紧张。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蒲洪亮悉心安抚,利用在重症监护室积累下的经验一针完成穿刺,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在驰援湖北的工作中,除了对患者的日常护理外,作为队长的蒲洪亮还承担着全队队务工作。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后,蒲洪亮还负责培训其他队员,每天不仅要做好对上对下的协调工作,还要了解队员们的身体情况和生活所需,队员们都说他是队里最忙的人,他却总是笑着说:“都是琐事,不值一提。”


忍痛4小时

作为一线医务人员他绝不妥协

自疫情发生以来,蒲洪亮就时刻关注着武汉的疫情动态,在得知武汉医护紧缺的情况下,他第一时间向医院提交了请战书。

蒲洪亮说,12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他正在备战高考,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奋力来川救援,他深受感动,便毅然报考了成都中医药大学。此次驰援武汉的征程,也是了却自己12年前的志愿。

2月5日凌晨,一股剧烈的疼痛将蒲洪亮从睡梦中惊醒。腹痛难忍时,蒲洪亮拿出备好的抗生素服下,咬着牙撑了4个小时,疼痛才渐渐退去。原来,早在1月23日,蒲洪亮就检查出了胆结石,但因为救援工作,他放弃了约定的手术时间。蒲洪亮在日记里写道:“作为儿子的榜样,我不能妥协;作为一线医务人员,我不能妥协;作为市医疗队队长,我不能妥协;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更不能妥协。我必须挺过去,与我亲爱的战友们并肩作战。”

清晨醒来后,蒲洪亮感觉身体轻松了许多。“最怕自己因为生病不能上‘战场’,一切就像一场梦,我依旧可以和我亲爱的战友们并肩作战,这感觉真好!”正如蒲洪亮在日记里写下的话语,天亮后,他又和队友们开始了一天的救助工作。

榜样精神|蒲洪亮:最怕不能上“战场”

蒲洪亮在工作中


不计报酬,不论生死

他坚守着同家乡人民的约定

1月31日,结束工作回到住所的蒲洪亮和队友发现,自贡市为医疗队筹备的19箱防护物资已经送达。“看着这19箱防护物资我们很是感动。在全市防护物资紧张的情况下,还能送来这么多,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家乡对我们的关心与爱护。”蒲洪亮表示。

虽然远在湖北,但是家乡的牵挂从未停断。因担心医疗队在武汉吃不习惯,自贡市委还给医疗队寄去了冷吃兔、冷吃牛肉、香辣酱和豆花蘸水等家乡特产。“看到家乡美食,我们感觉非常亲切,有的队员哭红了眼。”蒲洪亮说道。

“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医院、不同的科室,但在这段时间的相处里,大家都如同家人般相互关心、彼此照顾。”蒲洪亮说,“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坚决打赢这场硬战,这是医疗队全体队员与自贡市328万盐都人民的约定!”

“我所做的都是应该的,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初心,作为一名护士,我做的还不够。”当得知自己被评选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时,蒲洪亮深感意外。他表示,自己一定会坚守着来武汉的初心,也坚守着同家乡人民的约定。(曾青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