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易论坛(7):向仲怀院士是个“老药工”

大易论坛是医药导报独家策划的大易国际中医药大健康论坛简称

,拟邀王永炎、张伯礼、向仲怀、郝希山、仝小林、黄璐琦、钟南山、李兰娟、樊代明、杨胜利、陈薇、吴以岭等20位院士及路志正、刘敏如、廖品正、段亚亭等30位国医大师及马有度、马烈光、惟海法师、刘姝威、陆华、毛嘉陵、宋民宪、钟国跃、李大宁、诸国本、段俊国、宋瑞霖、高金波、秦玉峰、徐镜人等50名中国知名中医药专家共100人为本论坛思想大师,与广大中医药爱好者,针对中医药不限内容、不限时间,“散打”、“闲聊”,半夜睡不着的时候都可以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其宗旨是用中医药这把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蓄积正能量,打开世界大健康之门。

编辑:小玲医生(微信:18696660866,24小时都处于开启模式,欢迎您微信“送宝”。)

“三剑客”是谁,在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答案。

对文学爱好者来说,“三剑客”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笔下的阿多斯、波尔多斯和阿拉密斯,也叫“三个火枪手”。

对足球迷来说,“三剑客”是上世纪90年代来自荷兰活跃在世界足坛的范巴斯滕、古利特和里杰卡尔德,全称“荷兰三剑客”。

对于科学崇尚者来说,“三剑客”是从重庆北碚西南农学院(即西南农业大学,现西南大学)走出来的袁隆平、吴明珠和向仲怀,人称“西农三剑客”。

“吃饭群众”不会不知道“稻农”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大易论坛(7):向仲怀院士是个“老药工”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一人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一切都是假名头,肚儿饿了是真功夫”,不服不行。

“吃瓜群众”也应该了解“瓜农”吴明珠,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我国唯一的瓜类院士。

大易论坛(7):向仲怀院士是个“老药工”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

现在我们能吃到味道甜美的西瓜甜瓜哈密瓜,很多要归功于她。

“穿衣群众”还应该认识下“蚕农”向仲怀,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我国唯一的蚕学界院士。

他让我国蚕业科学步入国际引领行列,确立了“21世纪新丝绸之路”的高地在中国。

大易论坛(7):向仲怀院士是个“老药工”

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

说起向仲怀,他和中医药结了一辈子的缘。他自诩为“老药工”,先是在中药铺里面当学徒,后来一辈子和蚕桑打交道,蚕和桑都是中药上品,蚕砂能明目,桑的药效就多的去了!

向仲怀生于1937年7月3日,父亲向山河很早就在涪陵城里当中药材商人,主要负责采购,大伯是个中医,二伯也是经营药材的。

三兄弟后来联合在涪陵开了家中药铺,行医经营采购,形成了家族式的一条龙服务,还有个现在非常响亮的名字——同仁堂!当时也没有侵不侵权一说,只知道同仁堂有名,就直接拿来用了。

大易论坛(7):向仲怀院士是个“老药工”

小时候的多数时间,向仲怀是在涪陵城半边街上的中药铺里度过。铺里的坐堂医常常逗着他玩,也教他读书认字,同时也学会了一些中医药的思路、方法和中药材知识,小小年纪,刚好5、6岁就在中药铺开始认药、抓药了!

1943年5月,日寇飞机疯狂轰炸重庆。回来的路上,把剩下的炸弹扔到了涪陵。同仁堂中药铺也没能逃过厄运,几年辛苦积蓄付之一炬。三兄弟一商量,这涪陵城里是不能再待了,就回到了老家武隆县凤来乡。

中药铺子没了,做中医的大伯向银河就一边给乡亲们看病,一边办起了私塾。向仲怀也就“就近入学”,做了中医大伯的第一批学生,学起了大学中庸和四书五经等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大伯向银河是一方名医的代表,也是彼时中国乡土文化的代表。授业讲课时,在把历史、文化、天文、地理融会贯通的同时,也传授着一种让向仲怀从小更认同也更喜欢的文化传统。

这些渗透到向仲怀情怀里的文化传统,对他的人生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让他朦胧中有了一种向往田园的隐士倾向。后来向仲怀选择农学,选择桑梓蚕园,不得不说这个时候已经悄悄埋下了种子。

大易论坛(7):向仲怀院士是个“老药工”

向仲怀所倾心研究的桑与蚕,其实在中医药里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桑属于最常用的中草药之一,其叶、根、根皮、嫩枝、果穗、木材、寄生物等均是防治疾病的良药;蚕也全身都是宝,除了大家知道的蚕茧抽丝做丝绸外,夭折的蚕体(僵蚕),蚕砂,也都是常用的中药材!

大易论坛(7):向仲怀院士是个“老药工”

说到桑树,还不得不多说几句,除了中医药多有使用外,桑葚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要营养物质,同时还含有乌发素,能使头发变得黑而亮泽,所以对于乌发有很好的作用;桑叶煮水洗头,对头皮出油和头皮屑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用桑白皮煮水洗头,能让头发更光滑,对防止脱发也很有效。

杨丽萍是大家都非常熟悉和喜爱的舞蹈艺术家,她摇曳的身姿、灵动的四肢和那头飘逸的长发让我们看到了无数动人的“孔雀之灵”。

大易论坛(7):向仲怀院士是个“老药工”

杨丽萍

在《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的第一个画面上,杨丽萍与章子怡、张梓琳、周迅、范冰冰或站或坐,以“美丽时尚的中国人”形象出现,被称为“中国五美人”。

而杨丽萍所在的云南白族姑娘,就有用桑树皮洗头的习俗。美女杨丽萍之所以青春常驻,满头青丝,除了坚持舞蹈,舒经活络外,长期坚持每周用桑树皮水洗头几次是黑发秘诀!

向仲怀院士桑蚕研究的贡献还不是一个“丝绸之路”所能概括的。

在向仲怀院士工作站的指导下,四川南充嘉陵区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茶桑基地,4月采摘桑叶制茶;5月至8月用桑叶粉做成饼干、糕点等休闲食品;10月后的霜桑茶又有着不一样的活性成分……如今已开发出春桑茶、桑茶粉、药桑等五大类数十种产品并规模化生产,把桑树的食用药用功能发挥到最大。

和中医药文化一样,向仲怀认为,桑蚕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对这些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的念头,也许就在向仲怀做“老药工”时就已经深深植入了他的血脉和灵魂之中。

编排:安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