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彦皓:全球股市与期市将会继续大跌,A股的最佳选择是顺势下跌

全球股市与期市将会继续大跌,A股的最佳选择是顺势下跌

\\丁彦皓-可信财商

一、全球股市与期市将会继续大跌

3月1日我在题为《新冠疫情即将让全球经济陷入历史上最大的危机》的报告中指出,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是疫情迫使经济降速后的全球债务危机集体大爆发与资本恐慌性的集体出逃引起的股市大跌。事实从目前来看,除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疫情界定为全球大流行病之外,新冠疫情尚未对日本、美国与除意大利之外的欧洲其他国家造成致命性的损失。但是,次贷危机之后,唯有中国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领域有点成就外,全球技术都未有质的突破,自然也未对全球经济增长溢出技术红利。但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体为了塑造一个通货膨胀的虚假繁荣而毫无节制的大规模投放货币与持续降息,甚至部分国家的利率为负,最终是让全球债务杠杆高企、虚拟资产价格高悬、贫富差距拉大与实体经济萎缩。

新冠疫情的“普及性”传播让无论达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难逃被感染的噩运,并且传播率高,且有一定的致死率,从而限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间接抑制经济增长的态势,从而导致社会收益无法覆盖债务本息,引发全球经济危机。新冠疫情与历届经济危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所涉及的范围是全球,而历届经济危机是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行业,甚至行业的某一环节,这种危机人为能够弥补,或者市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化解。但是新冠疫情导致全球同时爆发的经济危机,各经济体之间会出现迭代、共振,加剧危机的破坏性。另外,从目前的态势来看,疫情已在全球失控,超出人为的掌控力,只能任其蔓延。

当前疫情对全球经济影响最大的特征是疫情依然在高速蔓延与债务危机尚未大面积的爆发,全球股市仅仅是对未来可能爆发的经济危机提前反应而已。全球资本市场的资金为防范疫情失控导致的全球性债务危机爆发而恐慌性的逃离资本市场,导致股指的持续下跌,而非市场的流动性不足,这也就意味着抑制股指下跌的唯一方式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态势,维持债务危机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而不恶化,而当前向市场投放流动性无法逆转股指下跌的态势。

但是,当前应对疫情最有效的方式是按照中国模式全国禁足与重点城市封城一段时间,而这在太多的国家绝对不可能。只要部分国家疫情失控,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全球产业链的运作必然受损,所以除朝鲜、不丹等少数国家外,几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所有的经济体都难逃疫情的冲击,但事实是目前受疫情影响过重的国家通常都是债务杠杆较高者,也是全球一体化的核心组成国。如果人为抑制疫情不可取,则最终的股指的走势就由疫情变异的频率与方向随机而定,这就意味着全球股指的命运完全交由上帝,而非人类自身,但是目前疫情依然处于蔓延的态势,未有逆转的迹象。

如果疫情继续保持当前的蔓延势头,全球大面积的人口感染,死伤过多,经济降速,全球债务危机集中爆发,股指必然会对不利现实进行价值公允,大跌将会持续,且无法预估底部。也就是说,疫情不被控制则股指的下跌会将持续。另外,股指下跌并非市场流动性不足,而是全球资本对未来可能爆发的经济危机采取的理性共识性避险行为后的集体踩踏。

也就是说,即使政府继续向市场投放流动性,抑制股指下跌的效果极为有限。

二、A股的最佳选择是顺势下跌

中国在应对新冠疫情蔓延上已付出了全球最大的代价,经济基本面受损严重,增速必然大幅度下滑,大量的小微企业处于破产的边缘。但也取得了根本性的胜利,有效的控制住了疫情蔓延的态势。然而国内的舆论被少数既得利益群体所操控,为了自身利益,舆论将国内控制住疫情的乐观预期无限放大,从而使市场出现了盲目的乐观预期,与现实有所偏离。另外,某相关机构为了防范市场整体恐慌引起集体性抛售,从而导致股指大幅度下跌与产生系统性风险,在节后开盘前通过“窗口指导”的方式暗示机构资金,尤其是银行理财资金与险资入市护盘,几个交易日后市场的恐慌情绪整体平缓,各路资金,尤其是散户资金蜂拥而至,形成了一波小行情。

目前全球资本从其他各国资本市场变现退出后,正在寻求新的获利途径。而中国当前整体盲目乐观的氛围、各路资金对未来已共识性一致看好的预期以及媒体一边倒的态势决定只要境外增量资金大规模涌入,A股很容易陷入非理性繁荣的困境。

但是,当前沪深两市股民中个人投资者占投资总人数的比例为99.78%,55岁以上离退休人员占比为16.96%,43.81%为高中及中专以下学历,50万以上散户持股市值不及总市值的5%。2018年个人投资者的交易总金额占年总交易额的82.01%。这就意味着,包括低学历与低收入等低认知力的散户阶层很容易被境外高认知力的机构资金收割财富。

另外,资本市场的最理性定位是辅助实体经济发展,而非零和博弈赌博式财富再分配。尤其在实力经济受疫情严重冲击之时,资金更倾向于流入虚拟资产领域以低吸高抛获取价差,而较为抵触低收益、回流慢的实体经济。如果此时让A股形成一轮非理性繁荣,各路资金、人才与资源必将从实体经济中流出涌入股市,给脆弱的实体经济致命一击。中国实体经济之所以在升级转型时附加值不高的主要原因是20年房地产非理性繁荣持续对实体经济的挤压所致,所以,当前无论是为了抑制国际资本对国内财富的收割,还是为了防范股市非理性繁荣对实体经济的挤压,A股的最佳选择是顺势下跌,而非傻大楞的扮演全球最佳投资载体的角色。

通过此轮新冠疫情引起的世界经济危机可以发现,脱离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非理性繁荣必将会随着泡沫的破裂而对经济形成致命冲击。美国在与中国竞争中所面临最尴尬的现实就是实体中空,使其经济发展永远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而中国当前有健全的基础设施与互联网平台、完整的产业链、丰富的工程师红利、稳定的社会以及健全的法律体系,这是中国在全球博弈中最大的优势。中国在应对此轮新冠疫情时向全球展现了高效、契约、务实、上下一体与顾大局的制度优势,这是确保商业运行的基本条件。而欧、美、日、韩等中国经济的竞争者却恰恰在这一领域稍逊于中国。而

资本市场仅仅是基于实体经济而辅助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变现与融资的一个载体,绝非零和博弈的赌博式财富再分配机制,稳定、公允、客观与公平是对资本市场的最基本要求,所以,A股再次出现非理性繁荣的概率极低。

另外,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在房地产领域,而政府可以通过延缓债务与冻结房地产等方式来应对,所以,中国经济的风险整体可控。目前,政府又推出一系列激励政策,诸如新基建、农村土地由地方政府自主决定使用权、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等刺激错失。可以肯定的是在其他经济体深陷疫情肆劣时,中国已经走上了疫情过后的修复之路,如果疫情蔓延的态势短期不可逆转,这一趋势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也是中国拉开与其他竞争者的最佳机遇期。因此,中国当前应该顺势将国际资本引入实体经济领域,而非在资本市场做无意义的零和博弈式财富再分配的游戏。

三、结论

由上文分析得知,当前全球资本市场大跌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为防范新冠疫情引爆全球经济危机而提前集体恐慌性退出的踩踏行为,而非流动性枯竭。逆转全球股市下跌的唯一方式就是抑制疫情的蔓延,但是,目前除了基于病毒的变异之外,其他各国对疫情的蔓延处于失控的态势。

由此得知,疫情蔓延如果不停止,全球股市将会持续下跌。A股虽然具备成为全球资本避险的最佳载体,但是,无论是为了防范国际资本收割国内财富,还是限制股市非理性繁荣对实体经济造成挤压,在全球股市大跌的背景下,顺势下跌是A股的最佳选择。

丁彦皓:全球股市与期市将会继续大跌,A股的最佳选择是顺势下跌

可信财商LOGO

可信财商-所有评论都要对投资有所帮助!

丁彦皓 博士、博士后,专注资本市场,聚焦权益投资、资本运作、大宗期货、期权以及宏观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与投资,关注国际关系、历史、哲学与宗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