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名校高效课堂课改方案——打造小组合作学习全套方法(完整版)

这是本人经过在百强中学多年的教学经验汇编,自主研发小组合作学习整套的打造方法,是一本小册子的电子档,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想要获得原文档的老师朋友们,可以在头条号私信里给我留言。

I. 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和策略,由于效果显著,被教育界誉为近现代最重要且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它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单元,对班级进行化整为零的分组式管理模式,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学习效果和老师的班级管理。能通过对小集体和单个成员的评价考核,来共同促进教育和教学的双目标完成。


II. 小组建设的好处

小组建设是高效课堂的二大支柱之一,另外一个支柱是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有三大主要的功能:教育、教学、管理。下面,我们将针对这三大主要功能进行详细的阐述。

好处1: 能延长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 第一,相比较于传统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竞争转化为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
  • 第二,能将学生的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堂外,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课堂外也增加参与感和成就感。
  • 第三,传统的学习交流是单向的,即老师单向针对学生的填鸭式教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项交流学习,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好处2: 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根据美国缅因州国家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发现,最低效的学习方式为听老师讲授,一段时间后,记忆留存度仅为5%;但自主学习完毕后,就教授给他人,在一段时间后,记忆的留存度为95%,学习效率非常极高。这就解释了这样的一种现象,那就是为什么在学校老师会越教书知识整体掌握能力会越发的优秀,而学生知识信息的获取能力却越来越差,但是,老师们在当年读书学习时却不能拥有如此的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成员在小组内即是学生,也同时是小老师的角色,是学习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被胁迫式学习。学生会有更多的机会在学习中发表意见和思考,并更多充当了小老师的角色,利用自己的优势学科来帮助他人提高弱势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这样做不仅能让学生之间利用优劣势互补进行一对一针对帮扶,还能缓解老师教学的压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更大活力。

好处3: 能锻炼和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管理他人的能力

在班内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即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每个组内成员都被赋予相应的职位和责任,学生在群体里既要服从他人管理,也要在某个方面管理他人,因此更能激发学生的自律能力,也就是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在管理组内其他人的过程中,学生要解决一定的学习事物,就要不断的协调各种人事关系,因此管理他人的能力也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好处4: 有利于班主任更好的进行班级管理

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模式,能很好的将班级进行化整为零,即化整班为多个小组,进而进行分而治之,可以减轻老师管理班级的难度。一个老师要管理50多个学生的班级,可想而知,老师的压力是很大的,待处理的事务也很繁重。如果一个老师只管理9名小组长,让每个小组长分而管理小组内其他5个成员,对老师来说管理的难度以及管理所需处理的事物就会被分解,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老师也能从班级管理中解放出来。

好处5: 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互帮互助,互督互促,且互相竞争,学生参与活动和展示自我的机就会更多,竞争的机会也会更多。学生参与和竞争的机会更多,那么获得成功和胜利的次数就会更多。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每一次成就感的获得,都会激发人体体内的多巴胺和激素的分泌,让学生产生学习和合作的高峰体验,这种学习的成就感进而会刺激学生产生更多且更良好的学习行为和表现。

好处6: 能培养班级小集体的团队合作精神,更能提升班级凝聚力

小组的建立必然会伴随着小组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的产生,学生能在合作和竞争学习中间,不断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现代管理学中,越小的集体越容易打造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凝聚力,进而刺激学生会围绕小组的荣誉感,产生更多且更好的学习行为和状态,在更高一个层次上,也能快速建立和提升班级的凝聚力。

好处7: 利于分层教学,能很好针对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依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层次的不同,可将学生均匀分配在不同的小组内。例如,6个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分别为2A(特优生)2B(优秀生)2C(待优生),老师在课堂上,能快速且准确的察觉到三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状态,就更能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教学行为。


III. 如何划分学习小组

1. 小组划分的原则

关于小组的划分,应该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心理特征等方面组成各个方面能力相当的多个学习小组。通常单个小组的组建要以同组异质为主,这样能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互补性和个性化,更能促进组内合作。但是,对于各个小组之间应当保持异组同质,每个组之间各方面的实力相当,更能促进组与组之间的公平竞争。针对同组异质和异组同质,我们进行5条细化的原则如下:

  • 原则1. 男女比例分配适中

小组分配中,男女比例最好尽量维持在1:1和1:2的比例为最好。组内男生太多,会过于活跃,纪律不好管控;如果组内女生过多,则合作的氛围会不活跃,而且组内容易形成小团体,也是不利于管理的,因此组内的男女比例最好尽量维持在适中的比例为最好。

组内男女人数分配适中这样做有以下2点好处:

  1. 便于劳动时合理分工。现在有很多学校都在提倡让学生进行清洁劳动,而且很多美丽的校园都是在学生的努力劳动下打造出来的。让学生来参与各个区域的清洁卫生,比如宿舍,教室,餐厅,洗手间以及所分配的学校其他的公共区域。生活中很多人会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心理学的一些原理表明,每个人都有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的欲望,因此这样分组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而且有一些特定的区域,也需要由特定性别的学生参与。因此小组分配中,性别比例的搭配适中是非常关键的。
  2. 男女生的思维互补。首先,男生更擅长于空间思维和创造型思维等,而女生则更擅长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其次,男生在学习中容易粗心大意,且耐心程度不够,而女生则更为细致和有耐心。因此男女生搭配适中,学生在很多学习活动中会形成互补,能产生出更好的合作学习效果。
  • 原则2. 根据学业成绩的高中低进行分组

以此原则进行分组,不仅要参照学生的总成绩排名,还要参照学生的单一学科成绩。根据学生的总体成绩排名进行分组,是在宏观层面上进行大致分组的;而根据学生的单一学科成绩分组,就是在微观层面上进行分组的个别调控。这样根据学习能力高低和学业成绩高低进行平衡分组,能很好的促进学生之间的优劣势学科之间互补。

  1. 按照学生的总成绩进行分组。每个组要尽量分配2名A类特优生,2名B类优秀生,2名c类待优生,千万不能分出全组6人都是特优生,或者全组6人都是待优生这样的小组情况,因为这样不利于小组之间的竞争和合作。那么如何判定学生成绩的优秀程度呢?以54人的班级为例,那么成绩排名在1-18名的同学为A类特优生;成绩排名在19-36名的同学为B类优秀生;成绩排名在37-54名的同学为C类待优生。
  2. 按照学生的单科成绩平衡分组。根据学生总成绩进行分组,不能保证组内学生的各科成绩都均衡,一个小组不能是所有成员都理科好,或者所有成员都文科好,这样非常不利于促成学生之间的优劣势学科的互补。因此在根据总成绩进行大致的调控分组后,还要进行一些微调,从而保证每个组内都要有同学在各个学科是拔尖生,比如说:组员1英语特优,组员2数学特优,组员3语文特优,组员4物理特优,组员5化学特优,组员6其他副科特优,保证单个组内每个学科都要有特别优秀的同学作为学科学习带头人和榜样。
  • 原则3. 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互补分组

在小组成员分配时,要注意性格差异的情况,进行很好的协调搭配。每个孩子的性格都是不同的,这都源自于原生家庭所影响。有的孩子偏外向,有的孩子却偏内向;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孩子动手操作能力强;有的孩子乐于助人且自律性较强,有的孩子却自私自利自我管控能力弱;有的孩子管理能力强,有的孩子人缘好,每个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性格显性特征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分组时,要很好的考虑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来进行搭配协调,不能一个组全是外向的,或一个组全是人缘不好的,这样的分组方式,很快就会给老师招致很多麻烦。再比如说,性格外向,管理能力强,学习能力强且影响力和带动能力强的学生,这样的学生非常适合担任组长一职,可以每组适当分配一个,来形成正向积极的影响力,带动全组的学习和纪律氛围。

  • 原则4: 座次安排要合理

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学习帮助是很大的,因此在安排座次的时候,可以将特优生或者正副组长安排在正中间,将优秀生和待优生安排坐在左右两边,这样效果非常好,可以更加方便特优生和其他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也可以加强对他们的学习行为和表现的影响力。其次,座次前排学生的身高要尽量比后排学生矮一些,不能将过多体型硕大的学生放在前面,会很影响后面学生上课的学习效果,也不利于老师上课关注到所有学生。

  • 原则5: 阶段性动态合理调整

分组后,各组成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在每一次阶段性的学月考试后,根据学生反馈和小组的综合表现情况,以及老师的日常观察来进行动态调整。这种调整要遵循几个原则:

  1. 不能破坏小组内部的凝聚力,因此调整要控制在小范围内进行微调。
  2. 这种调整要尽量在表扬鼓励的基础上进行,增强待优生进步的信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激发优生的潜在竞争力。
  3. 组内成员调整,要根据学生意愿,反复斟酌和思考下进行,不能随意调动小组结构,甚至朝令夕改。

2. 具体分组方法

每个学习小组以6人为宜,全班根据人数能确定5-9组

a. 根据学习能力分为ABC三类。6人形成AA、BB、CC的组内成员结构,A类学生为特优生,B类学生为优秀生,C类学生为待优生。可以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分类合作交流学习;同时,还可以实现A教B,B教C的帮扶学习,是每个人都能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这样能充分利用学生间的差异资源,进一步优化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学习环境,达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目的。利用差异资源让每个孩子的优势都能得到最大化发挥,并弥补自身学习劣势。

b. 根据学习能力分为AB两类。

6人形成AB、AB、AB的组内成员结构,A类学生为优秀生,B类学生为待优生,实行A类学生为学长的带徒式学习小组,有利于实现1+1帮扶的目标。

3. 具体组形设计

当今全国的班级人数设置一般在50人左右,主体小组成员可设置成6人一组,全班可大约分成7-9组。常见的小组组形设置有以下三种:

  • 1. 大长方形

6张桌子分两排并在一起拼成大长方形,垂直于黑板,学生围坐桌子两边。

百强名校高效课堂课改方案——打造小组合作学习全套方法(完整版)

图1

  • 2. T字形

4张桌子并在一起拼成小长方形,垂直于黑板;另外2张桌子拼成小长方形,平行于黑板。于是,将6张桌子合并在一起拼成T字形,学生围坐在小组三边。

百强名校高效课堂课改方案——打造小组合作学习全套方法(完整版)

图2

  • 3. 平行线型

6张桌子分两排并在一起,平行于黑板,且面对黑板,成为两个小长方形,分为两排一前一后。

百强名校高效课堂课改方案——打造小组合作学习全套方法(完整版)

图3

  • 选择第2种和第3种的建议

选择第2种的原因有3条:

  1. 学生可以围坐在一个T形的大桌子上,极大的方便学生平时交流讨论合作学习;
  2. 便于学生平时相互观察和模仿特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 能保证绝大多数学生易于看到黑板。但是如果纪律管控不严格,学生围坐在一个T字形桌子上,很容易说小话,相互影响对方的学习状态。

选择第3种的原因有3条:

  1. 能保证所有学生都易于看到黑板,不会对发育期的孩子在小组内身体长期扭曲后造成畸形;
  2. 小组内的成员即合在一起,又前后相对独立,能较好的保证纪律效果;
  3. 课堂上的小组讨论活动时,小组前排的学生需要扭到后排小组讨论,讨论完毕后,就回归原位,这样更加利于老师及时观察讨论学习的进度和效果。但这种分组,并不会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小组分配的具体外在展现形式,组员也不会有小组成员成长共同体形成的感觉,仪式感有时候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很重要。鉴于此,选择第2种小组形式会比选择第3种好一些。

IV. 小组的人员设置

  • 1. 6人制小组

通过大量的分组实践表明,最佳的小组合作人数以6人为宜。单个小组的人数分配太多,小组凝聚力很能形成,而且组长的管理压力会加大;而单个小组的人数分配太少,则小组的团队凝聚力很难养成,很多教学活动不方便开展,因此一般以6人为一个小组最为合适。

  • 2. 设立学长制

学长3人,学弟学妹3人,结成学习对子来针对性的学习和心理一对一帮扶。

  • 3. 人人组内干部

每个人在组内都要安排一定学科带头人的职位,可根据学生各科的学习成绩高低,来设置组内的学科带头人,一般以单科成绩最优秀的同学担任该学科代表,负责该科的作业收交以及导学案的批改,并做质量分析。原则上每人只能担任一个学科的学科代表,人人都要担任小组内一个学科的代表。

  • 4. 双组长制

一个小组要安排一名常务组长,一名学习组长,原则上由小组内民主选举而成。常务组长主要全面负责组内的行政管理工作,例如纪律和卫生等。学习组长则主要全面负责组内的学习工作。


V. 小组长胜任的条件

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长是小组合作的灵魂,也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同时也要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组长的任用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1. 学习成绩要优秀

首先,成绩优秀的同学一般学习的自律性较强,大多能以身作则认真学习,并起到激励其他组员形成小组内的浓厚学习氛围,起到带头引领的作用。其次,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一般都比较能服众,因此在小组管理中说话有说服力,容易信服。

  • 2. 责任心强

没有责任心的学生,一定不能选拔为小组长。他们遇到问题视而不见,小组合作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而且遇到困难很容易跟老师撂挑子,因此小组长的选拔一定要有责任心的同学来担任。要选拔有责任心的同学当组长,首先,他们会善于发现组内问题,并积极的跟老师配合,来及时的整改问题。其次,在组间竞争中,他们会为了小组荣誉,想方设法带动全组成员积极参与各种评比,并将小组打造成各项指标都优秀的小组。

  • 3. 管理能力强

首先,管理能力强的同学自身的影响力大,因此带动能力强,能起到很好的带头引领作用,能很好的利用这种影响力来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其次,管理能力强的同学本身具有外向的性格属性,能与组内成员进行很好的沟通交流,善于组内解决问题。

  • 4. 自身标准高

自身标准高的小组长通常都会具有以身作则的品行和较强的自律性,平时学习的投入度更高。自身标准高的同学很适合当小组长,他们不仅对自己的要求标准高,对组内其他同学也会提出相应更高的标准和严格要求,能带领小组朝着更高的目标奋斗和努力。


VI. 小组长选拔方式

  • 1. 教师指派小组长

老师指定组长人选,是小组长最快的选拔方式。这种选拔方式短期不会看出任何问题,但长期来说,是非常不利于后期老师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当组长要承担责任并付出一定的精力和时间成本,在管理中也会遇到各种与同学的矛盾和委屈,甚至是老师的批评指责。老师指定的组长会想当然的是为老师工作,因此会很容易随时产生放弃当组长的念头,这很不利于老师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 2. 学生毛遂自荐

一个好的小组长就等于一个好的小组,因此小组长的选拔一定要经过学生毛遂自荐且激烈的竞选,获胜者才能得到委派。这样学生会更加珍惜当组长的机会,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会被极大的调动起来,工作效果也会提高很多,尽管在小组的管理中遇到再多困难,学生也会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跟老师抱怨和撂挑子。

那么通过这种方式选拔组长,要担心一个问题,学生并不积极踊跃的参选小组长竞选该怎么办呢?这样老师就会很尴尬。因此在选组长前,老师应当给学生们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当小组长的好处和优势,不仅可以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锻炼自己的胆量,而且还会获得更多的加分机会和表彰机会等等。其次,还要告诉学生,现在社会上能力特别强,事业做的非常出色的人,一般都是在成绩特别优秀能考上重点大学之外,还要组织管理能力优秀,语言表达能力优秀的人,这样的人才才能称得上是综合性人才。而且当组长能有很多机会来不断锻炼一个人的综合方面的素质能力,对未来有很大好处。

  • 3. 民主推荐选举

班内小组成员分配完毕后,可以发动学生在小组内民主推荐选举自己小组的小组长,这样选出来的小组长,更具有感召力,学生也会更加乐于服从管理。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使用这种选举方式,老师也要在一旁把握尺度,并用自己的影响力不断引导学生来做理性的判断和认真的选举。


VII. 小组长的6大功能

  • 1. 小组长应具备带头引领功能

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灵魂,小组长的学习表现是积极踊跃或消极低沉将直接影响着全组所有成员的表现。小组长在学习中要勤奋认真、在课堂上要积极配合老师参加学习活动、学习成果汇报要勇于带头展示、善于做学生的榜样,起到很好的带头引领作用,这样才能带头搞好小组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风气。

  • 2. 小组长要具备很好的组织管理功能

组长是老师课堂的排头兵,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急先锋。不仅要自身做好表率,还要在管理上起到很好的作用。

a. 在课间的管理。在课间,可在休息之余,可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多方面的活动。1. 安排组员多进行学习疑难点的讨论,并安排优秀学员充当小老师为组员讲题。2. 安排组员针对老师布置的研究性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得出讨论成果。3. 可多组织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进行一些身体素质的体能训练。

b. 在课前的管理。在课前,可协助老师做好组员的学习准备工作。1. 铃响时,提醒和督促组员快速就位,准备好学习用品并摆放整齐,并坐姿端正。2. 上课前3分钟,小组长可指引学生进行该科目的课前预习活动,并针对学员不懂的地方,进行答疑。

c. 在课堂上的管理。课堂上,要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起好带头引领作用。 1. 老师提问,组长要带头引领组员积极思考,并踊跃举手回答。2. 管理好组内的纪律,不做小动作,不走神开小差。3. 老师布置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组长要带领组员热烈讨论,并快速得出结论,并带领组员积极的参与课堂展示。4. 上课中,可引导组员边认真听课,边快速刷题,每节课都布置一定量的习题训练任务,下课后,组长可组织小组成员一起批改和更正。

d. 在课外的管理

在课外,要管理和督促好本组的其他学科代表,学长,并各司其职发挥好自己的作用。1. 组长要要求学科代表积极督促组员快速认真的完成作业,并及时上交。2. 组长要要求学长一对一针对性帮扶学习困难的同学,每天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充当小老师给他们解答。3. 在卫生上,要带领组员认真清洁并做好验收工作。4. 密切关注组员的心理和行为动态,及时做好情绪疏导和帮助,遇到棘手的问题,要及时跟老师汇报,并想出对策。5. 认真落实好组员的学习任务过关完成,并要求组员在课后时间将学习资料认真整理和分类归档。每天可安排一个时间段,带领组员认真做好复习和巩固的学习计划。

  • 3. 小组长的带头帮扶功能

小组长即是组内的管理者,也是组内后进学生的帮扶学长。小组长无私带头帮扶后进同学,可带动小组其他组员的帮扶氛围,实现全员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作用。

  • 4. 组长要起到检查和评比功能

首先,组长要负责记录小组成员加分,并监督各个组员在各自岗位上为其他组员加分时是否公平客观,且每周要负责将加分数据汇总上报。

其次,组长要充当起小组老师的角色,协助老师做好组员学习任务完成的检查和评比,帮助老师减轻工作负担。通过检查来督促组员认真和及时的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评比来激励组员表现出更好的学习行为。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也能帮助组员共同成长进步。

  • 5. 帮助老师跟踪反馈组员的学习动态

老师平时私底下跟学生的沟通和接触较少,因此组长可通过平时的观察和跟踪,将组员的学习状况和效果,跟老师进行及时反馈,帮助老师更好的进行后期教学。

  • 6. 及时对组员的思想进行沟通和疏导

小组每天都会有同学表现好,有的表现不好;有的同学产生了学习的畏难情绪,有的学习却激情高涨;组内同学之间矛盾出现;或者有的同学学习跟不上进度等等,这些情况都需要组长从中协调和沟通,帮助组员进行思想上的疏导和学习上的激励。


VIII. 小组学习的培训

  • 1. 培训形式

a. 班主任老师利用班会课整体进行培训;b. 班主任老师每周抽课外活动时间,在组长例会上对组长进行集中培训;c. 科任老师对各组学科代表进行集中培训。

  • 2. 培训内容

a.小组长针对小组合作的各行政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技巧;b.各学科课堂的小组合作方式和流程;c.导学案的检查批改;d.英语听默写任务的检查;e.练习册和作业的检查批改;f.课本文章的抽背;g.特定大型活动的组织安排分工等。

  • 3. 定期开展小组长工作例会

首先,班主任老师可以每周开展一次小组长工作例会,定期反思和总结前段时间的小组合作开展的成功经验和问题不足。

其次,班主任可通过平时的长期关注和观察,了解小组长们在管理小组中的困惑,针对一些优秀的管理小组的方式方法,给小组长们进行培训。

第三,班主任老师可引导小组长们建立成长共同体,为小组长们创设管理经验交流平台,将本班或其他班的优秀管理者请到例会上,来进行优秀的管理经验分享并针对性答疑,以此来增强小组长的管理能力。第四,在工作例会上,班主任可对小组长们进行定期每周末的考核和表彰,来更好的促进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的氛围。

  • 4. 每周班会课上定向表彰先进

持续的正向反馈能刺激学生长期维持优秀的管理和学习行为,因此班主任老师每周可利用班会课时间,对上一周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阶段总结和表彰,比如周优秀小组长和小组,月度优秀小组长和小组,优秀学长,优秀个人等。通过各类表彰对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优秀的同学和集体进行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让小组长们,组学科代表们和学长们,因自己的努力而有所获,得到认可,从而让优秀的集体和个人继续维持高度的工作热情,也能激发其他未得到奖励和表彰集体和个人的工作热情。


IX. 搞好学习小组中的结对帮扶工作

  • 1. 帮扶形式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每个组内,可以将6个学生分成3对,座位安排两两就近相坐。可以以两种形式进行结对。

第一,形成以单一学科为主的互补互助,将某一学科的优势科目与劣势科目的同学结成帮扶对子。

第二,形成以总成绩为主的优生和后进生结成帮扶对子。前者为学长,后者为学弟学妹。

  • 2. 指导学生帮扶的方法和原则

帮扶不是包办,而是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在独立思考中遇到困难,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上,在学习任务完成速度和效果上,在上课的习惯和表现上,在资料的整理和规范上等等。

  • 3. 建立学习对子的成长共同体,并及时表扬反馈

结对帮扶的学习对子,要建立学习对子的成长共同体,并进行学业成绩的捆绑考核和评价,定期评选“黄金搭档”,以此促进学习对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X. 怎样进行小组文化建设

  • 1. 班级文化的建立有两种形式: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

a. 小组有形文化。小组有形文化包括:组名,组牌,小组口号,组规,组歌,组徽等。

b. 小组无形文化。小组无形文化是指要通过长时间培养、认识的提高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比如:小组目标、组规,小组集体荣誉感,组内学习氛围,组长威信等。

c. 有形和无形文化的区别。

有形文化是表象,可通过外在的一些实物为载体呈现。无形文化是需长期过程的积累才能形成的,能感染人。有形的文化的打造,能促进无形文化的逐渐产生,无形文化会对一个小组的长期健康发展产生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 2. 小组文化建设的6大步骤

a. 组建小组的管理机构。通过小组内部推荐和民主选举的方式,先确定小组的组长最佳人选。在组长的选举完成后,就立刻让小组长带领着全组组员进行第二次民主选举,主要根据提供的职位来选定合适的学生胜任。提供的小组内部岗位有:学习组长,各小组学科代表,3个学长。

b. 对组员进行分工。当小组内所推出来的职位都选举完毕后,就可以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之下,展开小组讨论,确定各个职位的权利和义务,并整合起来告知全组成员。

c. 确定小组文化建设。由组长带领全体组员来确定组名、组徽、组牌、小组口号、小组目标等。一个积极向上且响亮的组名和组号,能有利于凝聚人心和形成团队精神。

d. 确定小组组规。由组长带领组员,根据老师的指导,制定详细的组规。从常规到校、卫生、午休、纪律、到课堂参与、学习状态、作业等都要根据班规来制定本组的组规。

e. 组织小组活动。由班主任指导、由组长组织一次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小组座谈会或设计游戏等,来和谐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顺便增强小组凝聚力,促进小组内同学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协作。

f. 每日反馈总结。每天晚间的交流课分小组召开每日反思会,由每个小组长反思每天小组成员的表现,有表扬,有批评,有鼓励。

百强名校高效课堂课改方案——打造小组合作学习全套方法(完整版)

图4


XI. 小组的考核与评价

任何制度,任何方案的实施,如果没有考核,没有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就会失去任何意义。评价既要突出小组捆绑式的考核和表彰,也要兼顾学生个人的考核和表彰。有很好的阶段性考核和评估,也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方案良好的实施和落实,对老师掌握班级学习的整体情况有很大好处。这个阶段性的评价可以是每天一次,每周一次,每个学月一次,甚至每学期一次。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公平客观的考核和表彰,对各个组长和组员日后坚持更好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和促进作用。那么,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评价要遵循以下5大原则:

  • 1. 小组考核与评价的五大原则

a. 及时考核并及时反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每组组长要做好记录,一定要做到一课一记录一口头表扬,一天一大统计一口头表扬,一周一完全统计一精神物质总结表彰。小组学习的合作和竞争一定要考核及时到位,结果及时公布和表扬。尽量做到当天评比结果不过也,更不能等到一周排名出来后学生才知道自己加了哪些分,扣了哪些分。

b. 加减分评价要客观。对于学生加减分奖惩,一定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和处理,不能凭组长心情和主观臆断,任意执行,否则就会失去公正客观属性,甚至会激起学生的种种情绪和矛盾。班主任老师应该及时召开小组长工作例会,并商讨和研制出《班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行为规范》及《加分减分的奖惩制度》,并公布到班里,再根据其他同学的意见做统一微调,并进入试行阶段,在实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部分细则不合适,日后可在小组长工作例会上逐步做出反馈和调整。

c. 加分减分考核要公正。针对学生的加分和减分考核评比,会产生出较为绝对的权力,权力如果不加以监控,人性就会经不起任何诱惑和考验,因此我们应将小组加分和减分的权力关进笼子里。班主任老师可在班上设置班级监督检查委员会7-9名,从各个小组中产生,并对主要的一些掌握权力的加减分考核人员和记录人员以及班上的主要班干部的工作进行日常工作的监督,避免徇私舞弊和工作失误遗漏。遇到纠纷,一般由组长裁决,组长无法裁决,可以上交到班级仲裁委员会裁决,最后经过班主任签字。想要让小组合作学习能深入人心,一定要保证所有的评价和考核都能绝对的公平公正。

d. 要让评价起到激励作用。要让评价具有激励性,就一定要做到3点:1. 评比对事不对人,尽量做到客观公正。2. 评比要及时反馈和兑现,无论是精神奖励还是物质奖励,一定要在评比后给予及时的反馈。3. 班主任长期重视和关注,评比才会有约束力,才能引起组员和组长的重视,也才能起到激励作用。4. 组长要善于用评比来激励个别落后的组员,比如说对平时不参与的组员,有时候可以双倍加分,予以激励。

e. 可采用捆绑式评价和个体性评价结合的方式评价。只有实行小组式捆绑式评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习对子帮扶的作用,让优秀的同学带着后进的同学一起进步。在采用学生行为和表现的量化评价之外,组长要善于利用晚自习前的时间开小组会议,对组员进行表扬和批评,这就是一种精神评价。甚至,对于组员的典型表现,可以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乃至组员的家长,这也是精神评价的重要有力手段。

  • 2. 评价内容

a. 组员关系。小组内的组员合作学习的愉快程度,组员之间是否乐于帮助他人,组员之间是否愿意和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等。

b. 学习投入。组员学习投入的力度,作业完成质量,组员之间倾听和教授知识是否认真负责。

c. 学业结果。每个小组和组员的各周考和月考等考试的各个学科成绩结果。

d. 学业知识和技能提升情况。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交流与解决问题基本技能的掌握、研究技能高低等。

e. 小组活动。组员参加课堂小组活动的积极程度,是否为研讨的项目踊跃的建言献策,是否经常积极参加展示环节,为小组挣得荣誉等。

f. 职位贡献。在所担任的职务上,完成任务的效率和效果,为小组贡献数量的多少等。

  • 3. 评价方式

合作学习的成果评价方式应注意点面结合,即小组集体和个人。小组成绩不等同于个人成绩,但个人评价会对小组成绩产生影响,因此两者应该分开评价和分开奖励,以达到激励的效果和目的。

a. 小组评价。可设立达标小组,优秀小组,卓越小组等奖项,此荣誉奖励为小组全体成员共享。此评价要着眼于学习和合作表现的综合过程考核,也要注意设立奖励进阶制度。

b. 个人评价。可设立优秀组长,优秀科代表,优秀学长,学习之星,学习标兵,学习英雄,勤学之星,进步之星,希望之星等。此评价要着眼于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的结果,也要考虑每周的综合考评和月度综合考评数据,设立奖励进阶制度。

附件:各类型表格

  • 附件1:小组学习成绩总评表:
百强名校高效课堂课改方案——打造小组合作学习全套方法(完整版)

图5

  • 附件2:小组课堂评分表
百强名校高效课堂课改方案——打造小组合作学习全套方法(完整版)

图6

  • 附件3:小组组员每日加分表
百强名校高效课堂课改方案——打造小组合作学习全套方法(完整版)

图7

百强名校高效课堂课改方案——打造小组合作学习全套方法(完整版)

图8

本篇文章所有内容均为码字优质原创,喜欢的朋友请“关注”和“转发”哦!我会在“头条号”和“悟空问答”里,继续推出高质量的教育文章给大家。《Maple老师谈教育》专门从事教育领域创作,谢谢关注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