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师四种培训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有其自身独特之处,其培训模式应依据区域内教师教育教学特点确定。"自助餐"式、反思模式、互助模式、校本模式等培训模式都是在实践中得以验证,适宜于一定范围内的教师培训,并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培训者勇于创新、积极探索适合本地情况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对教育的发展、教师的成长、教育质量的提高、办学品位的提升将大有裨益。

关键词:培训模式 自助餐 反思 互助 校本培训

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继续教育培训近二十年来,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机构采取多种培训形式,促使了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得到提升,广大教师通过参加培训学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知识并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产生了极其明显的效果。我从事教师培训工作长达二十年之久,在培训中,我既注重了吸取外来的先进培训模式,又善于依据本地的教学实际探讨新的培训方法。我以为下列四种培训模式对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一、"自助餐"模式[1]

1.模式概说

"自助餐"式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是一种以按需施教为先决条件的培训模式。它要求培训院校(机构)通过调研、分析、总结、概括,为教师提供学习的"菜单",让教师从中选择自己所需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思路。(如下图)

「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师四种培训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解决方法与思路

2.理论依据

(1)"自助餐"式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源于开放式的教师培训模式。中国教育要想立足于世界教育之林,就必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自助餐"式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属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它不仅要求教师本人参与,而且要求教师任职学校、学生以及家长都是培训的参与者和评价者[2]。(3)"自助餐"式的教师培训更注重培训效果。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容决定形式,结果源于过程,一定的培训效果取决于一定的培训内容和形式。

3.做法与效果

采用这种培训方式,具体做法是:培训机构将培训"菜单"以理论引导、教师之惑、精彩案例、名家点津的方式呈献给中小学教师,为教师学习提供全新的参考,教师依照自己的需要去选择。河北邢台市教育局曾编写的"名师工程"系列丛书——《中小学校本培训课程·新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上、下册),就是典型的"自助餐"式培训教材。它选取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遇到的56个典型问题,这些问题都来自于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不仅有"什么是""为什么""怎样做"等概念的陈述,而且让教师体会到自主学习、共享合作、体验探究、意义建构等等,全市教师人手一册,可以从中寻找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疑难问题的解决办法。几年来,我市培训机构也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切合实际的"菜单",以共教师自由选择,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困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三维目标"生成,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强有力参考。

二、反思模式[3]

1.模式概说

反思做为一种培训模式,就是倡导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它包括教师对教学各环节的反思、对学生学习现状的反思、对班级管理以及学生家庭状况的反思,还包括对每节课的反思。要做到天天有反思、周周有反思、月月有反思、年年有反思。

2.理论依据

反思是教师对自我教学行为的一种批判,它属于评价层面。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反思,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地修正自己在教学中的缺失,进而达到教学的完善[4]。

课堂教学是教师反思的主旋律,可以从以下内容做反思:讲课时哪些环节最吸引学生?哪些环节连自己都不清楚?哪些环节学生最厌烦?自己值得骄傲的细节是哪些?哪些地方如果再给我机会我会做得更好?

教师的成长经历可以反思下列内容:哪些活动使自己走向成功?哪些事情给自己带来烦恼?哪些不良习惯需要摒弃?……

3.做法与效果

我市教师培训机构——教师进修学校,从2010年开始就将全市教师以学校为单位分成若干个反思小组,每年依照省、市、县安排的培训科目,确定反思题目供教师参考。我们采取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名师指正等反思方式,促使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升自我价值。

附一 2010年上半年我市结合新课程课堂教学制定的教师反思题目

(1)如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亮点频出?

(2)如何设计课堂导入?

(3)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4)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5)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细节?

(6)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

(7)如何设计课堂提问?

(8)如何把握"用"教材与"教"教材?

(9)怎样引导学生自学?

(10)如何结课?

附二 2012年上半年我市结合继续教育培训制定的教师反思题目

(1)你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培训时间?

(2)你是如何安排课余时间的?课余时间你读书吗?

(3)你认为继续教育是应试教育吗?理由是?

(4)你认为教学研究应该如何做?

(5)课题研究与撰写论文对你有意义吗?

几年来,我们通过制定反思问题的方式,督促教师有目的、有侧重地去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反思题目做为教师必做的书面作业,每学期末由进修学校作出成绩评定,并以分值形式量化到教师继续教育的总成绩中,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模的依据。通过三年来的教师反思培训活动,全市中小学教师学会了反思,养成了反思的习惯,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三、互助模式[5]

1.模式概说

互助培训模式就是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采取专家与教师、名师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主要采取名师传、同事帮、师带徒等形式,进行同科之间、同室之间、年级组教师之间进行的互助性学习模式。它体现出一种集体间的交流与合作,是一种资源共享型的培训模式,是集体智慧的体现。

2.理论依据

(1)教育具有传承性,一个新教师的成长需要老教师的帮和带。这种"帮带"式的学习形式可以缩短新教师岗位适应的周期,能够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2)名师是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在教育教学上具有一定成就、且受到一方赞誉的知名教师,其教学方式具有独特性。发挥他们的教育优势,无疑是一笔教育财富[6]。(3)带徒制同样适宜与现代教学管理体制。韩愈在《师说》中曾批判过那些"耻学于师"者。近年来,由于受某些不正之风影响,不少学校(尤其是一些农村学校)废除了"师带徒"制度,老教师未能担负起培养新教师的责任,一些新教师也认为老教师观念陈旧而不虚心向学,导致了学校新老教师之间隔着"一层厚厚的障蔽",这种忽视教育的传承性带来的结果,必然会使学校失去发展的后劲,值得人们去反思。

3 . 做法与效果

为使教师学有表率,我市先后培养了省级骨干教师、市级名师50余名,各个学校也有自己的学科骨干。教育局规定,凡教龄在15年以上的教师都可以做"师傅",新上岗教师必须有三年以上时间由师傅传带;教龄在10年左右的中年教师也必须经常性地与老教师交流沟通。我市现在有1500个"师徒对",各中小学校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议,探讨培养新教师的方式与方法,教育局每年也要表彰一批有成就的"师傅"。师带徒的培训方式实施3年来,我市有200名新教师跃居骨干教师行列,有180名初中教师到高中任教,有30名教师成长为市级名师,两名教师被评为省特级教师,这种培训模式曾经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不少专家认为,师带徒的培训方式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四、校本培训模式[7]

1.模式概说

校本培训模式就是立足于教师的任职学校,依据师生的教与学状况来设计培训内容。它最大的特点是:联系实际,扬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8]。

2.理论依据

(1)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模式,其培训内容更切合教师的教学实际,因为教师最了解自己的学校和学生。这种培训形式便于教师接受和认可,能激发教师的参训热情。(2)校本培训模式中发现的问题来自于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有的属于个性,也有的属于共性,解决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3)校本培训的立足点在教师的任职学校,学校教师都有向上心理。因此,通过培训必然会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9]。

3.做法与效果

早在2008年,我市进修学校就在全市300余所中小学校开展了校本培训,每所学校都根据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周边的风土人情、名流俊彦等编写校本培训教材,各学校教材互相交流,做到文化共享。除此之外,各学校还结合自己的特点开展专题研究,或研究管理艺术、或研究课堂教学、或研究艺术教育、或探讨学生管理等。这种依照学校实际进行的培训,使不少学校面貌为之焕然一新,有68所学校被市教育局命名为"校本研修先进学校",有120所薄弱学校通过校本培训而"脱贫",进而上档升位,成为市级先进学校,其教学质量在同类学校中遥遥领先,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总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不是固定的,并非是提某个供模式让培训者和参训教师去死搬硬套,而是要根据实际需要去创设适合本区域的继续教育培训方法,其中心目的是看培训效果,看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看教学质量的提高,看学生素质的发展程度。只有在培训中不断探索,才能创造出适合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新的教师培训模式。

「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师四种培训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梁庆梅 我们喜欢"自助餐"式培训 中国教育报[N]

[2]杜星亮 干部教育培训:"大锅饭"变"自助餐"太原日报[N]

[3]周元 课改关键在教师 加强培训勤反思 海南日报[N]

[4]张婷婷 吉林省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活动总结与反思 课程教育研究[J]

[5]张莹等 教师同伴互助: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J]

[6]黄文龙 教师应在互助中结伴成长 中国教育报 [N]

[7]卢广平 浅谈校本培训 甘肃日报[N]

[8]赵过房 校本培训活动 韶关日报[N]

[9]朱益明 我看校本培训 中国教育报[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