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出獄成必炒題材,疫情下,假設出獄能否幫百億國美轉虧為盈

近日,國際評級巨頭“標普”將國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GOME Retail Holdings Ltd.,簡稱“國美零售”,00493.HK)的“B+”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和對其高級無抵押票據的“B”長期發行評級列入負面評級觀察。

疫情下的國美,已負債678億,留給準備回來的黃光裕的機會有多少?

國美面臨挑戰,疫情下該何去何從?

標普認為,隨著電子商務成為家電銷售的主流渠道,國美零售的競爭地位正在減弱。若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降低了國美零售的盈利能力或疫情持續到2020年第三季度,該公司的關鍵信用指標可能會被削弱至低於標普的評級門檻。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國美好像也正在努力作出改變。疫情下,國美也在接受挑戰,也在接受著全新的運作方式。期間,國美為了維護信用,在3月10號時宣佈公司已經全額償付了2020年就到期的還沒有贖回的美元466,000,000美元本金及其相關的利息11,650,000美元,共計477,650,000美元。

黃光裕出獄成必炒題材,疫情下,假設出獄能否幫百億國美轉虧為盈

之後,在3月9日至22日啟動“黑色星期伍”(以下簡稱“黑伍”)大型購物節。消費者在“黑伍”可享受到高質低價的商品和服務,據國美自己介紹稱將帶動一波消費回暖潮。但其實隨著電商成為家電銷售的主要渠道的時候,國美線下零售的地位就在逐漸減弱了。在疫情爆發之後,更是面臨著很大的一個壓力,在線銷售額甚至佈道市場份額的3%。這個對於國美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有消息機構分析指出,國美的整體零售市場份額已經從一年以前的9%降落到如今的6%。負債方面,截至2019年6月30日,國美零售負債總額為678.32億元,負債率86.56%,較2018年同期的74.35%上漲超過12%。

再加上整個疫情對線下零售帶來一定的運營壓力,因此國美在這個時間段提出了美店的社群營銷模式,通過建立社群來形成門店周邊的購物生活圈,個人認為這一點就是12年、13年流行的o2o模式,以3公里半徑作為門店的輻射標準,並且支持小件商品免費送貨上門。這一點上,是值得肯定的。大型企業在這樣的環境下能做到的就是要“活著”,而活著最重要的基礎就是均攤成本。對於線下門店的服務員或銷售員來講,目前在門店閒置沒什麼事情幹也是一種資源浪費,不如轉為o2o合理利用各種資源。

黃光裕出獄成必炒題材,疫情下,假設出獄能否幫百億國美轉虧為盈

2008年11月,黃光裕被拘後國美就一直在其妻子杜鵑的運作下進行。但是,也是因為黃光裕入獄導致國美后續的發展不是很順利,黃光裕是國美的靈魂式人物。當然在此期間的杜鵑,也是為國美付出了很多。2002年,杜鵑女士被任命為國美電器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她充分展示出在管理方面的才華。2006年,實行多品牌戰略,先後兼併位列中國前五的大中、永樂、三聯商社等知名家電零售品牌,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家電零售帝國。

疫情下又“流傳”黃光裕出獄

有人講,黃光裕出獄的題材幾乎是每次股市大變動時,必炒的一個題材,幾乎每隔幾個月就冒出來一次。甚至於,每次國美只要有大動作,很多自媒體或許官方媒體就會喊“黃光裕出獄/假釋”。

在短暫的從業生涯裡,估計自己都記不清楚他到底“出獄幾次”了!

但是每次炒作時間也比較短暫,幾乎一兩天功夫就消息沉沒了。

假設黃光裕真的在疫情下出獄,他會選擇怎樣的新方向帶國美走上新的舞臺呢?

我們不得而知,因為就目前而言,黃光裕已經脫離商業社會太久時間了,更新換代的科技和商業思維,他是否能跟得上?如果跟不上,那對國美來講是一件不是很好的事情。

黃光裕出獄成必炒題材,疫情下,假設出獄能否幫百億國美轉虧為盈

關於黃光裕

黃光裕,又名黃俊烈,廣東潮汕人。少年黃光裕常與兄長黃俊欽,拾撿垃圾以補家用,初中肄業,16歲隨其兄黃俊欽北上內蒙古謀生計。

之後在北京租下一個店面,先賣服裝,不久即改售進口電器。1992年,珠市口100平米的“國美電器店”發展為大型電器商城。1999年,國美從北京走向全國,之後迅速增長至在全國88個城市開出330家門店。至2008年底,國美完成了以規模擴張為核心戰略的歷史使命。黃光裕本人也繼2004、2005年之後,第三度成為胡潤百富榜首富。

黃光裕出獄成必炒題材,疫情下,假設出獄能否幫百億國美轉虧為盈

2008年11月,黃光裕因商業案件被拘,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同時被判罰金6億元,沒收財產2億元。2015年12月,黃光裕獲得2次監獄改造積極分子為由,建議將其刑期減去一年。2016年減刑11個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