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何時意識中國崛起?是此戰!中國獲大勝一國送三千輛汽車

1950年11月24日,志願軍入朝才一個月,已達9個軍30個師,38萬人,連同後方保障人員已達45萬人。志願軍已在人數上佔絕對優勢,但是在武器裝備上處於絕對的劣勢。


世界各國何時意識中國崛起?是此戰!中國獲大勝一國送三千輛汽車

出現80到90公里的距離,這為我方創造了殲敵的有利條件。在東線,我軍可以全力阻擊;在西線,我軍則可分割包圍,將其殲滅——將彭德懷的方案進一步優化。

世界各國何時意識中國崛起?是此戰!中國獲大勝一國送三千輛汽車


鄧華的修改立即得到了彭德懷的採納。
後來實踐證明,38軍112師和39軍的117師、40軍119師、42軍125師經頑強戰鬥,完成了誘敵深入的戰役部署。而美國從最高決策層到前線高級指揮官絲毫沒有發現主動實行戰役退卻的志願軍正在引誘他們進入設定的戰場,準備將其在西線分割殲滅,戰役完全實現了彭德懷的預想。

世界各國何時意識中國崛起?是此戰!中國獲大勝一國送三千輛汽車


儘管如此,彭德懷審時度勢,還是決定發起第二次戰役,其作戰方針是:故意示弱、縱敵、驕敵,誘敵深入,再集中優勢兵力伺機將其殲滅。

他的這個方針和整個作戰計劃是無比傑出的。
但是,在作戰會議上,副司令員鄧華卻提出了進一步的修改:

世界各國何時意識中國崛起?是此戰!中國獲大勝一國送三千輛汽車



一、為了達到完全誘敵深入的目的,鄧華認為還必須挑選一支戰鬥力很強的部隊進行陣地防禦戰。經作戰處推薦,鄧華正式建議,由38軍第112師擔任這一重大戰鬥任務。


二、鄧華認為清川江北部山區是個殲敵的好戰場,並且愈往北愈寬,由於敵方分為東西兩線,他們越往北犯,之間的空隙越大,估計兩者接合部將出現80到90公里的距離,這為我方創造了殲敵的有利條件。在東線,我軍可以全力阻擊;在西線,我軍則可分割包圍,將其殲滅——將彭德懷的方案進一步優化。

世界各國何時意識中國崛起?是此戰!中國獲大勝一國送三千輛汽車


鄧華的修改立即得到了彭德懷的採納。
後來實踐證明,38軍112師和39軍的117師、40軍119師、42軍125師經頑強戰鬥,完成了誘敵深入的戰役部署。而美國從最高決策層到前線高級指揮官絲毫沒有發現主動實行戰役退卻的志願軍正在引誘他們進入設定的戰場,準備將其在西線分割殲滅,戰役完全實現了彭德懷的預想。

40軍認為德川、寧遠地區擺不下三個軍的兵力,要求部署地點有所變化。鄧華副司令員得知這一情況後,作了仔細研究,認為40軍的意見完全是對的,於是立即向彭德懷建議:40軍儘量東移,轉向球場、價川方向進攻,以配合38軍和42軍的迂迴穿插。

這個意見雖改變了彭德懷的原有部署,但立即得到了彭總的採納。
11月25日黃昏,志願軍各部按照原定計劃向敵方發起反擊。結果,原定計劃又發生第三次改變。

志願軍第9兵團部署在東線,負責阻敵、反擊。但是,他們作為第二批兵力,才從華東地區趕赴朝鮮不久,兵團司令員宋時輪認為25日發起反擊時間倉促,建議將該兵團反擊時間推遲到27日。總部作戰處認為這個意見是合理的。因為東西線相距近百公里,採取不同反擊時間是可以的,或許還會給敵人造成一定錯覺。

鄧華接到報告後,認可了宋時輪的意見,並報告彭德懷,又獲得了彭德懷的批准。

世界各國何時意識中國崛起?是此戰!中國獲大勝一國送三千輛汽車


第二次戰役因為決策正確,計劃又靈活修正,取得了偉大的勝利。首先,志願軍不僅徹底打破了麥克阿瑟力圖在聖誕節前佔領朝鮮全部的計劃,其次重創美軍精銳部隊,更為關鍵的是幫助朝鮮收復了“三八線”以北幾乎全部領土,迫使“聯合國軍”由進攻轉入防禦,扭轉了朝鮮戰局。彭德懷後來在自述中不無自豪地寫道:“此役確定了朝鮮戰爭勝利的基礎,恢復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全部領土。”


“聯合國軍”統帥麥克阿瑟這位參加過一、二次世界大戰的沙場老將,此戰之後才如夢初醒,無奈地說:“很明顯,我們目前的力量難以應付中國人發動的這場不宣而戰的戰爭。”立即決定由進攻轉入防禦。

第二次戰役取得的偉大勝利,連斯大林也為之震驚,稱讚:“志願軍是一支偉大的軍隊,彭德懷是東方的傑出統帥。”在感嘆之後,他下令蘇聯有關部門必須迅速在1951年3月前完成中國軍隊36個步兵師的全部裝備訂貨,並要他們立即送去3000輛汽車,改變了在這之前對志願軍參戰能否取勝的猶豫態度。


這次戰役的偉大勝利,讓東西方各國認識到了中國正在崛起。英國牛津大學的歷史學家奧內爾在戰役結束後評價說:“中國從他們的勝利中一躍而成為一個不能再為人輕視的世界大國。如果中國人沒有1950年11月在清長戰場穩執牛耳,此後的世界歷史進程就不一樣了。”

彭德懷說:“第二次戰役取得的偉大勝利,無疑是大家的共同努力,鄧華、宋時輪、40軍三次修改計劃,對勝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此戰之後,朝鮮戰爭乃至世界政治的格局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