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让梨出名,后又抛妻弃子侮父辱母,孔融人设怎么崩塌的?

现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消息渠道也越来越广泛,信息也越来越透明。作为公众人物,人设崩塌的也越来越多。多数沽名钓誉的明星都逃不过网友的火眼金睛,甚至还有狗仔队的爆料,有些明星的人设崩塌到让人惊掉下巴。其实古代载入史册的名人也都有人设的,甚至仔细推敲,古代明星的人设崩塌也是存在的。

四岁让梨出名,后又抛妻弃子侮父辱母,孔融人设怎么崩塌的?

孔融剧照

比如下面这段话。

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

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

上面这两句话的意思,先大概解释一下。父亲对于子女来说,其实是没有亲情和恩情的,本来就是激情过后,情欲的产物而已。子女对于母亲来说,其实也是这样,只是像瓶子里存放的物件,取出来而已。

仔细看这句话,“情欲发耳”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古代也没有太好的避孕技术,就算是想繁衍子嗣,也是先发乎情欲的。但是加上这前面半句,“父之于子,当有何亲?”尺度就稍微有点大了。说母亲的那句就更加不堪入目。这句话出自东汉的一位大文人之口,放在现代,这句话都有点道德上的不合适,何况是以孝治天下的汉朝呢,简直就是离经叛道了。

四岁让梨出名,后又抛妻弃子侮父辱母,孔融人设怎么崩塌的?

孔融让梨

四岁让梨,一呜惊人

那么这位汉代大文人是谁呢,正是建安七子之一的大文豪孔融,没错,也就是那位四岁让梨,就美名传天下,甚至传诵到现在的孔融。孔融让梨的故事就不用多说了吧,作为这位四岁出道,一呜惊人的童星,影响力已经传播了千年。

说到一呜惊人,仔细研究一下孔融的经历,可能一呜惊人贯穿了他的一生,甚至,最后的死都与一呜惊人有关。孔融总是在合适的时机一呜惊人,似乎成了终其一生的人物设定。

十岁耍小聪明,巧舌如簧

十岁的时候,孔融随父亲孔宙去洛阳,听说大名士李膺也在京城,孔融想去攀附。但是非李膺家的亲戚或名士,门童是不给通报的。机智男孩孔融的小聪明又上来了,他谎称是李膺的亲戚,见到了李膺。李膺问他,我不认识你,何来亲戚呀,孔融说,我们是世交啊,家祖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师资之尊啊!

四岁让梨出名,后又抛妻弃子侮父辱母,孔融人设怎么崩塌的?

孔融见李膺

虽然李膺觉得被骗了,看孔融是个孩童,能如此机智,也是大加赞赏,并无追究。虽然孔融巧言争辩,也无甚恶劣后果,但是这小聪明玩的也是不实诚,说好听是机智,难听就是小骗子。但是他从小就会在名士面前表现,适时地抓住机会借名士的赞扬而出名,可谓是营销自己的高手,沽名钓誉之技无师自通。

借父炒作,不浪费每一次机会

孔融的父亲孔宙去世以后,孔融的表现也是相当的令人感动了,甚至哭的都站不起来了,再一次孝悌的美名传扬了出去,孝顺人尽皆知,这样离名士就更进了一步。父亲去世,子女感动,悲伤过度也算是合情合理,留下美名也无可厚非。可谁知孔融还不知足,父亲去世没多久,他还想一呜惊人一下,借机再炒作一下自己的,于是便有了开篇的那段言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

四岁让梨出名,后又抛妻弃子侮父辱母,孔融人设怎么崩塌的?

庄子妻死,鼓盆而歌

或许孔融发表那篇看似离经叛道的议论,是为了暗合“庄子妻死,鼓盆而歌”典故,抑或他只是想反其道而行之体现自己文人思想的进阶,与他人思想较之高明之处。这一些他的确也又一呜惊人了,沽名钓誉的效果也很成功,但也正是这些的言论,在以孝治天下的汉朝,为他日后的归宿埋下了伏笔。

借兄炒作,名声大噪

孔融在一次次的一呜惊人之中,逐渐积攒了名气。但也正因为在一次次的沽名钓誉中尝到了甜头,甚至为了名誉已经疏淡了亲情。孔融哥哥孔褒的朋友张俭因为犯了事,躲在孔家,事情败露后,孔褒也受到牵连,被抓去量了刑。此时的孔融也没有放弃炒作自己的机会,跑去要替兄长顶罪。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所有的罪名还是落在了哥哥身上,孔褒被处死,孔融却又一次名声大噪。

四岁让梨出名,后又抛妻弃子侮父辱母,孔融人设怎么崩塌的?

替兄枯罪

建安元年,袁绍的军队围困青州,孔融一家被围在了城中,孔融似乎忘记了尊老爱幼,忘记了谦虚礼让,自己出城逃走,把妻儿留在了城中,妻儿也因此殉难。或许这次的行为也是对他所说的“父之于子,当有何亲?”作了最好的诠释了吧。

成也孝道,死也孝道,曹操以彼之道还治彼身

后来孔融碰瓷的对像变成了曹操,曹操当时虽无篡汉之实,也有篡汉之心,孔融为了体现自己是不同流合污的建安清流,以达到一呜惊人名垂青史。就开始以曹操为吐槽对象,公事针对不说,还对人家的家庭进行人身攻击。孔融用武王就把妲己赐给周公的例子,攻击曹丕的婚姻不端,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洛。还讽刺曹操家教不严,曹丕如此,当爹的也好不到哪去。

四岁让梨出名,后又抛妻弃子侮父辱母,孔融人设怎么崩塌的?

曹丕与甄洛

本以为依仗着建安七子的名头,曹操不会冒天下之舆论把他怎么样,但是没想到曹操以彼之道还治彼身。攻其短处,用孔融最擅长的沽名钓誉的方式,给孔融定了罪,论断为“世人多采其虚名,少於核实,见融浮艳,好作变异,眩其诳诈,不复察其乱俗也。”也就是说孔融,不仅名副其实,而且道貌岸然,污蔑父母,自大狂妄,不收拾他会乱了社会风气。

四岁让梨出名,后又抛妻弃子侮父辱母,孔融人设怎么崩塌的?

曹操剧照

基于事实的适当夸大,达到宣传效果无可厚非。但是炒作过度,沽名钓誉终会害了自己。当然人无完人,有缺点也有优点,孔融的才能卓著,学识渊博,儒学史学的成就高,还是不能埋没的,仍然是非常值得敬仰的。而且历史仅是文字无法亲历,文章仅供贻笑,不作真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