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後有水,開門見墳,家敗子不歸”,古人的忠告,是啥意思?你怎麼理解?

硬核獵人


時間流轉,中華大地已經歷經了五千年的歷史。在長時間的生活中,老祖宗們根據天文曆法和日月星辰的變化總結出來了很多話語,這些話語的合集就被稱為風水之學。有很多人覺得風水無非就是迷信,但存在即有它的合理性,我們不可盡信但是也不能完全不信,畢竟這是生活經驗的總合。古代人總結的生活經驗所涵蓋的範圍包括了方方面面,尤其在建築上的總結最為概括。現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村人走向城市之中,他們從城市裡賺到了大把的財富。人說富貴不還鄉,如同錦衣夜行。所以這些發達了的村民都會選擇回家大興土木建房。

建房那可是有講究的,要從美觀性、實用性、經濟性多個方面去考量。在這方面,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俗語對我們建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古人說“屋後有水,開門見墳,家敗子不歸”,這就是古人在建房方面的經驗總結。也就是說在建房的時候不能夠選擇屋後有水的地方,也不能選擇開門即見墳的地方,這樣的地方會使得居住者貧窮不堪,災禍連連。為什麼古人會總結出這樣的經驗來呢?其中究竟蘊含著什麼樣的道理呢?

我們首先說一說屋後有水。水是生命之源,人們生產生活都來不開水,所以在古代人們給水也賦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水和風水有著相當密切的聯繫,在古人的眼中房屋建在有水源的地方必然是好的,但是要挑對位置。在古人看來屋後是不能有水的,水從屋後流代表著財源的“流出”,財富就在你的背後悄然流逝而你卻一無所知,故而永遠也賺不到錢。此外屋後面有水的話,宅基地必然會歷經長時間的浸泡,地基自然而然就會變得鬆弛,這樣的房子是非常容易坍塌的。也不能有死水,因為死水都是聚集在坑中,而這個字在我們的字典中是非常不吉利的,所以我們也要儘量避開此字眼。再說死水最容易積聚病菌,在這樣的地方居住久了也很容易得病。而且我們知道小孩子一般比較頑皮,而且好奇心又重,所以他們對於玩水這件事是非常熱衷的,當然也就會很容易掉進一潭死水當中從而溺水身亡。這樣的情況多發於我國的江南地區。江南地區丘陵遍佈且多水,所以多有池塘和沼澤,人們在選址建房的時候一定要避開在這些多水地帶的前方建房,這樣在根基免受流水侵蝕的同時,我們還能夠保證小孩子的安全。

過去房子大多數都是坐北朝南的,按照太陽東昇西落的軌跡這樣的房子有一方會是半陰著的,在加之屋後還有水,房屋內部一定會非常潮溼。長期住在這樣潮溼的房子裡會促進各種有害的生物的滋生,對家人的健康不利。曾經就有一農戶,家中父母所住的臥室在夏天常常是溼漉漉的,這就是根基受到水的侵蝕太多才至於房屋內滲水,老兩口後來就落下了風溼骨痛的毛病,一直都看不好。所以從現實角度來考慮這種地方也是不能建房子的。如果非要在此處蓋房,那麼一定要記得在根基下要墊沙子,勿要墊土,這也是因為沙子的吸水性比較強,可以最大限度防止房屋內溼氣橫生。

在古人看來最好的建房地點是背靠大山,門前流水,這樣才會財源滾滾。但是用現在的目光來分析這句話,如果一間房屋建在這樣的環境中那麼在大雨滂沱的惡劣天氣裡就會增加自然災害發生的危害性。比如說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災害。

其次再說一說開門見墳。中國最講究敬奉祖先,所以每當親人死去的時候,家人都要為死去的親人請貧道過來唸經七日,以此來超度亡靈。當然在這七日內也是供後人前來祭拜的,代表後人永世記得亡靈的恩德,請他安息。七日以後後輩們會把亡靈放在棺材內,找一僻靜處動土開工挖一土坑,而後將其放置其中。為了能夠與周圍環境凸顯,在填埋的時候要填成一個小土包的模樣,我們稱這樣的地方為之“墳”。古人認為墳都是最容易集聚陰氣的地方,屬陰。但是人所居住的房屋卻是屬陽的。這樣陰陽相混住著時間一長容易犯冷退。至於這犯冷退也就是說諸事不順,而且家中會有不好的事情會發生。所以這肯定是養不住人的。

此外想來誰也不願意出門就看到墳墓吧?每天起床推開門最先看到的是滿眼墳墓,這肯定也會讓人心裡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心裡難免會陰鬱。,人與生俱來對於死亡就有一種恐懼感,所以人們普遍認為房門對著墳墓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再加上大部分人比較相信鬼神之說,整天對著一個墳墓難免會影響到心情,長期下來自然是會影響家庭和諧,生病反而也成為常事了。特別是對於小孩子及女性來說,這樣的地方住著晚上更是可能連覺都睡不好。

最重要的是最後一句話,就是家敗子不歸。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居住在出門即墳地,背後是池塘這樣的環境下,那麼家業敗亡子孫遠走他鄉只是早晚的事情,故而當我們在農村蓋房的時候可要好好參詳這樣的俗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