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協美女書法家孫曉雲,行書宋代名詞《秋聲賦》行雲流水真書法

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贊、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書法技法錯誤觀點及藝術狀態簡述:



中書協美女書法家孫曉雲,行書宋代名詞《秋聲賦》行雲流水真書法

我們對技法的理解普遍存在一個錯誤:以為是書寫點畫的方法。其實這是個致命的錯誤。點畫的書寫無非長短、闊狹、方圓、曲直、連斷,還有“藏露”。這些只要簡單的運筆動作便可實現,人人都會,是算不得技法的。正是由於人們以為這就是所謂的筆法,便以為書法原來如此之簡單,可以無師自通。只需練,不需學。這就是造成我們今天的書壇沒有書法的原因。真正的用筆技法不是指實點畫造形的方法,而是保證實現上述四條筆法法則的方法。

中書協美女書法家孫曉雲,行書宋代名詞《秋聲賦》行雲流水真書法


中書協美女書法家孫曉雲,行書宋代名詞《秋聲賦》行雲流水真書法


藝術,以“自然”為上乘,“自然而然”,是一種有意無意之間的狀態,是可遇不可求的,是一種“不知其然而然”的最高境界。  蘇軾《評草書》雲“書初無意於佳乃佳爾”,“無意”,並不是根本不想寫好,而是放鬆精神、不做作,達到一種自然而然的狀態。譬如用手打蚊子,越是憤而擊之,越是難以奏效,因為,你的手掌帶著風,首先把蚊子吹跑了;反之,不經意的一抹,雖沒有使勁,蚊子已捏爛。

中書協美女書法家孫曉雲,行書宋代名詞《秋聲賦》行雲流水真書法


在書法的用墨上,古今書家有不同的法則和習慣。北宋時濃墨實用;南宋時濃墨合用;元代人墨薄於宋,在濃淡之間;到了明代,董其昌開淡墨一派,人們稱之為“淡墨曇花”;到了清代,又出現了“濃墨宰相”?劉鏞,用濃墨、焦墨作書。現代著名書家鍾明善,在寫大字時,先用清水溼筆,再醮濃墨;在寫小字時,而是先將墨與水調和均勻後再作書,這也可見其用墨之活。

古代人寫字前是磨墨的,磨墨,是很有趣味的,也可以說是一種享樂。

中書協美女書法家孫曉雲,行書宋代名詞《秋聲賦》行雲流水真書法


中書協美女書法家孫曉雲,行書宋代名詞《秋聲賦》行雲流水真書法


中書協美女書法家孫曉雲,行書宋代名詞《秋聲賦》行雲流水真書法


中書協美女書法家孫曉雲,行書宋代名詞《秋聲賦》行雲流水真書法


中書協美女書法家孫曉雲,行書宋代名詞《秋聲賦》行雲流水真書法


中書協美女書法家孫曉雲,行書宋代名詞《秋聲賦》行雲流水真書法


中書協美女書法家孫曉雲,行書宋代名詞《秋聲賦》行雲流水真書法


中書協美女書法家孫曉雲,行書宋代名詞《秋聲賦》行雲流水真書法


中書協美女書法家孫曉雲,行書宋代名詞《秋聲賦》行雲流水真書法


中書協美女書法家孫曉雲,行書宋代名詞《秋聲賦》行雲流水真書法


鼠尾。常出現在撇畫上,似老鼠的尾巴,樣子不好看。主要原因是用筆無力,輕浮在紙上,飄滑而去。毛筆在運行時有提無按,不得撇畫用筆要領所致。書寫撇畫應用筆沉著,向下的按力均勻,筆鋒送到頂端,由粗向細的過渡要緩慢自然,中鋒用筆。

書者介紹:

孫曉雲1955年生於南京書法世家,三歲起便執筆習書,孜孜不倦五十餘載。身為女書法家,孫曉雲始終將“女紅”作為書法藝術的境界,不懈追求,逐漸形成瀟灑、自然、恬靜淡雅、秀敏靈動的藝術風格。自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她在全國書法展賽中屢屢獲得大獎,在海內外產生重大影響。她經過不懈的努力,以堅實的傳統帖學功底與鮮明的個人書法面貌,成為當今書壇的領軍人物之一。



用筆輕重及書法特技展示手段簡述:

用筆的輕與重,直接影響到作品的風格、特點、藝術效果。用筆輕者,令人感到輕鬆、秀麗、和雅、飄逸;用筆重者,則會給人以沉著、拙重、凝鍊、渾樸之感。用筆的輕重,主要基於“力度”的大小,而這種力度則完全取決於運筆時力度控制上。這種力度是毛筆之毫鋒與紙相磨擦產生的使人感覺出來的力度。

書法中的特技,是書法創新中的一種手段而已,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書家們的刻苦試驗和探索,還會不斷地豐富。然而,作為一個書家,應十分清醒地認識到,特技的作用,遠遠不是書法藝術的主流,創新的主攻方面總是在運筆結字等方面;另外,也並不是所有內容所有作品都使用特技,匠心太重,便成字匠,所以要非常注意形式和內容的統一性、自然融合性,而不能太刻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