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揭祕!方艙醫院裡患者的需求是如何實現的?

研究院抗疫報道第16期


你知道,方艙裡,

有可親可敬的醫務人員,有康復出院的患者;


你可知道,方艙裡,

成百上千康復患者的需求是如何一一實現的?


你可知道,方艙外,

那些堅強的後援部隊是如何奮勇作戰的?


現在,給大家介紹一下

武漢軟件工程學院方艙外戰場上的

武漢工控工業技術研究院的 “工控人”。


大揭秘!方艙醫院裡患者的需求是如何實現的?

疫情爆發後,武漢工控工業技術研究院安排28名工作人員參與方艙患者服務保障工作,成為所有醫務人員和患者最強有力的後援部隊。

每天早上8點之前,工控研究院的職工薛蓮,閔敏,黃豔,張舟,盧航和鄭亞虹,龔豔潔,餘薇等,從武昌的家中出發,想方設法克服交通不便的困難,到達位於江夏的武軟方艙,開始一天的工作。


薛蓮,負責1號方艙,裡面集中隔離的人員年齡普遍偏大,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她就主動添加病人的微信,通過視頻和語音等方式,一遍一遍地教會老年人發消息,保持交流暢通。有一次,她已經下班回家了,但看到微信群裡有老人反應胸悶,呼吸困難,她急忙與當班醫護聯繫,及時解決。還有一次,有個康復患者情緒激動地反映空調製熱有問題,薛蓮立即從家裡趕過來,先幫老人加了一床被子,再迅速將情況反饋給指揮部,請求協調空凋維修,及時為患者解決了生活難題。


大揭秘!方艙醫院裡患者的需求是如何實現的?

黃豔,有著武漢姑娘的爽利、幹練和細緻。

很多康復期隔離人員剛入住時對環境不熟悉,會在微信群裡提出各種各樣奇怪的問題,她把所有的問題分門別類的記錄,及時找到解決的辦法或規範的答覆,對隔離人員提出的訴求,竭盡全力用最快的方式幫助解決,獲得隔離人員的一致好評。除了負責方艙的微信群服務,她還承擔所有方艙內問題訴求的彙總,結合大家反映集中的物資問題,她將生活用品、醫療物資等進行分類整理,極大地提高了對接效率,得到了方艙指揮部領導的高度肯定。


張舟,話語不多,是個認真細緻的90後帥小夥。

對患者提出的問題,他有條不紊地全部記錄並抽時間整理;對於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和有關負責人商討,尋找最佳解決方案;對於自己能解決的,他便會充分發揮身邊各類資源的作用,爭取用最快最好的方式服務病人的需求。


鄭亞虹和盧航,起初是機動人員,穿插在每個方艙提供後援服務,配合主客服人員調整安撫隔離人員的情緒,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在她們自己也成為新的方艙主客服之後,面對患者們潮水般湧來的各種提問,她們都能不慌不忙,沉著應對,快速地對患者們提出的各類問題進行有理有據的解答。在方艙外的戰場上,這兩個新兵正以有目共睹的速度茁壯成長,成為了獨擋一面的精兵強將。


龔豔潔和餘薇,承擔了5個方艙的微信群管理工作。兩位女同志除了要安撫患者的情緒,解答他們的提問,還要配合指揮部做一個又一個物資發放的通告。她們每天要關注微信群裡約15000條消息,其中約2000條需要處理。她們通過和指揮部保障人員直接溝通,或直接聯繫醫護人員,95%以上的問題得到解決。她們直接聯繫負責醫生,解決了病人急需的常用藥,有效降低了病人的次生醫療風險。龔豔潔在接受中新社採訪時,沉穩應答,清晰明暢,展現了工研院職工的素養。


張永樂,負責隔離人員的基礎體溫數據錄入。他每天認真細緻地錄入1000多組數據,分毫不差。

大揭秘!方艙醫院裡患者的需求是如何實現的?


大揭秘!方艙醫院裡患者的需求是如何實現的?

還有任濤、張園、丁毅、楊志剛、舒堯、吳濤、郭榮、趙炳吉、毛奇冠、楊立、張永樂、王鵬等主動要求值夜班的“工控人”。在這寒冷的冬夜,在這危難時刻,他們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展現了“工控人”的善良、勇敢、樸實和奮進。

大揭秘!方艙醫院裡患者的需求是如何實現的?


大揭秘!方艙醫院裡患者的需求是如何實現的?


大揭秘!方艙醫院裡患者的需求是如何實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