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張俊


關於這個問題,曾經我在一次分享中有提及過。

首先,我們在生活中,是主動的去迎合著整個社會,而非坐等整個環境來迎合我們。

曾經有一本書叫秘密,裡面提及了一個詞叫吸引力。我們越是在潛意識中不斷暗示自己,我們就越加容易得到自己潛意識中的暗示。

所以,我們並非是變成了最討厭的那個自己,而是在我們生活的圈子,環境中,我們在內心深處無時無刻不是在暗示著自己,變成這樣可以讓自己更安全,也是最正確的選擇。

所以我們到現在成為了什麼樣,是我們自己選擇的。

有沒有避免方法呢,肯定有的,現在越來越多的各種雞湯,各種正能量,其實就是在不斷的灌輸我們思維,讓我們去改善自己潛意識中的想法,提升認知,通過閱讀的力量可以讓我們認知更加廣闊。

對萬事萬物懷揣著敬畏之心,無論何時何地勿忘初心!



冥冥享悅


應該說大部分人活成了自已討厭的樣子,小時候的理想夢想有幾個人能去實現,很多人都已經忘記了自已曾經有過什麼夢想。

小時候看過一本書《上海的金枝玉葉》提到了老上海永安百貨郭氏家族的四小姐郭婉瑩,一位真正的貴族女孩。當然環境好的時候,應有盡有的精緻。最令人驚奇的是後來,百貨公司被收回她被送去鄉下勞改,養豬 ,幹著髒活累活,條件特別艱苦。她也能用鐵絲煤球烤吐司,用鋁鍋蒸蛋糕當下午茶,看來內心精緻才是真正的精緻。

當時看到這段的時候就想著以後自已也要活著精緻,溫文爾雅,最起碼的書卷氣息還是要有的。現在卻是被生活所改變,變的世俗、嘮叨。終究變成了自已曾經最討厭的人。


張小卉522


電影《致青春》中有句臺詞,我們越活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趙又廷扮演的陳孝正在校經過貧窮,嘲諷,歧視後放棄愛情出國留學並取得成功後,發出一句這樣的感慨,我的成功是拿做人的失敗換來的。所今天我們來講講,為什麼有時候我們會活成自己的討厭的樣子。

那次出去喝酒,科長喝多了,漲紅著臉,非拉著我的手給我講他年前時候的事,那時候他學習不錯,書呆子的那種考了一個很不錯的大學,因為當時家裡的家庭條件一般,所以他的夢想很現實就是好好學習畢了業找一份好的工作補貼家用,讓父母少遭點罪,懵懂的年齡多多少少都有愛情的萌芽,他也一樣,喜歡上隔壁系的一個女生,那個女生屬於那種臉好看,一笑起來感覺就算不是他的也能被融化的感覺。他想追,但是每次想到自己的條件和經濟狀況,總是在夜裡感到深深地自卑。每次看到女生身邊圍繞著一群男生,他就又氣又恨,恨女的花心,恨自己無能。他單純,老實,不願意跟其他人說,唯獨找舍友傾訴起來,舍友知曉了他的事,有一個姓林的舍友拍著胸脯說肯定能幫他搞定,然後姓林的就加上女生的QQ跟她聊了起來。同事心裡一直很感激他,覺得沒人幫自己,舍友這麼帥還願意幫著自己,所以把他當成了自己兄弟一般的對待。當時筆記本電腦剛興,姓林的叫他攢錢給女生買個筆記本給她個驚喜,只有出其不意才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單純的他聽進去了,一整個過年的寒假除了年初一就一直在打工,上學的時候還做兼職,終於湊夠錢買了筆記本電腦。姓林的說我幫你送過去我們熟,結果,結果 那個女生和姓林的好了,後來他才知道,他們其實早就好了,叫他買電腦純粹是姓林的使壞想做順水推舟。到最後,同事連一句喜歡你都沒和女生說,那晚他第一次喝醉,喝了2瓶啤酒就框框的吐,想著自己家裡父母身體不好就指望著自己,自己耽誤著上學賺的錢沒給父母盡孝,反而被自己信任的人騙了,想著想著就一直大淚珠往外掉,那是第一次哭的那麼傷心,沒有一個人安慰他。從那以後,他去教室都要繞著走,遞過去的煙也接了,買回來的酒也喝了,學習變得普普通通,畢業以後一步一步往上爬,用了多少人的手給推上來的,但他不後悔,他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曾經翩翩少年到如今大肚偏偏,正如老男孩裡面的唱的,歲月像一把無情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未曾綻放就要枯萎了,我有過夢想。時間的沖刷,歷練的積累,會讓我們心智與心態發生與年輕時不一樣的變化,年輕追求的是生活,長大了卻變成了生存。不去責備變成你往日討厭的模樣,只願你歷盡千萬帆,歸來仍少年。


asiongverst


其實我更想說:“為什麼我們沒有活成我們希望的喜歡的樣子?”

小時候,因為淘氣被媽媽揍了,那個時候心裡就想,長大了我有孩子了一定不打他,我會好好和他講道理,陪他一起玩。長大了有了孩子,孩子一淘氣,手頭還有一堆工作沒有完成的我心頭一緊,隨手就打了孩子一巴掌,在他哇哇的哭聲中,我發現我成了小時候眼中媽媽的樣子。

小時候,隔壁的小輝告訴我,他爸爸每次喝多酒回來就打他打媽媽,每次他看到爸爸喝了酒回來,就戰戰兢兢的躲在角落裡瑟瑟發抖,不敢說話不敢做任何事,他說他討厭爸爸。後來長大了,我聽說小輝因為喝酒打他妻子離婚了,自己一個人獨居,還是經常喝酒。這是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總是那麼深刻又魔性。

很多人都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或許是生活所迫,或許是工作使然,又或許是那個討厭的形象太過於深刻,深入到了骨髓,最後反倒變成了最能影響自己的魔力。

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活成我們自己喜歡的樣子,陽光、開朗、心胸開闊,努力上進……


多旺吉


在愛情方面我活成了自己討厭的那個人,明明知道這樣不好,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心!千百次在心裡告訴自己就這樣吧!放手吧!可還是不爭氣,我恨死我自己了,像我這樣有學歷有顏,還有錢的女孩怎麼活成這樣了,一次次刪電話刪微信,只要他一出現,可還是像中了魔似的一念咒我又心不由己!曾經的驕傲清高在他面前都是空氣!如果天下有可以讓人失憶的藥,我想喝,只忘他的一切!


娟娟147938384


說這話的時候我應該是二十五左右,也工作幾年了,會為很多細小的事情憤憤不平,會抱怨吐槽那些看不慣的人和事,非常堅定的討厭抗拒討厭的東西。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跟朋友聊天,聊到家庭,25歲這個年齡身邊多數的女孩都結婚,重心都在孩子和丈夫身上,對於個人來說,這不管是身心還是身份也都是一個極大的改變。我說起我自己的家庭,我說我結婚後一定不要活成我媽媽的樣子,我的媽媽這半輩子都過的很辛苦,至少在我看來是這樣,有外界的原因,更大一部分是她自己的原因,表面看我媽很強勢,別人都以為我們家我媽是老大,實際我媽不管大小事情都沒有自己的主見,都會跟我爸說,最後採取我爸的意見,我媽還很隱忍和心軟,可能那個年代的人就是這樣吧,不管日子多難過,都會湊合過著。我爸從來不多說,甚至不說,看起來是個溫順的老實人,實際從來不聽取其他人的意見,總是一意孤行,給我媽我姐和我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我爸還有點封建思想,有點重男輕女,我們家兩個女孩,我媽心裡是有些愧疚的,我媽習慣性的跟我抱怨我爸的不好,但是並沒有真的生氣,或許這是他們相處的方式。

現在,我也結婚了,可以體會到一些媽媽的感受,不可否認,我有像媽媽的部分,很慶幸我先生是個溫暖的人,在意我的感受,一直鼓勵我支持我,我的生活也算如意。

生活一直在慢慢磨平我們的菱角,我們也在不斷成長,生活裡沒有絕對。


么慧兒


都被社會同化了。拿我自己為例子,我討厭有心機的人,但小白的我除了被人算計,被人欺負還有什麼,同事們各有各的想法,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有時候也會無差別攻擊,小白的我沒少因此受傷,慢慢的我為了保護自己,學會了看人顏色,學會了如何反擊別人,我讓自己變成了一個愛揣測別人的人,學會了事不關己,學會了收起自己的同情心,學會了偷偷幫助別人。

有一次和同事發生矛盾,他說像我這樣愛揣測別人的人不累嗎?那時我真的驚了,因為我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人,可後來我想通了,我如果不揣測別人,不會反駁,別人又會怎樣踐踏我?以前吃的苦已經吃夠了!

我安慰自己,就算我變成自己討厭的人那又怎樣,我沒有害過人,我只是怕被傷害,人的天性就是欺軟怕硬,人都是會變的。可心裡的想法只有自己知道!


要好好的2020


俗話說:男到中年狗不如,女到中年狗都嫌。今天的我正好活到這個豬嫌狗不愛的年齡段。給別人安排事,別人總說我愛管閒事,別人做事反而又不放心。我發現自己身上這種自己曾經最討厭特點,發生在當下是我沒辦法接受,不過人都存在多重性格。生活中經歷很多事,慢慢磨滅掉我的耐心,會激發我的另一種人格特性。因為之前的我總是討厭一些人的一些行為,同時我也在告訴自己那種行為是我所不能忍受的,所以我一直在排斥自己會出現這些自己討厭的行為,但是慢慢的,潛意識裡拒絕的東西我會慢慢的去靠近他,就導致最後,我都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朋友說我年紀大了,別在幹了,夠吃夠喝就可以,其實我想說,繼續努力這也是生活的一次經歷,到一定年齡自己想要這種生活。其實我曾經討厭囉嗦,多疑,辦事拖拉,沒有安全感,因為生活,今天我真正變了成這個樣子,但是這種變化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知不覺的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而自己去渾然不知。

活著,每天一切都在變化,但還是想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毛猴猴54820106


《論語*學而》有語云:“吾日三省吾身”,人活著,就得時時反省自己,否則,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是分分鐘鐘的事,而且很可能還不自知。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生活在社會之中,面對周圍的人,讚揚某人,羨慕某人,或者批評某人,看不起某人都是時時發生著的,這也是社會的存在形態。但是,在讚揚、羨慕、批評、看不起某人之後,能夠反省自己的有多少人呢?

如果只知道羨慕、讚揚、批評、看不起別人而不知反觀自己,反省自己,那麼,我想他就已經活成了自己所討厭的樣子。

十幾年前,有段時間我面對接連的生意賠錢,生活不順,整個人都陷入了極度的悲觀情緒之中。現在想起來真是可怕,自己竟然到了無論遇到誰,幾句話便就扯到自己的事情上,翻來覆去,喋喋不休地向人家訴說自己的境遇。

某天,我在街邊碰到一個認識的人,打招呼問候之間,不幾句話,我又開始了自己的訴說。街邊一家店鋪的門開了,店主拿著笤帚出來打掃門口臺階,他看見我點了一下頭便開始打掃,我去他的店鋪買東西時,他已經領教過幾次我的訴說了。我繼續著自己顛三倒四,喋喋不休地訴說。偶一回頭,我看到店主正用一種極端蔑視,厭惡,反感的眼神看著我。

我看見他那種眼神的瞬間,突然渾身一顫,心下問自己:我這是怎麼了啊?我這是在幹什麼啊?雖然他看見我回頭便若無其事地打掃自己的臺階去了,可一種讓人無地自容的感覺讓我再也不想多說一句話了。我匆匆結束了和認識的人的訴說,趕緊逃似的走了。

一路走著,魯迅先生筆下祥林嫂的形象在我眼前過著。祥林嫂的悲慘境遇固然值得同情,但她三番五次喋喋不休地訴說,就連“最慈悲的唸佛老太太們,眼裡再不見一點淚的痕跡”了!

讀魯迅先生的《祝福》時,我也覺得祥林嫂的悲慘境遇讓人同情,覺得她很可憐。可她那種逢人便訴說自己不幸的行為同樣讓人討厭,反感。

這些年來,我時常會想起那個店主看我的那種眼神,但我從來都沒有對他產生過反感或不敬,是他的那個眼神驚醒了我!

人活著,就得時時反省自己。否則,自己就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之間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如酒之醉


這個問題不止在這裡看到,平時社交當中也會有朋友說過,為什麼越活越像自己討厭的樣子。也許很多人覺得可笑,但是發現其實網上也有很多人在問。還有些人甚至認為這是一個“魔咒”

為什麼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問出這樣的話,慶幸,我們在思考了,說明是希望去改變的。只是有時候很無奈而已。

一無用的社交。你討厭社交嗎?可是我們還是每天在“拍著馬屁”

二無用的新聞。現在我們有事沒事翻翻門戶網站。為什麼一個戲子一點點小事,都要比給我們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人還要轟動!

三無聊的遊戲,最近比較的王者,我哪時候就告訴很多人,你現在花一年時間在這個遊戲,明年肯定會出來一個新的遊戲代替它,然後一年的時間白花了。

曾想活成自己理想的樣子,也曾想活成所有人喜歡的樣子。一不小心卻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如今,儘量不討人嫌,但也不刻意討好任何人,也就足夠了。不要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也沒必要活成所有人喜歡的樣子,最後能做的,只是努力活成自己理想的樣子。

記住

千萬不要

一生碌碌無為

還說平凡難能可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