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何时意识中国崛起?是此战!中国获大胜一国送三千辆汽车

1950年11月24日,志愿军入朝才一个月,已达9个军30个师,38万人,连同后方保障人员已达45万人。志愿军已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但是在武器装备上处于绝对的劣势。


世界各国何时意识中国崛起?是此战!中国获大胜一国送三千辆汽车

出现80到90公里的距离,这为我方创造了歼敌的有利条件。在东线,我军可以全力阻击;在西线,我军则可分割包围,将其歼灭——将彭德怀的方案进一步优化。

世界各国何时意识中国崛起?是此战!中国获大胜一国送三千辆汽车


邓华的修改立即得到了彭德怀的采纳。
后来实践证明,38军112师和39军的117师、40军119师、42军125师经顽强战斗,完成了诱敌深入的战役部署。而美国从最高决策层到前线高级指挥官丝毫没有发现主动实行战役退却的志愿军正在引诱他们进入设定的战场,准备将其在西线分割歼灭,战役完全实现了彭德怀的预想。

世界各国何时意识中国崛起?是此战!中国获大胜一国送三千辆汽车


尽管如此,彭德怀审时度势,还是决定发起第二次战役,其作战方针是:故意示弱、纵敌、骄敌,诱敌深入,再集中优势兵力伺机将其歼灭。

他的这个方针和整个作战计划是无比杰出的。
但是,在作战会议上,副司令员邓华却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

世界各国何时意识中国崛起?是此战!中国获大胜一国送三千辆汽车



一、为了达到完全诱敌深入的目的,邓华认为还必须挑选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进行阵地防御战。经作战处推荐,邓华正式建议,由38军第112师担任这一重大战斗任务。


二、邓华认为清川江北部山区是个歼敌的好战场,并且愈往北愈宽,由于敌方分为东西两线,他们越往北犯,之间的空隙越大,估计两者接合部将出现80到90公里的距离,这为我方创造了歼敌的有利条件。在东线,我军可以全力阻击;在西线,我军则可分割包围,将其歼灭——将彭德怀的方案进一步优化。

世界各国何时意识中国崛起?是此战!中国获大胜一国送三千辆汽车


邓华的修改立即得到了彭德怀的采纳。
后来实践证明,38军112师和39军的117师、40军119师、42军125师经顽强战斗,完成了诱敌深入的战役部署。而美国从最高决策层到前线高级指挥官丝毫没有发现主动实行战役退却的志愿军正在引诱他们进入设定的战场,准备将其在西线分割歼灭,战役完全实现了彭德怀的预想。

40军认为德川、宁远地区摆不下三个军的兵力,要求部署地点有所变化。邓华副司令员得知这一情况后,作了仔细研究,认为40军的意见完全是对的,于是立即向彭德怀建议:40军尽量东移,转向球场、价川方向进攻,以配合38军和42军的迂回穿插。

这个意见虽改变了彭德怀的原有部署,但立即得到了彭总的采纳。
11月25日黄昏,志愿军各部按照原定计划向敌方发起反击。结果,原定计划又发生第三次改变。

志愿军第9兵团部署在东线,负责阻敌、反击。但是,他们作为第二批兵力,才从华东地区赶赴朝鲜不久,兵团司令员宋时轮认为25日发起反击时间仓促,建议将该兵团反击时间推迟到27日。总部作战处认为这个意见是合理的。因为东西线相距近百公里,采取不同反击时间是可以的,或许还会给敌人造成一定错觉。

邓华接到报告后,认可了宋时轮的意见,并报告彭德怀,又获得了彭德怀的批准。

世界各国何时意识中国崛起?是此战!中国获大胜一国送三千辆汽车


第二次战役因为决策正确,计划又灵活修正,取得了伟大的胜利。首先,志愿军不仅彻底打破了麦克阿瑟力图在圣诞节前占领朝鲜全部的计划,其次重创美军精锐部队,更为关键的是帮助朝鲜收复了“三八线”以北几乎全部领土,迫使“联合国军”由进攻转入防御,扭转了朝鲜战局。彭德怀后来在自述中不无自豪地写道:“此役确定了朝鲜战争胜利的基础,恢复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全部领土。”


“联合国军”统帅麦克阿瑟这位参加过一、二次世界大战的沙场老将,此战之后才如梦初醒,无奈地说:“很明显,我们目前的力量难以应付中国人发动的这场不宣而战的战争。”立即决定由进攻转入防御。

第二次战役取得的伟大胜利,连斯大林也为之震惊,称赞:“志愿军是一支伟大的军队,彭德怀是东方的杰出统帅。”在感叹之后,他下令苏联有关部门必须迅速在1951年3月前完成中国军队36个步兵师的全部装备订货,并要他们立即送去3000辆汽车,改变了在这之前对志愿军参战能否取胜的犹豫态度。


这次战役的伟大胜利,让东西方各国认识到了中国正在崛起。英国牛津大学的历史学家奥内尔在战役结束后评价说:“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为人轻视的世界大国。如果中国人没有1950年11月在清长战场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不一样了。”

彭德怀说:“第二次战役取得的伟大胜利,无疑是大家的共同努力,邓华、宋时轮、40军三次修改计划,对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此战之后,朝鲜战争乃至世界政治的格局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