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市古鎮,釜溪河畔中國鹽運第一鎮

四川自貢,仙市古鎮。

原名仙灘,始建於1400多年前的隋代開皇年間,位於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自貢市)東南11公里的釜溪河畔,是自貢井鹽文化、鹽運文化和碼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自貢因鹽而興的著名古鎮。

尋鎮四川自貢 | 仙市古鎮,釜溪河畔中國鹽運第一鎮


尋鎮四川自貢 | 仙市古鎮,釜溪河畔中國鹽運第一鎮

自貢享有“千年鹽都”美譽,是世界井鹽之都,有近2000年的井鹽史。而仙市古鎮,正是與之相伴的古鹽運輸碼頭。在自貢仙市古鎮,可以感受到最滿滿的古鹽路上鹽的味道。

尋鎮四川自貢 | 仙市古鎮,釜溪河畔中國鹽運第一鎮


尋鎮四川自貢 | 仙市古鎮,釜溪河畔中國鹽運第一鎮

昔日,這裡是自貢井鹽入沱江、進長江、溯赤水運往四川內外的第一個重要驛站和水碼頭。俗有“中國鹽運第一鎮”之稱。

尋鎮四川自貢 | 仙市古鎮,釜溪河畔中國鹽運第一鎮


尋鎮四川自貢 | 仙市古鎮,釜溪河畔中國鹽運第一鎮

釜溪河畔,仙市古鎮流傳著美好的傳說。相傳,玉皇大帝的私生女八仙姑生性豪放不羈,偷下凡間在古仙市一帶肆情嬉戲,樂而忘返,竟在河畔側臥而寐。玉帝大怒,遂施法收回其靈魂,讓其軀體留在人間化作山水。因此從高處看,古鎮的山形地貌,就象一位側臥的美少女,釜溪河在此又有一灘,恰在仙女腳下,故又名“仙灘”。

尋鎮四川自貢 | 仙市古鎮,釜溪河畔中國鹽運第一鎮


尋鎮四川自貢 | 仙市古鎮,釜溪河畔中國鹽運第一鎮

如今,釜溪河依舊流淌,只是河道不見了運鹽船隻的喧囂,只有渡船和河道清潔船。鹽碼頭已經變得平靜,只有被踩磨如鏡的石板路刻畫出歲月痕跡。

尋鎮四川自貢 | 仙市古鎮,釜溪河畔中國鹽運第一鎮


尋鎮四川自貢 | 仙市古鎮,釜溪河畔中國鹽運第一鎮

古鎮不大,卻有著“四街、五柵、五廟、一祠、三碼頭、一鯉、三牌坊、九碑、十土地”,遠近聞名。處處還保存精美的古典建築群和傳統佛教文化。

尋鎮四川自貢 | 仙市古鎮,釜溪河畔中國鹽運第一鎮

這裡悠久的歷史傳承、厚重的人文積澱、奇妙的設計風格、獨特的建築風貌以及完整的保存現狀,被歷史學家譽為“中國古道上的明珠”、被民俗學家視為“川南場鎮風情的活化石”、被經濟學家嘆為“開發文化特色旅遊的一塊瑰寶、被譽為“川南古鎮風情的標本”,充分傳承展示了四川鹽文化和川南民俗。

尋鎮四川自貢 | 仙市古鎮,釜溪河畔中國鹽運第一鎮


尋鎮四川自貢 | 仙市古鎮,釜溪河畔中國鹽運第一鎮

古鎮內的金橋寺值得一看,雖然受地形的限制,看上去廟門不大,但大雄寶殿氣勢恢宏,可以想見它曾經的香火。

尋鎮四川自貢 | 仙市古鎮,釜溪河畔中國鹽運第一鎮


尋鎮四川自貢 | 仙市古鎮,釜溪河畔中國鹽運第一鎮


古鎮的一祠,專指清代陳家祠堂,細說著曾經的家族脈承和富庶。至今依然保存完好,尤其值得一探。

尋鎮四川自貢 | 仙市古鎮,釜溪河畔中國鹽運第一鎮


尋鎮四川自貢 | 仙市古鎮,釜溪河畔中國鹽運第一鎮

曾經的“中國鹽運第一鎮”平日寧靜而古樸,果遇到趕圩,或節假日,這裡又會鮮活起來。

尋鎮四川自貢 | 仙市古鎮,釜溪河畔中國鹽運第一鎮

如今,鎮內還有打鐵、彈棉花、紡線、捕魚等各類傳統手工技藝和傳統的節日龍燈、花轎迎親、鍾馗廟會、街頭茶館、川劇玩友、長竿旱菸等民俗民風傳承完整,別具風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