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作者簡介:雨山禾子,喜好山水的洞頭草本女子。熱愛自然,亦關心人文。音樂為伴,文字為伍。有時間到四處走走,身體力行,與心靈共鳴。

第一次隨王老師等一起到海島探尋古道和找尋海島植物是在中秋假期裡。

早一天晚,王老師在朋友圈發了組織去探尋古道的信息,我報了名。他有一個洞頭母語群,裡面有一幫熱愛戶外探奇的資深驢友。王老師對洞頭植物頗有研究,他創立的“洞頭民間中草藥群”給大家普及了對許多中草藥的認識。為了尋找確認各種草藥,他幾乎走遍了洞頭海島的每一個角落。

清晨,我們到預定地方集合。車子停在大樸村停車場,我們就開始步行,沿著既定路線經過小樸村,往九仙村方向走去。小樸到九仙村,曾經有一條機耕路通行。由於王山頭被開山填海了,路被毀,九仙村沿岸也被圍墾養殖場,我們只能從圍堤塘堰走過。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在王山頭開山廢墟沙礫地裡,王老師說,這裡有洞頭罕見的檉柳。洞頭很難有這種植株的,估計是鳥兒帶來的種子,這種植株在鹽鹼地都能生長成活。我對植物不是很瞭解,充其量也就認識幾種常見的花草樹木。而這種叫做“檉柳”的植物,還真是第一次見過。旁邊有一株木麻黃樹苗,我以為它就是檉柳。王老師指著一旁葉子更短小的植株讓我們辨認,說它才是“檉柳“。我們發現,檉柳在這個季節正是開花期,淡紫色的,花瓣很細密,在枝頭聚攏成一串。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再往前走,王老師指著各種植物讓我們認識。這是“椿葉花椒”,植株上都是刺,摘下一串花椒果實,聞一聞,還真有花椒香味。“雞矢藤”爬滿了護欄鐵絲網,開著小喇叭型的淡紫色小花。了哥王、山菅(大毒)、鵝掌柴、金豆、雲實、葎草、薜荔(端午節煮雞蛋的藥草之一)華素馨、接骨草,……許多植物平常見過,卻叫不出它的學名。王老師一一跟我們說著每一樣植物的特性,藥性,並隨手拔掉幾株加拿大一枝黃花植株。他說,少一枝就少了傳播的概率,許多入侵植物破壞了山林原有的生態平衡。他說山菅是有毒性的,可是洞頭人卻用它的葉子做剪子飯。金豆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植物,是他第一次巡山時發現的,並報告了農林局。現在這株金豆被掛上了保護牌子,在野外眾多植物中,顯得特別有身價。華素馨的幽香沁人心脾,香蒲那熱狗似的花蕊可以玩一整天,薜荔是端午節煮雞蛋的藥草之一。每一樣植物都有其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在野外,只要你願意,可以採集每一種植物進行研究探索,說不定這種愛好能成就你成為植物專家。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再往前走,我們到了九仙村石崖下。原先這裡是海岸邊,退潮的時候,人們可以下海撿海螺,挖牡蠣,如今因為圍堤填海,這裡成了荒涼的草野地。我們從九仙底最早的古道拾級而上,一位到山上小村子看望母親的阿姨告訴我們,以前這條路是純粹的山道,沒有石頭鋪嵌,雨天打滑,民國時期村裡張氏鄉賢出資用石頭鋪上,後來村裡修了水泥臺階。再後來,一條公路從山腰橫穿而過,有人就用電動車出行,住城裡的年輕人假期裡會開車到村裡看望家中老人。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交通是方便了,可是我們倒懷念起那最原始的山道道。走累了,可以在樹下休息一會兒,看著螞蟻列隊出來尋找食物,看著小蚱蜢在草叢裡一蹦一跳,那兒時山野的美好替代了曾經困苦的海島生活記憶。

隊伍裡有人提議,能不能改變行程,到鹿坑走走民國時期那條具有代表性古道。領隊王老師覺得建議不錯,於是臨時改道,從寬闊的水泥公路轉入去鹿坑的方向。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鹿坑在山頂,是大長坑村下屬的一個自然村。同許多山村一樣,這個村裡只剩下幾家老人在此生活,年輕人都搬到城區里居住了。我們在路上碰到開電瓶車回老家種菜的楊老師,知道我們要到鹿坑重走古道,他頷首讚許,覺得我們的巡山之舉很有意義。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鹿坑自古以來通往外界只有一條羊腸小道連接到大長坑,一旦下雨路面即泥濘不堪無法行走,為鹿坑後世子孫在此生活長久之計,民國時期的鄉賢楊公捐出巨資,請人用塊石鋪路連接大長坑,全程約有300-500米。王和坤老師在研究撰寫山頭頂幾位鄉賢生平事蹟,他對這條古道來龍去脈瞭如指掌。

依山而居的海島人,幾乎每座島上都修有青石古道,歲月的磨礪,青石都變得很光滑。可如今,許多古道要麼被水泥臺階代替,要麼因為開山填海被毀,古道漸漸遠離人們的視野,令人遺憾。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在一處溪流上,三塊巨大的條石架在上面,成了一座石橋。在當年沒有車馬幫襯下,光靠人力架上去,想想都覺得艱難。可是為了方便鄉親出行,一切困難都不在話下。看著石塊鋪就鑲嵌的古道,走在上面,對古人的善舉和智慧充滿敬意。修路造橋歷代是人們回報桑梓,感恩鄉親的善舉,這樣的善舉可以流芳百世,讓子孫後代感到自豪無比。

山野鄉村的植株豐富極了,小時候一直叫它“臭樹”的植株,竟然有一個好聽又風雅的名字,叫“海州常山”。野地裡可以採集許多綠植進行家養,可惜我不善此道,留給小趙他們去種植吧。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古道悠韻 萋萋芳草皆有情

注:感謝王和坤老師和趙瑾提供的部分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