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源西寨一官宦世家,一代廉吏马朝阳

观音堂坐落于太原市晋源区西寨村东,坐东朝西,始建于明朝,系明代重臣八府巡按马朝阳所建,(即马氏宗祠)历代均有修缮,最后一次重修于民国九年,后经汾水淹没,战乱烟火、人为破坏。残存三间和耳厅,庙顶孔雀琉璃瓦,经过百年风雨沧桑任光彩夺目。

晋源西寨一官宦世家,一代廉吏马朝阳

人物简介


  马朝阳原太原县西寨村人,1570年(隆庆四年)中举, 1577 年成进士,官至员外郎,后出任四川巡道,陕西布政使等职。父丧返晋服丧,辞官还乡后移居太原县城。西寨南门街马家堡故居门匾“方伯故家”,为太原明清之际的著名书法家傅山先生所书,老匾解放初遗失。西寨观音堂原为“马府佛堂”,明崇祯十一年马朝阳始建,二零一四年重修,在西寨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倡导和马氏族人的努力,经村委会支持批准,北配殿辟为马氏宗祠,塑马朝阳像,重立“方伯故家”匾以示纪念。


人物经历


  马朝阳生来英俊清秀,沉默寡言,但只要有人教他读书,便面露喜色。八岁时开始读书,独居一处,勤奋苦读,不分昼夜。马性情敦厚,与人无争,年少成名,当时的名流都争相与他结识。1570年(隆庆四年)中举, 1577 年(万历五年丁丑科)中进士,初任河南新郑县知事,有异绩,转升授陕西道御史巡按,南直山东转升四川参议,终任陕西布政使。官至员外郎,后出任四川巡道。


晋源西寨一官宦世家,一代廉吏马朝阳

原西寨观音堂明代马朝阳始建


  就任期间,设立乡校鼓励学习,修缮庙宇,整顿军务,澄清吏治,在当时被称为贤能人才。因征服杨应龙有功,升为陕西左布政使。自此更加勤谨治理,杜绝以权谋私,在同僚中作出表率,人们没有敢存私心的。对待部属则重其才能,不计小过,所作所为,都以民为重,乡民都拥戴他。在任其间曾奉旨还籍督察赋税,在太原县城建“乔梓柱史”坊,修缮晋祠,撰文《重修晋源圣母祠碑记》,古碑无存,碑文《太原县志》、《晋祠志》均有记载。民间传说马朝阳回归故乡,正逢雨季汾水暴涨,怒视汪洋河面,默不作声心中不悦,恰巧泥沙溅在了官服上,马朝阳手提金鞭向河中猛打三鞭,河面出现了三道红印,河水即退,乡人笑曰:“河神水怪被巡按大人抽了三鞭,流着血哭着走了”,从此留下了“鞭打河神”之典故,之后为了家乡旱涝保收,兴修水利,始建观音堂,请旨开挖西寨渠,相传马尾系帚骑马择路开河,渠源直达上兰村烈石口,灌溉汾西千顷良田,功惠桑梓四百年。


晋源西寨一官宦世家,一代廉吏马朝阳

原观音堂庙脊太公楼始建铭文题记


  他父亲病故,马朝阳服丧返晋,关中父老百姓挽留御史,都半路赶来追着攀辕痛哭失声,道路为之阻塞。留下了“攀辕泣送”的千古佳话。父亲安葬完后,马朝阳就闭门谢客,教子读书,时任山西巡按御史的孟津乔允升请求见一面都得不到允许。服丧完后,朝阳看破风尘,不再求仕,而热衷于山水之乐。他的女婿在晋祠有一别墅,叫银杏园。马常常到园中居住,兼游晋祠,乐钟于水光山色,与亲家饮酒对诗,一唱一和,乐度春秋。


晋源西寨一官宦世家,一代廉吏马朝阳

山西历史名人·马朝阳纪念碑


  马朝阳于七十八岁病故,赐葬阳曲南寨(今万柏林南寨村),解放后政府修路,通知马氏族人,将马朝阳遗骨迁回西寨,后经坟茔几次迁址。最终葬观音堂南侧,名曰“朝阳园”。


晋源西寨一官宦世家,一代廉吏马朝阳

晋源西寨一官宦世家,一代廉吏马朝阳

晋源西寨一官宦世家,一代廉吏马朝阳

晋源西寨一官宦世家,一代廉吏马朝阳

晋源西寨一官宦世家,一代廉吏马朝阳

晋源西寨一官宦世家,一代廉吏马朝阳

晋源西寨一官宦世家,一代廉吏马朝阳

晋源西寨一官宦世家,一代廉吏马朝阳

晋源西寨一官宦世家,一代廉吏马朝阳

晋源西寨一官宦世家,一代廉吏马朝阳

晋源西寨一官宦世家,一代廉吏马朝阳

晋源西寨一官宦世家,一代廉吏马朝阳

晋源西寨一官宦世家,一代廉吏马朝阳

晋源西寨一官宦世家,一代廉吏马朝阳

晋源西寨一官宦世家,一代廉吏马朝阳

晋源西寨一官宦世家,一代廉吏马朝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