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愛國衛生運動民生溫度

新冠肺炎疫情,讓做好愛國衛生運動顯得尤其重要。把廣大人民群眾發動起來,通過全民動員、全民參與,改善城鄉環境、解決突出衛生問題,堅決杜絕陋習,普及健康文明、綠色環保生活方式。既強調全民齊動手,還著眼細節細項,以實實在在措施將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讓愛國衛生運動在發揮更大作用中,進一步提升民生溫度。

愛國衛生運動的全民參與意識仍需提升加強。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啟示,在重大疫情面前,任何人都不是局外人或旁觀者;任何個人在衛生細節、生活習慣等方面的疏漏,都有可能釀成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積極向好態勢,但是仍舊不容懈怠麻痺大意;天氣轉暖,各種病毒、蚊蟲開始滋生……強化民眾個人自覺行為,形成人人重視、人人參與、人人動手盡責的愛國衛生運動氛圍,有利於持續匯聚戰“疫”力量、防止疫情反彈,以最易操作、最有成效和最低成本方式,提升城鄉環境清潔水平、消除衛生健康威脅因素。

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當中,民眾參與度最高、效果最明顯的“集體活動”,是沒多大技術含量的“宅”,就是呆在家裡儘量不出門。鍾南山院士認為,“60%的慢病都跟生活習慣息息相關”“要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患病幾率”。結合群眾的日常生活,在具體細節上定標準、堵漏洞,就能從細微處入手,把一個個看似不起眼的“蟻穴”堵住堵實,為全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築牢防線。如明確進入醫院必須戴口罩,規定攜帶寵物必須同時備有糞便袋,龍頭沖水洗手必須持續多少秒鐘……

新冠肺炎疫情給公共衛生安全敲響了警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和短板,特別是針對不同層面的責任措施,有待繼續織密織細。比如,在頂層設計方面,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在地方政府層面,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對物業公司、居民個體而言,進一步細化環境衛生安全的管護責任……將需要補足補齊的短板進行清單化,按不同責任主體、事項輕重緩急實施“掛單作業”。因地制宜細化措施,不斷滿足群眾所期所盼“小目標”,立足民生導向讓愛國衛生運動更“接地氣”。

持續走好群眾路線,確保愛國衛生運動的“質量線”和“生命線”。本著實事求是原則,摒除形式主義、減輕基層工作負擔,通過愛國衛生運動,把國家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文化優勢,轉化為不斷增進人民群眾健康福祉的具體行動,讓廣大人民群眾在除“四害”、“五講四美三熱愛”、衛生城鎮創建、廁所革命等系列工作中,靠踏實作為、共同奮鬥,贏得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