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摩人心,好不好


揣摩人心,好不好

一个老奶奶过马路,看她颤颤巍巍的样子,有人好心去扶她过马路,就这个热心帮助的行为。如果分三个层次来揣摩这个人的心里,最表层的理解,人之常情,别人有困难,伸出援助之手,是一件极其普通的事情,正如老子道德经所描述的“大道”那样,也是最朴实的道理。“大道废,有仁义”,大道废,需要宣传提醒尊老爱幼,才有人去做。再深入一层理解,符合尊老爱幼的社会价值观,扶老人过马路,我心灵得到了升华,觉得有价值。再深入一层理解,是不是存有一些功利心,或正有摄像机对着排呢,街道办要做文化宣传的典型。要把一件好事层层剖析,去分析人心,未免不是味儿。

我一直是个不入流的互联网产品经理,误打误撞进入互联网产品圈子。当初也没有想那么多,觉得产品经理也是一份工作,就当一份普通工作来做。这些年来处处碰钉子,才发现自己缺少很多产品经理这个职位需要的能力。产品经理所称的同理心,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无一不是需要人绞尽脑汁思考,一天掉几十根头发的。它所说的同理心,就是对人心的把握。无论是研究产品用户的心里,巧妙设计各种诱导方式,利用人性的七大弱点,利用马斯洛需求理论,把商品卖出去,诱导用户充值。还是跨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言语上的讨好,弄点小利益(如请开发大保健,给开发买夜宵),目的是推进项目进度,让产品尽快上线。还是部门内部的下级管理,洞察下级的优缺点,理解下级的难处,合理分配工作。还是对上级领导的工作汇报,揣摩领导的想法,排列工作优先级。

天天想着揣摩人心的事情,产品经理可能比开发白头更早,掉的头发更多。揣摩人心其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如果只把它用在做产品上,可能还好。如果把它用在日常生活中,去和人交往,那是可怕的。和你交往的那个人,你一眼能看穿他。他站在你面前就像是个透明人儿。你用你的同理心理论,把你当成他,设身处地的分析他这个人,并用严密的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再用金字塔原理,进行一条条的拆解罗列,像法官一样诉说他的罪证。之所以一个人不想和别人交心,就是不希望被别人看穿自己。如果别人知道你是一个能看穿人心的人,谁还敢和你交往。有个成语叫难得糊涂,希望聪明人不要表现得过多聪明,那样会没有朋友。然而更加聪明的人,学会了隐藏自己,不让人知道自己有多聪明。这种人经过多年修炼,已成精了,更是可怕的。但真正有一个了解你的人,能够勇敢的站出来,诉说你的问题,那是值得敬佩的人,那是真心希望你进步的人。因为他要冒着更大风险,承担着你把他看穿的风险,知道他是如何思考的,知道他是个聪明人,知道他是如何揣摩人心的。真正理解他的人,会感激他。不理解他的人,会憎恶他。

揣摩人心,好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