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小小說:純淨水


小文是個非常講究生活品質的女孩,她在市中心的一家高檔雜誌社上班,月薪5千的她從不買高仿,從不用贗品,每個月的工資30%用來付房租,50%用來買名牌包和衣服,20%用來吃飯和其他支出。

小文還有一個非常講究的習慣,就是從來不喝自來水,包括燒開的自來水。在她看來,水龍頭裡流出來的水總是散發著一股腐朽、骯髒的味道,跟下水道的水沒什麼不同。所以,無論是家裡還是辦公室,她只喝瓶裝的純淨水。

夏天的天氣酷熱,人總是容易口渴,小文要到郊外的一個廢舊工廠去採訪,那是間六十年代建起的小型化工廠,九十年代因為效益下,產能不足,汙染嚴重等問題被廢棄。前幾天卻被一個外來的商人買去改造成了一個純淨水廠。小文此行就是為了這個事情進行採訪報道。

小文第一次來這個地方,這個廠區位於一條小河邊,風景倒頗為秀麗。也許是由於在河邊的原因,一進入廠區,便感覺一股涼爽從腳底傳來。與外面的酷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小文很快便聯繫上了這次要採訪的對象,純淨水廠的老闆,一個名叫鄭水經的南方人。採訪進行的很順利,鄭經除了一頭長髮和一副黑框眼鏡外,也並沒有其他能讓人記住的特色。

不知道為什麼,從一進入廠區開始,小文並沒有發現與水廠有關的設施,鄭水經對此的回答是他們用的是純天然的水源,並不需要任何後天的加工。並讓助手拿了一瓶水遞給小文。小文本來是不太願意喝這種未上市的水,但由於天熱,她自己帶的水已經喝完,而在此時

,她的嗓子有一種灼熱的感覺,於是小文擰開瓶蓋,小心翼翼的喝了一口,頓時一股從來沒有過的清甜和怡香爽變全身。這是她此生以來喝過最好喝的水。她以前喝的水簡直是工業廢水一樣。她又貪婪的喝了兩口,便把剩下的半瓶水像寶貝似的帶回了家。

回到家已經是晚上八點,小文因為肚子並不餓,便沒有做飯,而是打開電腦,整理今天採訪的素材。她要今晚趕工把報道寫出來,然後配上圖片,明天早上就可以交差了。 已經是晚上十二點了,文章已經完成了大部分,就剩下一個漂亮有力的結尾了。小文忽然想起了什麼,從包裡取出那瓶水,下午由於比較口渴,小文也沒仔細看這瓶水,現在才發現這瓶水並沒有任何標籤,瓶身和瓶蓋都是空白的。而更奇怪的是,這瓶水竟然是滿的。

滿的?小文記得她曾經喝了一半啊?想起自己喝這瓶水的感覺,小文不禁感覺又口渴起來,整個晚上,她並沒有再喝一口水,吃一口東西。而現在看到這瓶水,卻感覺異常的口渴。小文忍不住又擰開的瓶蓋,喝了一口,那股清甜怡香的感覺又一次爽遍了全身。這鄭大老闆果然不一般,這水都好像不是人間上能買到的。喝了這種水,其他水都覺得不想喝了。下次一定要去問問這水是從哪裡買來的,自己也好去多買一些。至於水為何變滿,她好像已經忘記去思考這個問題了。

可能是太累了的緣故,小文還沒來得及給文章寫一個漂亮有力的結尾,就迷迷糊糊的趴在桌子上睡著了。這時,那瓶水卻有了動靜,水不斷的從水瓶裡溢出來,淹沒了檯面,流到了地板上,水位不斷的上升,很快便將整個房間灌滿。房間裡的東西都漂浮起來,包括小文自己,但小文並沒有醒來,而是在水中徜徉漂浮。那瓶水的水瓶也漂浮了起來,飄到了小文的嘴邊,而她臉上露出了一種滿足的微笑。

第二天,小文供職的雜誌社的社長郵箱裡,出現了一篇署名為小文的報道,報道是關於本市知名詩人鄭經的,而這篇文章有一個漂亮有力的結尾。但小文卻再也沒有出現。本市也沒有任何關於房屋被水淹的報道出現。

就在新一期雜誌發行的當天,看到報道的人們紛紛去市郊的水廠去買水喝,頓時間,這種水代替了市面上所有的其他水,成了市民爭相購買品味的人間甘露。

兩個月後,天降大雨,市郊的一條小河突然發大水,並淹沒了剛開設的一家純淨水廠。等洪水退去,調查人員發現,該廠的老闆和員工已經不知所蹤,而一個碩大的儲水罐已經被水衝開,裡面流出的是發著一股惡臭的化工廠廢水。廢水的惡臭影響了半個城市,足足一個月才退去。事發後,市面上就再也沒見到該廠的水,市民們也彷彿忘了曾經風靡一時的人間甘露。

半年後,在另外一個城市的市郊,一個廢棄的化工廠被一個外來的老闆承包下來,改成了純淨水廠,而這家水廠的老闆的秘書,正是失蹤已久的小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