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音掠萬物,何以恨秋聲?——評析歐陽修之《秋聲賦》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古代文人多愛秋,愛秋色的瀲灩動人,賞白藏的山川河流,吟素秋的苦思愁腸。像納蘭性德作《浣溪沙》,“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孤誦往事逝者深情;王維工於書畫,愛音樂,也愛“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雨後秋天;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道盡心中的傷時感事。文人寫秋,總是不自覺地印上伴有個人情緒、人生閱歷的烙印,六一居士亦如此,言秋聲的肅殺與凋零,嘆發“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之感,一首《秋聲賦》,顯示出歐陽修文賦自由揮灑的韻致。

歐陽修寫商秋的聲音,寫得惟妙惟俏,把秋日萬物的凌冽與凋零,物境轉至心境的沉鬱和調適鐫刻得淋漓盡致。聲音,本不是形象可感的,它只能透過聽覺傳至人們內心,才能慢慢領略其中的個味。在醉翁先生賦下,聲音似乎有跡可循,具體可感。秋聲充滿著秋日的瑟寒,也蘊涵著萬事萬物“始於塵土,歸於塵土”的哲理。天之於物,春生秋實,生命一切有終於平靜。《秋聲賦》的秋聲,既敘述世事無常、人生跌宕起伏的苦悶,但又有超然物外、破舊立新的思想境界。


商音掠萬物,何以恨秋聲?——評析歐陽修之《秋聲賦》

“始於塵土,歸於塵土”


一、秋之聲

在詩人的耳中,秋聲是怎樣的呢?

“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詩人開篇便用了比喻,十分栩栩如生地描寫的秋天之聲的特質。風雨聲、波濤洶湧聲、金鐵鏗鏘聲、行軍聲,以其他事物的聲音表現秋天的聲音,從文學的藝術標準來看,把秋聲的形象概括性刻畫得極其獨特和具體。用四個比喻,便從小到大,從遠到近地描寫了秋聲的性質,具體生動,讓讀者似乎身臨其境,如聞其聲。秋聲似乎是來勢洶洶的、猛烈肅穆的,它不像春聲那樣“潤物細無聲”,也不如夏聲一樣萬靈歌唱。詩人耳中的秋聲,澎湃、激烈,清冽而又寒冷。後而童子的回答十分之妙,“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語句對仗工整,用詞簡潔但卻精準,語境優美。從童子的回答,把歐陽修從聲音的萬般想象中拖回到現實。童子的世界簡單而純明,此時與歐陽修聽出秋聲的肅殺有了鮮明的對比。月色誘人,浩瀚星河,夜裡景色應是宜人的,但歐陽修心中,卻聽出不是一般滋味的秋聲。


商音掠萬物,何以恨秋聲?——評析歐陽修之《秋聲賦》

二、從自然秋聲到社會人生之態

(一)商聲悲萬物

秋風可以“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如此看來,秋聲可以說是摧敗零落者。在詩人看來,為何秋天發出的聲音悽悽切切,呼號迅猛,達不可遏止凜冽之勢呢?《秋聲賦》的第二段作了很好的解釋。“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凜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短短几句,句式兩兩相對,猶如輛馬車並駕齊驅。以文學藝術標準的語言形式看,這詞語的選擇和組合十分精準恰當,文體結構流暢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且語意深遠。當然,歐陽修運用了賦的駢偶句式和鋪張渲染的傳統手法,抓住了煙雲、天日、寒氣、山川等景物,分別就秋的色調、形貌、氣候、意境,描繪了秋的四幅具有不同特色的油畫。秋日之色是慘淡的,形貌是清明的,氣候是凜冽的,意境是蕭條的,但我們知道這都是比較抽象而言的,後面加上四字句作前面特質的補充,讓人更好更形象地理解這秋狀的種種。一幅幅畫面被渲染得極其優美,因為素秋是清冷的,故這裡給人一種悲壯美。秋之性狀如此,所以秋聲才如此砭人肌骨、愁苦悵人。

“夫秋,邢官也......又兵象也。”這裡句式是判斷句,把秋往自然人文解釋了。在這裡,很自然而言,從自然之秋轉而與社會、人生相連,從而折射了“物過剩而當殺”的人生哲理。秋天是刑官執法的季節,又是兵器和用兵的象徵,所以秋天本身就帶有攻擊力和悲涼之意,它代表著生命的一種結束。秋聲是商聲,正如萬物衰老了都會悲傷,草木過了繁盛期就會衰亡。從自然到社會,誰也逃不掉衰亡的結局。《秋聲賦》這一賦從寫秋聲到轉理,把情、景、事、理搭配得渾然天成。


商音掠萬物,何以恨秋聲?——評析歐陽修之《秋聲賦》

(二)人生的無形秋聲

都說悲秋涼人,為何要一味怨怪“萬物歸於土”的秋天呢?秋聲如魂聲,自然界的草木無情,便無需心繫太多俗世的事物,卻也會衰敗零落。賦的後半轉到說人生哲理,秋聲之所以悲涼,是人們所看之景,所閱之歷,所伴之人之意。草木之物從發芽,昌盛到凋亡這一過程,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規律。人亦如此,為何要高嘆秋聲悲涼呢?歐陽修前半生入仕極為困難,百般挫折,兩次參加科舉都意外落榜。寫這賦詩雖在高位,但已經在這跌宕起伏的生涯中看透了很多東西,權利與鬥爭,現實的逼仄,起起伏伏,也是生命的一種規律。


商音掠萬物,何以恨秋聲?——評析歐陽修之《秋聲賦》

“百憂感其心,萬物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人聽秋聲悲是以其景,也是以自事。人是靈性之物,一生都活在塵世中,自然諸事擾身。更何況“思其力之所不能及,憂其智之所不能行”,固為何怨恨這秋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