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三巨头:英美德,对近代世界文明贡献最大


西方文明三巨头:英美德,对近代世界文明贡献最大

西方文明三巨头:英美德,对近代世界文明贡献最大

和英美相比,德意志民族不是个特别善于创新的民族,论世界上的重大发明创造,德国人要远逊于英美。美国历史短,只能比现在,要说这一百年内德国人比美国人的发明创造多、对世界的影响比美国大,恐怕不会有人承认。

跟英国比,德国也不行,别说现在“意兴阑珊不愿意玩了”,就是最辉煌的时刻也不行。而且美国绝不是仗着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吸引人才,要是那样的话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都不应该比美国差。

西方文明三巨头:英美德,对近代世界文明贡献最大

要说对近代世界文明的贡献之多,没有哪个国家比得了英国。而且英国人发明创造还有个特点,往往不是简单发明出某种东西,而是创造出一种体制、一个系统,开拓出一个全新的领域。现代科技、现代经济、现代政治、现代法律、现代工业、现代金融、现代邮政等等无一不是诞生于英国。不夸张地说,英国就是现代文明的发源地,是英国带领世界走向文明。

自然科学自不必说,光是各学科的开山鼻祖,可以称为“XX之父”的、就一大堆: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进化论之父达尔文

现代实验科学之父培根

电学之父法拉第

工业革命之父瓦特

近代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卢瑟福

化学之父波义耳

原子学说之父道尔顿

无机化学之父戴维

电波之父麦克斯韦

生物学实验方法之父哈维

免疫学之父詹纳

抗生素之父弗莱明

人工智能之父图灵

试管婴儿之父爱德华兹

克隆羊之父维尔穆特

DNA之父克里克(还应加上沃森和威尔金斯)

CT之父亨斯菲尔德

没有牛顿,哪来的什么物理学,没有法拉第,世界还是一片黑暗。

医学科学领域是法德的强项,即使如此,当今世界如果没有詹纳发明疫苗、没有弗莱明发现抗生素,人均寿命不会超过45岁。还不说现在的CT也是英国人发明的,在此之前,脑外科手术实际上就是瞎蒙,不开颅根本不知道里面是怎么回事儿。其他领域也是一样,虽然德国的经济学派十分了得,但英国有:市场经济之父,亚当•斯密;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

民主政治:这更不用说,英国学者洛克又是三权分立理论的奠基人,现代社会的宪政民主制度就是在英国起源发展的,然后推广到全世界。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如自由主义、法治、君主立宪和两党制也都是英国人的发明创造,被老芦称为“英国人在社科领域的四大发明”。

西方文明三巨头:英美德,对近代世界文明贡献最大

司法:如今流行世界各国的现代司法制度,如司法独立制度、职业法官制度、律师辩护制度、公开审判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等,无一不起源于英国。现代意义上的陪审制度也是起源于11世纪初的英国,后来在美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金融:跟现代金融有关的银行、股票、证券、保险、信托,大部分也都是起源于英国,或者是和英国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英国为当今世界创立了标准,多数国家不过是在英国创立的标准下良好发展。

西方文明三巨头:英美德,对近代世界文明贡献最大

体育:现在体育可以作为产业来经营的绝大部分运动项目,除了篮球和排球是在19世纪末由美国地方基督教青年会发明的以外,其余的如足球、橄榄球、高尔夫球、曲棍球、保龄球、羽毛球、乒乓球、板球、台球统统都是英国的发明创造。连羽毛球的汤姆斯杯和尤伯杯,都是以著名羽毛球运动员乔治•汤姆斯和贝蒂•尤伯的名字命名的。

网球是谁发明的还有些争论,公认的说法是“孕育在法国,诞生在英国,开始普及和形成高潮在美国”。虽然美国是体育大国,但现在美国流行的体育项目,拳击是英国人搞起来的,美式橄榄球是英式橄榄球的变种,而棒球是由英国人的板球发展而来的,只有篮球和排球是美国土生土长的运动。

文学:德国有席勒和歌德,但这两人恐怕还不能和莎士比亚抗衡。况且,从数量上说英国诗人、小说家也要远远胜出。实事求是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沾了英语的便宜,毕竟英语是事实上的世界语。但有些小说门类德国根本没什么拿出手的作品,比如推理小说起源于美国,发展于英国,如今火爆在日本。科幻小说一般认为英国诗人雪莱之妻玛丽•雪莱首创,法国作家发展到了顶峰,也没有德国人什么事。

西方文明三巨头:英美德,对近代世界文明贡献最大

当然,英国也有自己的短板,就是在艺术领域,尤其是音乐方面实在是乏善可陈。60年代的披头士倒是在世界上疯狂了一阵子,让英国人引以为骄傲,算是在现代摇滚音乐领域有了一席之地。

绘画方面是英国和德国的共同短板,是法国、意大利和荷兰人的天下,所以民国初年那些留洋学美术的谁也不往这两个国家跑。

英国人在时尚界也吃不开。在法国人眼里,英国人就是个不懂欣赏美食、不知道得欣赏女人、不讲究吃穿的土鳖。所以在法国不能跟法国人上来就说英语,否则人家不理你,甚至跟你急眼。

哲学当然也是德国人强一些。英国虽然有休谟、培根、罗素、边沁等,但影响力不能和康德、马克思、黑格尔、尼采、叔本华、海德格尔等人比。仅康德一人,足敌得过世界上所有哲学家: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

康德还能接受,其他的那些“欧陆哲学”不如英国“分析哲学”看着通透。不怕诸位笑话,像尼采,虽然名声响彻云霄,但说是哲学著作,却不见什么论证推理过程,从头到尾就是激情、亢奋、燃烧。尼采的作品就是在文学作品里格言最多、哲理性最强、内容最难懂;在哲学著作里激情最烈、情节最曲折、形容词最丰富,哲学家里他最有激情,文学家里他最懂推理,不知道是算文学作品、还是哲学著作。

类似的现象还可以见于马恩著作。虽然德国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科幻小说,可在严肃的马恩学术著作里,经常可以看到科幻小说的写作手法。

西方文明三巨头:英美德,对近代世界文明贡献最大

除了音乐、哲学等领域外,德国人最擅长的还是军事和制造业,说实在点就是打仗和干活。但就是这两个领域,德国人也不是英国或者美国的对手。

无论是军事理论家、战略家还是战术家,德国人的名字都是如雷贯耳:克劳塞维茨、老毛奇、曼斯坦因、布吕歇尔、沙恩霍斯特、施利芬、古德里安、隆美尔,哪怕是普通的普鲁士士兵,也是骁勇善战的代名词,听上去就让人闻风丧胆。有人统计,在武器相同的情况下,任何国家的军队都不能一比一地和德国军队抗衡。而英美两国确实都没出那么多军事理论家、战略家和战术家。

不过日不落帝国可不是白给的:地球每条经线上都有一个讲英语的国家。夸张点说就是打败天下无敌手。那些军事理论、战略战术其实英国人比谁都清楚得多。像克劳塞维茨的那些名言“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进攻是最好的防御,也包括中国人常说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消灭敌人保存自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要说英国人不懂这些“军事理论”,恐怕打不下那么多的殖民地,成不了日不落帝国。而德国是一个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这些事实也总得承认吧?

西方文明三巨头:英美德,对近代世界文明贡献最大

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犯下了同一个常识性的军事错误:战线过长。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实际上德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更是没道理。本来跟苏联的关系挺好,又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共同瓜分波兰,都没出什么问题。这时候却发动了侵略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在几千公里的战线上,几百万德军的突然袭击苏联,最后大败而归,这纯粹是没事找抽型,英国人不会犯类似的错误。

至于美国人,德国也比不了,以一国之力,通过“连横合纵”之类的谋略,操纵整个世界,唯我独尊,执天下之牛耳,德国人根本没那个本事,连独霸一方都不行。甚至把英国的殖民地拱手相送,也没那个本事管理。

制造业当然是德国人的强项,谁都知道德国是制造业的强国、大国。德国是一个崇尚技术的“工程师国度”,而且德国人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非常适合进行大工业化生产。英美不专心,动不动就玩金融,甚至把金融业当做支柱产业来搞,所以今天才落得这么个下场,让德国成了欧盟的救星。

不过,其实德国的制造业是对英国制造业的传承和接续,而且德国人的本事主要是在技术和制造工艺上,把东西做的结实耐用、功能齐全,也就是通常说的“质量好”,但引领潮流的大手笔远不如英美多。像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十八世纪末的英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当时是纺织工业的机械化。在英国完成后,美国、法国跟进。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二十世纪初期,电力的广泛应用,当时亨利•福特改进了汽车工厂的装配线,引领人类进入了大规模生产的时代。20世纪50年代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发端于美国,生产进入数字化,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徽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德国也就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有点表现,不过也有限。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是电力的应用,这是英国人法拉第打下的基础。西门子不过是在法拉第实验性发电机的基础上改造成了实用性发电机。一些标志性的成果如电话(美国贝尔)、电报(意大利马可尼)、电灯(爱迪生)、飞机(美国人莱特)都算不到德国头上,标志性的东西只有内燃机和汽车属于德国人的发明(不过四轮汽车还是福特的贡献)。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虽具有多源性的特点,不过起主导作用的还应该是美国。至于第一和第三次技术革命,跟德国几乎没什么关系。

有些东西现在德国也还做不出来,而美国那么多高精尖的武器装备、电子通信、航空航天装备,大都是美国自己制造的。换句话说,美国的很多东西,德国人根本制造不了;而德国能做的东西,美国人不能做的不多,大多属于或者是不愿意做,或者是做不了像德国人质量那么好就是了。至于电灯、电话,电视除了现代电脑的发明勉强可以给德国人之外,其他几项的发明者都不是德国人。

总之,德国民族非常聪明智慧,非常优秀,严谨认真,这谁也不能否认。但德国人缺乏大视野、大胸怀,民族性格偏执,傲慢与自卑同在,冷漠与狂热共栖。这在个体可能算不得什么,而作为一个由这样个体组成的民族,其发展就会受到限制,甚至会干出自我毁灭的事情来。在德国物理学最辉煌的时期德国人自毁长城,疯狂的排犹,把以爱因斯坦为首的一大批科学家赶到了美国。这也怨不得别人,完全是窝里反的结果。

德国人严谨认真当然是优点,但这也不能太过。比如说,人们举得最多的例子就是德国人认真,连煮鸡蛋都掐着秒表。而中国人干什么事都含糊,写个菜谱也是“花椒少许”、“食盐适量”。咱就事论事,实际上就这两件事来说,德国人的认真未必就对,中国人的马虎也没什么错。人的精力有限,本来煮鸡蛋这种事差个几秒钟没什么关系,况且还有室内气温等影响因素,掐秒表没什么必要。

在重大问题上有时候也不能过于较真,否则只能是自我折磨,一旦崛起将会给世界带来灾难。德国电视二台推出的系列片《德国人》,每集的片头都重复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有必要吗?美国南边那些州很多都是美墨战争中从墨西哥手里抢过来的。大大咧咧的美国人好像不兴这么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