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機」缸套活塞組件—維修須知

缸套組件維修須知:

1、核對購買的組合件型號是否與發動機型號匹配。

2、產品開箱後,檢查組合件(氣缸套、活塞、活塞環、活塞銷等)外觀,確認無質量問題、無意外損傷、無混裝或偽劣產品等問題後方可使用。

3、清洗組合件,對其進行檢測比對試裝(乾溼缸套不宜與機體試裝,有條件的用量具進行測量)。活塞和缸套、活塞環與缸套和活塞、活塞銷與活塞和連桿、缸套與機體。

4、乾溼缸套安裝嚴禁塗油,用墨粉塗抹安裝。清潔機體座孔,保持座孔精度無變形、無毛刺。如果缸套與機體配合間隙(一般不得小於 0.015 毫米以下)太小建議把缸套進行冷縮安裝。

5、安裝缸套時須用專用工具平穩壓裝,不得硬性敲擊或粗暴安裝,避免造成缸套變形,損壞相關件。

6、缸套與機體平面凸出量不得超過規定值,過分凸出的缸套容易被缸蓋壓壞掉肩。缸套與機體平面過低容易造成氣缸墊漏氣。

7、對變形的機體要進行修理或更換,變形的連桿或損壞的連桿襯套要予以更換。

8、活塞分清前後端,活塞環不可裝反,上下環分清。一般活塞環安裝以有標識一面朝向活塞頂端。活塞和缸蓋的壓縮餘隙應確保在該機型的技術要求以內(一般保持在 0.30mm 以上,微型發動機除外)。

9、當活塞和活塞銷孔為過盈或過渡配合時,為方便安裝,可對活塞油浴加熱或開水加熱,待熱透後取出及時將塗油的活塞銷推入。不可用明火或烈火對活塞進行加熱處理。

10、保持活塞銷擋圈與活塞銷自由間隙量,防止因活塞銷膨脹頂壞擋圈造成事故。

11、活塞環在環槽中應自如轉動靈活無卡滯,外圓面一般不會高於活塞環岸外圓面。

12、安裝活塞連桿組時,先清潔裝配件,再塗覆乾淨的潤滑油(活塞頂面不許塗油),錯開活塞環口(第一道環口不宜對噴油嘴一面),置環口在活塞最大裙邊上(全裙活塞除外)。注意環口不宜靠近活塞銷一面。

13、更換組合件時注意對關聯件的檢查:曲軸前後竄動(小於 0.30 毫米)、進氣管路的密封、清潔管道管路中的沉積物、三濾清潔更換、油嘴霧化效果、噴油泵壓力是否達到標準等。

組合件故障分析:

1、 早磨

現象:更換組合件短期使用後,就出現活塞、活塞環、缸套等合件不同程度的磨損。活塞環口增大,活塞環不定性變窄,環外圓面(密封工作面)通過放大觀察有豎痕拉傷。缸套有明顯止口,活塞環槽變寬等跡象。

原因:

(1)、空氣濾芯失效或進氣管路密封不嚴,灰塵進入氣缸形成磨料;

(2)、機油中含雜質過高,造成潤滑失常引起組合件早磨;

(3)、機油變質形成不了足夠厚的保護油膜而引起組合件早磨;

(4)、噴油霧化不良使未燃殘油下瀉,對組合件潤滑產生影響造成早磨;

(5)、曲軸前後竄動超標或連桿、機體變形造成組合件偏磨。

2、 拉缸

現象:活塞、缸套接觸面拉傷(毛邊,不光滑),活塞環受傷或抱死。

原因:

(1)、怠速磨合時間過長,冷卻液有溫差、未燃殘油下瀉而引起拉缸。

(2)、潤滑不足或失效(使用不合標準的油品、油品中含雜質太高、機油冷卻噴嘴工作失常等)。

(3)、發動機溫度過高(供油、發火時間錯誤,缺少冷卻液、冷卻系統故障,車輛超速過載等)。

(4)、裝配時有雜質侵入或沒有塗覆足夠的潤滑油,在發動機早期運行中產生拉磨。

(5)、機體座孔(裝乾式缸套)變形未作修理或更換,缸套壓裝時造成變形而引起的發動機拉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