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愤怒的电影有哪些?

瑞哥影院


《失孤》看过这部电影,再联系到最近的申聪,你根本无法想象初为人父的愤怒,对人贩的愤怒恨不得扒皮吃肉,凌迟处死,即便知道这是犯罪。不敢看第二遍,不敢想象,不敢联系到自己身上,害怕发生在自己身上。在这里我真心呼吁有关部门修改刑法,对打击人贩提高到打击毒贩的级别,胆敢染指即重判。希望大家都能阖家欢乐,幸福美满。





山大王88


《盲山》

该电影主要讲的是,80年代末,刚刚大学毕业的白春梅急于替父母分担压力,于是就一个人去寻找工作,但是不幸的是她被人贩子盯上了,人贩子打着某医药公司的幌子,骗到白春梅,最终把他拐卖给一个山区的老男人,不甘屈服的白春梅知道只有逃离这里,才能重获自由,于是就上演了一次次的出逃冒险,在这过程中,她也渐渐的认识到能相信的只有自己。



安徽黄山哥


《蚯蚓》

影片于2017年上映,主要讲诉得了脑瘫的父亲和女儿相依为命女儿被校园霸凌的故事。父亲为女儿子若考上了首尔的贵族艺术高中兴奋不已,和女儿一同搬家到首尔,不料噩梦也就此开始。子若因为在唱诗班长大,音域很高很快在学校崭露头角。也因此被惠善为首的女同学们嫉妒,自若坚强好胜,反抗着校园暴力却不断遭到更加残酷的暴力对待。最后子若受不利无休止的折磨而自杀。父亲为查明事情的真相,在社会各界申冤,但这个社会听不见弱者的呻吟,父亲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惩治这些曾经欺负了女儿的人们。

观看这部电影需要勇气,校园和社会就像广袤的大地,有些人贪婪的沐浴阳光,有些人蜷缩在阴暗的角落,以忍耐对抗着出生,以阴冷附身着断肠,不一样的是手段和方式,一样的是痛苦和绝望。

绝望,要么让人疯狂,要么让人灭亡,观看此类电影实着让人觉得揪心,电影往往还比现实欣慰些,片中受害者往往敢于诉诸法律,但又写实般告诉世人法律在金钱和权利面前是多么渺小。现在微博网络上时有爆出校园霸凌事件发生,就是因为未成年人犯法没有特别严厉的惩罚措施,导致事件越发变本加厉,犯了错就应该接受惩罚,谁都不应该例外。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影片最后父亲说的话,父亲说:云一样的人,风一样的人回家后都是父亲,莫名泪目。



蓝浅君


《盲山》

该电影主要讲的是,80年代末,刚刚大学毕业的白春梅急于替父母分担压力,于是就一个人去寻找工作,但是不幸的是她被人贩子盯上了,人贩子打着某医药公司的幌子,骗到白春梅,最终把他拐卖给一个山区的老男人,不甘屈服的白春梅知道只有逃离这里,才能重获自由,于是就上演了一次次的出逃冒险,在这过程中,她也渐渐的认识到能相信的只有自己。



无聊说影视


《熔炉》

讲述了在光州的聋哑学校学生受到性侵,学校教师带领他们揭露黑暗争取人权的故事。据说主演孔侑在服役期间被推荐看了这部小说后内心受到极大震撼,服役结束后就拍了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播出后受到社会热议,不仅让案件重新调查,还修订了法律,设立了《熔炉法》。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能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这坚持中又有多少对现实黑暗的无奈。

《韩公主》

讲述了女主韩公主在经历性侵朋友自杀后转学想要开始新生,却最终没能逃脱死亡的命运的故事。女主和朋友被性侵后,不论警方的侮辱性询问,还是家人接受钱财息事宁人的态度,都让人感觉愤怒,坏人逃脱法律的制裁,家人也是他们的帮手,让人感觉无奈又心酸。

《妈妈别哭》

讲述了因为相依为命的女儿被性侵后自杀,施暴者却因为未成年而逃脱法律的制裁,无奈的妈妈自己报仇一步步走向深渊的故事。虽然加害者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是却不是公正的法律给他们的,看着加害者家属因为孩子是未成年不需要付法律责任而洋洋得意时,真的是恨得牙痒痒,妈妈最终为女儿报了仇,可自己也成了杀人犯,心疼。

《素媛》

讲述了小女孩因为热心帮助反而受到性暴力身心都受到极大伤害,家人帮助她走出阴影的故事。这部电影侧重受到伤害后的恢复开始新生,温馨感人,可是看到善良的小女孩问妈妈是不是她做错什么的时候,真的很心疼,尤其是真实事件中的加害者已经出狱,更让我觉得愤怒,这种人渣就应该判死刑或者一辈子关在监狱里,在对别人造成一辈子的伤害后凭什么能开始新的生活。

这几部电影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正因如此,才让人感觉更加愤怒,司法部门的不作为甚至包庇,资本家掌握话语权,有钱可以不受法律约束,弱势群体得不到法律的公正对待,这些都让我们意识到现实中的黑暗比我们想象中更加残酷,不得不说,在揭露真实这方面,韩国电影真的敢拍。






小叮当的口袋


说到“愤怒”,《盲山》是一部让人从头愤怒到尾的电影。用句时髦的话来形容就是气Skr人。

《盲山》由曾经执导过《盲井》的导演李杨执导,由黄璐主演,讲述了女大学生被拐卖至某法盲山区、多年后被解救的故事↓

女主人公白雪梅大学毕业,初入社会,一心想多挣些钱替家里分担,不料却被人贩子夫妻拐卖,以7000元的价格卖到一个偏僻的山村。

人贩子最可恶↓

被一杯水迷昏后,雪梅醒来发现自己的钱包和身份证都不见了。她请求买她的黄德贵一家放了她,却被锁在屋里,孤立无援。次日,黄德贵一家大办喜宴。屋外,乡里乡亲举杯庆祝。屋内,雪梅被五花大绑,几个好奇的小男孩隔着窗户向内张望。

麻痹的乡民令人气愤↓

黄德贵想与雪梅圆房,被雪梅赶了出去。黄德贵遭到乡民的嘲笑,就连黄德贵的父亲也骂他,连个女子都搞不定。黄德贵趁着酒劲儿,在父亲、母亲的协助下,把雪梅强奸了。

一家三口全上阵,闻所未闻↓

雪梅趁黄家人不注意,跑到了村支部。见到村主任,雪梅请求村主任报警救自己。村主任却一本正经地质问雪梅,你说自己是被拐卖的?你有证据吗?你有身份证吗?之后又说,先回去,这个事待调查清楚再说。雪梅被黄家人带回去,一顿毒打。

心灰意冷的雪梅割腕自杀,被及时赶到的黄德贵救了。之后雪梅又绝食,几个和她一样同是被拐卖到这个村子里的妇女劝住了她,告诉她,要想跑,也得把身子养好才行。

雪梅重新燃起希望,趁着一次洗衣服的机会翻过大山。当她恳求一辆面包车把自己带到镇上,面包车司机却因为她付不起三块钱的车费,扬长而去。雪梅被赶来的黄德贵和村民抓住,又是一顿毒打。

见死不救的司机气Skr人↓

黄德贵的表亲黄德诚是村里的教书先生,也是唯一的高中生,雪梅央求黄德诚救自己出去,黄德诚同意了,但说需要时间,雪梅再次燃起希望。黄德诚找借口几次接近雪梅,与雪梅发生关系。一次两人正亲热时被黄德贵逮住,黄德诚抛下雪梅独自离开。

这样的斯文败类见一次打一次↓

雪梅终于明白,指望谁都不行,只有靠自己。她出卖肉体,从小卖部老板那里得到四十块钱。这一次,她终于逃到了镇上,也坐上了开往县城的汽车,然而客运司机被黄德贵的一支烟收买,打开了车门,雪梅又一次被抓。

理sir已经不想说话了↓

被抓回去不久,雪梅就发现自己怀孕了。为了腹中的孩子,雪梅暂时不再想着逃跑,与村子里一个叫李青山的小男孩结下情谊。雪梅一直写给父亲的信全被邮递员扣下了,雪梅请求李青山帮自己寄信,李青山答应了。雪梅产下一名男婴,雪梅的父亲也在收到信后,与两位民警一起来到村子里解救她。然而村民一起围攻警车,村主任坐视不理,两个民警承诺三天后会来解救雪梅,匆忙离去。

三天后,警察如约而至,不仅解救了雪梅,还把之前被拐卖的妇女(有的妇女因为孩子不愿意离开)都一并救走了。

《盲山》是一部让人看完之后会愤怒到悲痛再到绝望的电影,虽然最后雪梅还是被解救了,可是又有多少像雪梅一样的妇女仍在等待拯救呢?如果……如果很不幸的是,这个故事是真的,你觉得结局会是什么样子的?留下评论一起聊聊!


民生百态每日多关注


故事发生在孔孟二圣的故乡,山东。八十多岁的老人林郭氏因丈夫早逝,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把孩子们拉扯大,如今孩子们也各自成家立业了,老人跟着孙子小道生活在一起。

老人每天拜佛为自己的孩子们祈祷,直到有一天,突发脑血栓,倒在了门槛上。

孩子们听到了这个消息,变商量着把老人送去养老院,幸好养老院的床位已满,孩子们便决定让老人轮流跟着他们生活。

老人的二儿媳妇,原本想着照顾老人,等着老人去世后,房子也便归她家了,无奈这日子住了下来,可谓是苦不堪言,老人听到衣服的抱怨也不好意思住了下来,转眼就被接到三儿子那里。

几个孩子中最富裕的三儿媳妇,对老人可谓是嫌弃至极,沙发罩了白布,老人的碗也分开,三儿媳妇的女儿想要去看外面的世界,老人倒是支持,孙女儿走了之后,三儿媳妇劈头盖脸骂着老人,老人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老人只好去了二女儿家,二女儿家开了个杂货铺,一天有个村民过来买东西,给了一张写了字的50块钱,可转过身钱就不见了,女婿认为是老人拿的,晚上的时候女儿过来问老人,老人承认了,从手帕拿出了50块钱给了女儿。实际上不是老人拿的…

老人的身体越发不行,还得了一种笑病,二女儿又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准备筹了这次老人的医药费,可惜最后打成一团,谁也没想给。

祸不单行的二女儿家的儿子出车祸死了,二女儿家也住不下去了,临走前老人把外孙媳妇叫到一旁,给了她自己带了一生的手镯,因为两人走着同样的命运。

老人丈夫走的时候,老人也跟在孙媳妇一样大。

无家可归的老人只好回到了二儿子家,二媳妇劈头盖脸就对老人一顿骂,还把她成日里跪拜的菩萨给打烂了,老人最后的慰藉没有了,

最后老人关进了牛房。

最后的最后,老人梳了个整洁的头发,看了看那全家照,吃了一包老鼠药去世了。



莫小姐


《绿里奇迹》,悲伤过度就是愤怒。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通过第一印象来判定一件事。有时候只凭一个人的外貌气质就判定这个人是好是坏。可是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突然痛恨起这种想法,一个人的好坏,不应该靠着外貌轻易下结论。世俗的偏见真的是是能杀死一个人。

在故事的开头,两个被报失踪小女孩被人残忍的折磨而死。当找孩子的人们发现尸体的时候,有一个高大强壮的男人正在抱着尸体哭泣,这个男人皮肤黝黑身体强壮还有一定的沟通障碍。高大的男人很快就被认定为本案的凶手,面相不善的他出现在案发现场,人们都愿意相信他就是变态的凶手。他辩解了,可没有人在乎,他的眼泪诉说着悲伤,但最终周围人的责骂还是压垮了他。

关押他的监狱里的狱警也对这样残忍的“凶手”充满歧视,但是这种歧视渐渐发生了改变。神迹,是真的神迹。这个智力有缺陷的男人用他特有的神力治好了狱中的几个病人,甚至还拯救了一只死亡的老鼠。这才有人相信,他的初衷其实是想救那两个受尽折磨死去的女孩,但他能力有限,他没能不到这些

众人的误解,让单纯的他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他选择接受了电刑离开这个让他痛苦的世界,偏见杀死了这个降落人间的圣者,天使最终回到了属于他的天堂。

世人因长相对另一个人的成见到底可以有多深?衣冠楚楚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好人,人面兽心的大有人在。为什么野兽的外表下就不能是一颗善良的心呢?没有了解事情的经过,即便看到了结果也不一定可信,直觉不是一直可靠的。当一个好人很难,为恶又是一瞬间的选择,希望世上不再有偏见。



剧透虾


《黑水》:看完这部电影,才发现我们都是被害人

2016年,美国《纽约时报》曾经刊登了一篇名为《这个律师是杜邦公司最大的噩梦》的文章,详细讲述了一个名叫罗伯特·比洛特的律师,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内,搜集法律证据,将美国化工巨头杜邦公司,送上法庭的故事。

影片从1975年的一个黑夜说起,三个少年带着啤酒,来到西弗吉尼亚州的一条河流中消遣。正当他们享受夏日凉风时,先是发现一只死去的奇怪生物,之后又被穿着化工服,向河面喷洒药水的工人驱逐。

随着镜头在暗流涌动的河水上划过,时空换成了1998年的辛辛那提市。男主角罗伯特·比洛特刚成为塔夫脱律所的合伙人,迎来了事业上的成功。

正在同事们欢迎之际,两个西弗吉尼亚市的农民来律所找他。他们声称杜邦公司毒死了自己的奶牛,希望比洛特能够帮忙主持公道。

作为和杜邦公司有事务合作的律师,比洛特本不该插手这件事。但由于这位叫坦南特的农民,声称认识比洛特的奶奶,这让比洛特出于人情,留意这件案子。 比洛特通过人脉调查,发现了一份报告,上面显示,管理不善是坦南特牲口死亡的原因,而非环境污染。从比洛特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坦南特怒火难平。因为他对待那些牲口,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而且,在坦南特拿出的证据中,巨大的牛胆、发黑的牙齿、内翻的牛蹄,以及牛背上的肿瘤,都在佐证这起牲畜死亡事件,绝非和管理不善有关。尤其当比洛特看到一只发疯的牛犊,冲向他时,他才觉察到,这件事后面可能藏着巨大的环境问题。

时间到了1999年,比洛特还在跟进这宗案件,他发现了一个名为“PFOA”的英文缩写,这个神秘的化学物质,揭开了杜邦公司隐藏近半个世纪的秘密:特氟龙。

当比洛特打算向杜邦公司,要求扩大调查范围时,杜邦公司的丑恶嘴脸,立马显现。他们用堆成一座山的书面材料,让比洛特陷入查证的窘境。要知道,光是整理分析这么多的历史文件,比洛特也得被拖死。

时间继续推进,到了2000年。比洛特对纷繁复杂的材料感到一筹莫展,就在此时,他回想起曾经在西弗吉尼亚市看到的场景,不少孩子的牙齿都泛黑。这一幕,打开了比洛特的思路,但是,也让他陷入了无限的绝望和恐惧中。

当天半夜,他把家中翻了个底朝天,将厨房用具和日用品都拾掇出来。妻子萨拉看到这一幕,悲愤交加,要知道,丈夫本来是个前程大好的律师,结果为了一个农民的牧场,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调查一家世界五百强公司,而且这一晃,已经三年了。

正当妻子悲痛欲绝时,比洛特向她道明缘由。而影片则在交叉剪辑中,将这番真相以拼贴的形式,分布在比洛特和妻子、上司以及杜邦法务三人的对话中。

特氟龙最早被应用在坦克的材料中,它不但防水效果特别好,而且清洁能力强。但是杜邦公司异想天开,将特氟龙用在家庭产品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平底锅,这甚至让美国人引以为傲。 可实际上,这种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有着严重的致癌作用。杜邦公司并非不知道,它们只是选择隐瞒。即使这种物质已经让员工身体出现问题,甚至生出畸形儿,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他们不但没叫停项目,还变本加厉,将特氟龙用在雨衣、布料、靴子中。

最可怕的是,特氟龙在人体中不会被分解,而是一直存在,甚至遗传到下一代身上。 知道这一切的比洛特再也不能坐视不管,他打算将此事进行到底。而之前对他有所质疑的妻子和上司,也开始无条件地支撑他。

时间到了2002年,比洛特连同塔夫脱律所的律师们,代表坦南特向法院正式提起诉讼,将杜邦公司告上法庭。 可在巨头公司面前,或许再多努力,也是徒劳。因为这里存在一个矛盾,虽然大家都知道特氟龙对人体有害,但是“有害”这个标准得有法律依据,这个依据便是由美国环保部门制定。

可笑的是,虽然特氟龙在美国大行其道近半个世纪,环保部门至今没有针对这一化工物质制定危害标准。等这次东窗事发,法院需要标准来裁决案件时,这个标准则是由政府官员、科学家、利益相关者三方联合制定,而这个“利益相关者”,就是杜邦公司。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让一个嫌疑犯来制定法律标准,就如同让一个刽子手决定,自己是否可以随意杀人一样荒唐。但是这个荒唐的事情,就是发生了。 时间又到了2005年,为了能证明西弗吉尼亚州的居民,身体中含有大量特氟龙,而且这些特氟龙恰恰导致他们身患疾病。在比洛特的组织下,科研机构对居民进行大规模血检,并最终获取了6万9千例的血液样本。

这对于比洛特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进步,就在事情即将有利好消息,更大的困难来了。 血液样本虽然充足,但是,科研机构的研究调查却开展得异常缓慢,这让比洛特逐渐心灰意冷。更惨的是,由于自己长期陷入与杜邦公司的胶着,他的律师业务一日不如一日,工资也锐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而且他的身体也垮下来了,由于长期背负压力,他开始出现中风一样的症状。 就这样,7年过去了。时间拨到了2012年。 在比洛特以为未来看不到头时,他接到一个来自科研小组的电话,血液样本终于调研结束,结论证明,杜邦公司生产的特氟龙,的确会对人体造成巨大伤害。

从1998年开始接手坦南特的案件,直到2012年结束,历时20年。 1998年,比洛特的第一个孩子才出生不久,2012年,比洛特的第三个孩子已经上小学了。

1998年,比洛特还是意气风发的律所合伙人,2012年,他已经人到中年,事业身体两凋谢。

不过,比洛特付出的巨大努力,能够让杜邦公司付出巨大代价吗? 影片结尾,并不是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大团圆结局。尽管科研机构裁定特氟龙含有六种致病作用,但是杜邦公司仗着家大业大,反对所有赔偿。可比洛特用一生证明,他绝不是个轻易认输的律师,尽管杜邦反对,但是比洛特凭一己之力,帮助受害团队,一个个向法庭上诉,夺回一项项属于受害人的赔偿。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黑水》这部电影留给我们的反思,却永远不该停止。当被蒙骗的弱者,与目空一切的强者并排而战,我们到底是该认怂,还是用仅存的意志力,与有着200多年企业历史的杜邦公司死磕到底?罗伯特·比洛特用他一生的行动告诉了我们,他的答案。

说起这部电影的观感,绝不会令人愉悦,但是想到杜邦公司,让全世界几十亿人体内几乎都有致癌物质的特氟龙,它的底色就是悲凉的。 导演托德·海因斯,为了让故事中的压抑、愤怒和长期等待的焦灼,让观众亲临,将整部电影都置于低沉的影像中匍匐前进。而那些大跨度的年份条,在片中不断浮现时,像是告诉我们,这本来就是场漫漫炼狱路,折磨着当事人的心魂。


拾捌娱乐


《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

其实一开始看名字,我是拒绝的,印度那种一言不合就跳舞的电影风格我接受不来,尽管我知道主演是印度国宝级演员,电影良心阿米尔汗。

那一天是在某个时间段里没有其他电影了,就看了它。

但这部电影的前30分钟,煎熬和愤怒让我差点在电影院砸了椅子。实在是难以想象,一个亲爹以极端手段斩掉亲生女儿未来的发展可能、摧毁她们身上的女性属性,就为了替自己实现梦想,这么明显的强压父权,还人说电影很好看是都瞎了吗?

事实证明,把故事在合理的范围内讲到极致,观众就会记住它。

转折就在两个女孩被练得肌肉强壮、被剪了短发之后,却被一个连丈夫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的待嫁少女对她们自由的未来表达了羡慕,这个父亲所做的一切极端手段都在待嫁少女的话语中突然缓和。

我的愤怒,突然扭转成激动。

看电影,从来就不能脱离电影中那个国家的社会现状。而印度,几乎成为女性的梦魇之国。

印度的女性地位低到什么程度?

根据印度国家犯罪档案局数据,印度每20分钟就有一名女性遭强奸。首都德里更被“誉为”强奸之都。但整个社会对女性遭强奸事件的舆论,却集中在受害者不该出门、装束不够老实等等(键盘侠是不是觉得眼熟?)

如果一个年轻女孩晚上要出门,她将面对一系列不测之祸,包括骚扰、虐待、殴打、强奸,甚至杀害。

女性注定要被奴役,这个观念早就深深影响了印度社会。

在古印度文化中,影响最大的法典《摩奴法典》以宗教的名义以及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女性屈从的地位:【女子必须幼年从父,成年从夫,夫死从子,女人不得享有自主地位。】也就是说大部分女性没有受教育、做事业、选择人生道路的权利,不允许在外抛头露面,受到侵犯了也只好默默忍受,甚至在生活中得不到最基本的尊重,与奴仆无异。

强奸只是印度女性悲惨生活的冰山一角。根据印度《第一邮报》,印度还有无数儿童和年轻女性被有组织地贩卖到色情行业。在一些古老的宗教传统中,穷人家的女孩子会以宗教的名义终生沦为“性奴隶”。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使印度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数据显示,当前印度全国男女比例为1000:914。

这样的社会现状下,《摔跤吧,爸爸!》前半个小时里阿米尔汗使出一切极端手法强迫两个女儿练习摔跤,那是在有限的社会条件下为女性开拓自由之路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