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殘疾老人怎麼幫?陽春閣社區這麼辦

空巢殘疾老人怎麼幫?陽春閣社區這麼辦

近期,《湖北廣播電視報》全體採編人員在線下沉到武漢市各大社區,以電話、微信等多種方式聯絡社區工作人員,聆聽他們的心聲,關注他們的困難和需求,也蒐集到來自社區一線的鮮活故事。我們將在“社區傳真”專欄中一一呈現。


空巢殘疾老人怎麼幫?

陽春閣社區這麼辦


“喂,是黃爹爹嗎?您在家還好吧,有事您跟我們說,我們馬上給您送點米、油、蔬菜……”每天陽春閣社區的工作人員就這樣開啟一天的工作。陽春閣社區位於武漢市江岸區較為繁華的解放大道上,是一個老舊小區,有著726戶居民,1320人,住戶以老年人居多。


空巢殘疾老人怎麼幫?陽春閣社區這麼辦

▲ 邱玉斌與下沉社區志願者佈置樓棟防控工作


疫情發生以來,陽春閣社區整合調動下沉黨員幹部、社區黨員幹部、物業工作人員和居民 “四種力量”,建好社區、小區、樓道“三道防線”。因為是老舊小區,沒有圍牆,社區就搭建起臨時圍牆,僅保留1個出入口並設卡登記、檢測體溫,每天對確診、疑似、居家隔離等人員進行動態排查。


因社區書記姜誠抗擊疫情時不幸感染,目前正在住院隔離治療。為確保社區的正常運轉,社區副主任邱玉斌“臨危受命”,組織部署社區防疫工作。


邱玉斌說,“我們現在既要守護小區的安全,更要保障好居民的生活!力求做到不能有一家水電煤氣不通,不能有一家下水道堵塞,不能有一戶垃圾未清理,不能放過一個消毒的死角。對於有困難的居民,我們會盡一切力量幫助。”


空巢殘疾老人怎麼幫?陽春閣社區這麼辦

▲ 邱玉斌上門慰問空巢殘疾老人


2月29日,社區一位老人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到協和醫院就診,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撥打了社區電話,中共武漢市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下沉社區志願者陳沙娥同志,耐心詢問了爹爹的病情,並立刻與愛心司機取得了聯繫,將爹爹送去協和醫院就診。爹爹感嘆著說,“你們真的是居民的貼心人啊!謝謝你們啊!”


社區工作人員趙嗣光告訴記者,轄區一戶困難家庭居民,因事故重傷導致全身癱瘓,成為“半植物人”。該病人每月需更換一次胃管,受疫情影響,病人家屬無法聯繫到醫生上門作業,該病人已有兩月未更換胃管。下沉社區志願者陳沙娥同志瞭解到情況後,通過各種渠道幾經周折,終於聯繫到普愛醫院的一名醫生,上門為病人更換了胃管。


空巢殘疾老人怎麼幫?陽春閣社區這麼辦

▲ 社區志願者正在打包愛心蔬菜與水果


不僅如此,社區工作人員還將街道、下沉黨員捐贈的各類蔬菜和水果,分揀裝袋後免費有序地發放給社區居民。對於不便出門的高齡老人,社區工作人員就挨家挨戶送菜上門。


邱玉斌告訴記者,比起送菜上門、送居民就診,更繁瑣是幫居民買藥。


在社區居民需求登記本上,一大半需求就是購藥。然而,居民們開出的藥單,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往往要跑四五個藥店才能買齊,有些同種類的藥,居民還會選擇廠家,買錯了還得退。對於一些重症的救命藥,他們甚至通宵排隊購買。


空巢殘疾老人怎麼幫?陽春閣社區這麼辦

▲ 志願者為轄區配送物資


對此,社區工作人員表示完全能理解。一位志願者說,“那畢竟是藥品,每個廠家的服用劑量和規格都會有差別不能隨意更換。我們辛苦點沒關係,只要居民安心在家不出門,我們就是為抗擊疫情又贏了一小步。”


“這樣來回跑,挺辛苦的,有沒有覺得很繁瑣?”面對記者的提問。


志願者笑著說,“辛苦是肯定的,但每當聽到居民一聲又一聲的感謝時,渾身就又有勁兒了!”


空巢殘疾老人怎麼幫?陽春閣社區這麼辦

▲ 陽春閣社區工作人員


一場疫情阻擊戰,社區工作者扛起守護居民的責任,築成抗疫的第一道“防護牆”,居民的滿意和平安,就是他們最深的牽掛。


採寫:尚 晶

設計:張宇瑄

審校:饒 迅

黃 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