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 你說家是唯一的城堡 隨著稻香 河流繼續奔跑…… ”


“還記得  你說家是唯一的城堡  隨著稻香  河流繼續奔跑…… ”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父母插隊落戶的山嘴子村位於新安盆地西緣,西大頂子山東麓的一塊窄窄的坡地上,海浪河在村腳下蜿蜒而過。

一條連接復興公社(新安鄉)和舊街公社(鄉)的公路把村子分成村東和村西兩部分,村東是幾戶朝鮮族人家,兩廂不相往來,只是村東那邊經常有衣著豔麗的客人來訪,他們聚會喝酒,唱歌跳舞很似熱鬧,惹得我們村西的小破孩們經常站在馬路上翹足觀賞,一臉豔羨。

七歲那年春天,村小學我們的小班來了一個村東的鮮族小姑娘,韶顏稚齒,明眸善睞,一曲《道拉基》載歌載舞,彩裙飄飄像個仙女兒,深受村西廣大師生和家長們的喜愛。

一天放學小仙女兒領我去她家。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去村東,她們的庭院永遠是那麼幹淨整潔、纖塵不染,阿媽妮熱情和善,笑容可掬,阿爸吉和她幾里外新安朝鮮族村小學讀書的小哥哥埋頭整理農具。不習慣的是她家進屋就得脫鞋上炕,害的我兩隻骯髒的小腳無處安放,十分狼狽。不過小仙女兒讓我品嚐了糯軟粘柔,香滑勁道的“打糕”。 女人總是讓人驚喜,即使是她們小的時候。

打糕是朝鮮族傳統美食,煮熟後的粳糯米經捶打而成。計劃經濟年代實行配給制,我家每月只能憑票證到附近復興公社糧店領取定量供應的米麵,平素家裡都是苞米麵鍋貼、窩窩頭、高粱米飯,只有在特殊的日子父母才會拿黃豆和大碴子到村東鮮族人家換些粳米,熬一鍋香噴噴的米粥。

朝鮮族是以稻為生的民族,在新安盆地這片河谷平原上沿著海浪河北岸零星分佈著5、6個鮮族村屯,這種沿江河分佈的特點是由於傳統水稻種植方式決定的。江河衝擊平原或河谷平原土質肥沃,水利資源充足,利於灌溉,所以在松花江、牡丹江、海浪河、螞蜒河、阿什河等江河流域都有朝鮮族聚居的村落。20世紀初在東北朝鮮族農民中傳唱的民謠就是他們不斷地遷徙、定居和定居、遷徙的生存方式真實寫照:“在那遼闊的滿洲田野上,飄散著沁人心脾的稻香。我們到達的地方,便有水稻生長。有水稻生長的地方,便有我們的音響。我們別無長物,只把鋤頭和水瓢帶在身上。鋤頭用來刨地,水瓢用來裝籽。一粒粒籽種撒到田裡,根紮在新的家鄉……”

自古“南稻北粟”,我國北方寒地稻種歷史起於何時?始終雲裡霧裡。

雖然1.7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海浪河流域就有人類居住,不過當時這些瘋狂原始人拿著火把和簡易石制武器整日忙於與猛獁象、披毛犀撕殺,抽空採集山珍野果補充體力,根本沒心情謀劃墾殖大業,再說“神農氏”畢竟是幾千年以後新石器時代的傳說。

但文獻上看,寒地稻作歷史至少能追溯到1300年前的渤海國時期(渤海國是粟末靺鞨聯合高麗人建立的地方封建政權)。《新唐書.渤海傳》記有“盧城之稻”,盧城就是中京顯德府的盧州(今吉林省安土顯石門鎮一帶)。盧城水稻時譽稻中極品,作為貢米特供大唐皇室。

公元755年隨著渤海國政治中心遷移到牡丹江流域的上京龍泉府(現寧安市渤海鎮),因此“盧城之稻” 寒地稻作技術也拓展至牡丹江流域的寧安盆地及海浪河流域,甚至通過海浪河、螞蜒河進入松嫩平原拉林河流域和阿什河流域,因此寧安渤海鎮響水和海浪河流域新安鎮稻作歷史應該比五常更久遠。

一切好像都順理成章,讓人燒腦的是,歷史突然按下了暫停鍵。

公元926年2月23日夜,長途奔襲六天六夜的契丹人攻克渤海,除部分逃亡北女真和高麗,殘餘人強制西遷,併火燒京城,“帝王宮闕、公侯宅第,皆化為榛莽瓦礫”,海東盛國頃間復歸草莽洪荒,湮滅在歷史塵埃下。後700年裡只有少數女真人遊弋在白山黑水之間,冰天雪地之中。

公元1644年滿清入關,長白山作為龍興之地,實行長期封禁,於是東北徹底成了“沃野千里,有土無人”寒冷荒涼的北境之地。

公元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放鬆封禁,默許朝鮮族越江(鴨綠江、圖們江)墾殖,為了生存這些朝鮮族流民克服種種困難,刨草甸、引河水、修畦埂,率先在東北地區開墾水田,種植水稻,並隨著不斷遷徙將水稻栽培技術和經驗迅速擴展到各居住地,重新啟動近代東北水稻種植的歷史。

寒地水稻由於氣溫低一般產量都不高。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海林縣新安鎮大興水利工程,在山嘴子村東建一大型曬水魚池,因為經魚池的水溫能提高2-3度,有利水稻生長。我們孩子稱魚池為水庫,每至盛夏大家就赤溜溜、一絲不掛地在裡面在撲騰嘻戲。

那一天,小仙女哥哥游到水庫深水區一會便沒了蹤影,瞬間驚呆了的我們,茫然無措,恍惚見村東和村西大人們沿著水庫堤岸不停地奔跑救助,嘈雜慌亂的腳步聲和陣陣呼嚎敲碎了我們的心……當一切都安靜下來,人群中看見阿爸吉和阿媽妮站在水裡懷抱著孩子悲慟欲絕,躲在後面的小仙女滿目淚水、抽泣不止……

很多年以後的2018年,在上海人民廣場附近一個弄堂裡品嚐了上海非物質遺產——清香爽口的崇明糯米糕。

上海糯米糕和朝鮮打糕製作工藝不一樣,一個蒸煮一個錘制,口感因此差異很大,再有南方秈糯米和北方粳糯米是有區別的。

我們和小仙女只度過一個春夏,那件事後她就轉到幾里外的新安朝鮮族村小學,現已完全想象不出她的模樣兒,那宛若輕風飄過村落,飄過青青稻田的彩裙,那純稚、澄澈的童音彷彿都遺失在兒時溫暖而憂傷的時光歲月裡……

注:標題摘自周杰倫《稻香》“……還記得 你說家是唯一的城堡 隨著稻香 河流繼續奔跑 微微笑 小時候的夢我知道 不要哭讓螢火蟲帶著你逃跑 鄉間的歌謠 永遠的依靠 回家吧 回到最初的美好……”

“還記得  你說家是唯一的城堡  隨著稻香  河流繼續奔跑…… ”


“還記得  你說家是唯一的城堡  隨著稻香  河流繼續奔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