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快降的比矿泉水还便宜,国内油价也会降吗?

柠檬银影


多少应该降,但是我相信国家一定会把控好国内石油价格,根据国际油价缓慢变动国内油价,国外疫情严重,难道我们国内就会仍之随之吗?一定要相信国家的举措


焱燚鬼子杨


疫情期间,国际油价已经大幅暴跌,截止今天布伦特原油期货已经跌倒了28美元一桶,

但是我从未收到国内油价下调的消息,估计是国家忙于疫情,没顾上吧!

只能这么解释了,

希望可以帮到询问者,谢谢!




精彩哥37


国内油价很难大幅下降,这由国内油价的组成相关,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原油价格,税费。

原油价格比较好理解,就是原油的批发价、成本价。成品油是由原油提炼而成,成品油价减原油成本、提炼成本、税费等,最后所剩为利润。

如果只是原油成本降低,其他几项未降,油价的整体降幅有限。

更关键的一点是,有关部门规定,无论原油价格降到多少,对国内老百姓核算成本时,都不会低于40美元每桶,即所谓的“地板价”“保护价”,保护国有石油企业的利益。降价到低于40美元的部分,由石油企业作为利润独享,而不是让渡给老百姓消费者。

目前国内终端所售的汽油里,每一升含有有27%比例的消费税、15%比例的增值税、3%比例的城建税、2%比例的个人所得税、1%比例的教育附加税。

这些税加起来有多少呢?27%+15%+3%+2%+1%,这个比例接近50%。什么意思呢,就是每升汽油售价,近一半是交的各种税。


金融梦2005


国内油价肯定会降,但是肯定是回不到以前5元左右的时代了,这主要是因为,国际原油暴跌,而我国成品油的调整跟国际原油价格息息相关,在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同时,我国成品油一般情况下也会跟着下跌的。而国内使用的92、95等汽油是从成品油中国分离出来的产物。

成品油的调价周期为十个工作日,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我国的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当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我国成品油的调整主要看三种国际原油的价格变动,这三种国际原油包括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这三种原油将按照4:3:3的比例加权平均,并以此作为成品油调整的基准,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关税、消费税、增值税、运费,炼油厂的运营成本和适当的利润空间后最终构成调整后的成品油价格,其中原油价格对成品油的影响应该是占到60%左右。为此,国内又对油价设有地板价和天花板价。何为地板价?2016年1月13日,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设定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设“天花板价”和“地板价”。设置上限是为了维护车主和消费者的利益,避免涨幅过大。设置下限是为了维持石油行业上下游企业的正常运转,保证正常的市场供应。其中调控上限(天花板价)为每桶130美元,下限(地板价)为每桶40美元。即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在40-130美元之间运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正常调整,该涨就涨,该降就降。所以,笔者认为,油价会降,但降幅不会太大

 





唐伯虎点蚊香ybh


受需求减少以及石油价格战的因素,国际原油价格在近期创下近三十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后,持续在30余美元/桶的低价位震荡。安迅思中国研究总监李莉公开表示,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或在下周二迎来近千元的史上最大跌幅。以此推测,每升油的价格或降低0.71元/升,92#汽油将降至5.62元/升的低价位。

布伦特原油价格持续下降

在俄罗斯拒绝沙特的原油减产要求后,沙特发动原油价格战,大幅降低销往各主要市场市场的原油价格,折扣幅度创下近20年来最高水平。受此影响,伦敦布伦特原油、WTI原油等全球各主要原油期货均大幅下跌。金联创的测算数据显示,截至3月11日(本轮调价窗口的第六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43.98美元/桶,同比下降18.14%,对应的汽柴油应下调700元/吨。

2016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设立调整上限和下限。其中,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这也意味着,在原油价格波动极大的情况下,国内成品油价格是否调整存在一定的变数。

据国泰君安测算,2019年,中国进口了价值2404亿美元的石油,进口量为37亿桶,平均进口价为64.97美元/桶。若2020年原油价格在35美元/桶的水平运行,进口量与2019年持平的情况下,中国将节约超过1100亿美元的进口开支,占GDP比重达到0.78%。而低油价,对于物流成本的降低也大有裨益,更低的物流成本会对经济运行带来一定的促进。

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低油价最直接的影响便是更低的车辆使用成本。在2019年7月,工信部发布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显示,2018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为5.8L/100km。以家用乘用车年行驶里程1万公里推算,5字头的油价将比6字头的油价带来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的使用成本降低。

油价不调整 92还是6.32元/升



麦麦铁粉


目前,多个国家和地区近期出现实体经济增速大幅放缓迹象,相关产业对石油需求也大幅下滑,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持续,这些都成为油价难以真正企稳的主要风险。

目前来看,原油比矿泉水还便宜的日子恐怕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国内油价方面,3月17日晚上,国内成品油第5次调价窗口将开启,预测油价或将再次大幅下调。

国际油价暴跌,国内油价走向如何?或开启地板价。

2016年1月13日,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设定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设“天花板价”和“地板价”。其中调控上限(天花板价)为每桶130美元,下限(地板价)为每桶40美元。

即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在40-130美元之间运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正常调整,该涨就涨,该降就降。

3月8日,第4个工作日,国内原油变化率为-9.12%,预测新一轮成品油调整幅度为下调370元/吨,折算为0.28-0.33元/升,调价日期为3月17日24时!



请你的微笑上仰


大家好,我是胡龙天凡

油价快降的比矿泉水还便宜,国内油价l也会降吗?

不会降 一、国际油价与国内的油价不匹配的原因是主要原因由于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不同所致,由于油价涨势过快,而国家为保证市场稳定,严格控价,中石化、中石油等生产企业承担了大部分亏损,国内油价才未跟随原油价格持续上涨 二、其次国内油品升级,也是导致目前价格较高的主要原因 三、再次,成品油消费税占比不断提高也是促使油价走高的一方面原因


胡龙天凡


石油一直都是全球各个国家都是很关以的问题,最主要是石油是一个很重要的站略物资,他在所用的物资当中,身份很特殊,又是一个很重要的军事物资。打仗离不了他。最新,由于全球经济疲软,疫情全球在爆发,很多行业受到冲击。国外大部分资本主义国际,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会跌是很多正常的。能源所需不旺,加上新能源不断加力,以及美国页岩油越来越发力,还有特朗普政府持续不断的打压,所以国际油价持续下降。

美国由于页岩油革命, 能源产量已经高居世界第一 ,远远拉开与沙特还有俄罗斯差距。作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耗大国,美国眼下似乎已经从纯进口国转化为小额度出口国。

美国还在伺机扩大开发北边加拿大石油(储量世界第三),还在运筹加深拓展控制南边委内瑞拉(储量世界第一)的石油开采和冶炼,同时也在加深控制中东石油。



沙特阿拉伯下调官方价格同时释放增产信息的举动再度冲击市场信心,3月9日开盘,原油期货价格跌幅创30年来之最。在之后的几天中,跌幅收窄但价格仍在30美元以上低位徘徊。截至3月12日发稿,WTI原油期货报30.88美元/桶,跌幅为1.97%,布伦特原油期货报32.73美元/桶,跌幅为1.48%。

主要产油国之间增产“比拼”已经开启。3月11日沙特阿美在利雅得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已接到沙特能源部指示,将把最大原油持续产能从1200万桶/日提升至1300万桶/日。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则在3月10日称,国内油价,一直受政府的控制,宏观调空厉害。不太容易有太多的影响。波动不会很大,不出现比矿泉水还底。不会太大影响老百生的生产生活。感谢大家的阅读,若有需要改进的,大家可关注我给我私信我。或留言都可,我会一一回复的。。


吴信林


国际油价暴跌,国内油价走向如何?或开启地板价。

2016年1月13日,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设定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设“天花板价”和“地板价”。其中调控上限(天花板价)为每桶130美元,下限(地板价)为每桶40美元。

即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在40-130美元之间运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正常调整,该涨就涨,该降就降。

3月8日,第4个工作日,国内原油变化率为-9.12%,预测新一轮成品油调整幅度为下调370元/吨,折算为0.28-0.33元/升,调价日期为3月17日24时。


爱电影520


看到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会降,但我们的国家机制不允许降到那么便宜,可能疫情过去了也会涨,下面我说说个人观点。

第一从大的环境看,世界都在战疫情,各个行业都受到了限制,需求下降,才会出现油价和矿泉水差不多的价钱。

第二国内的环境。大家都了解,全国人民都在为疫情做贡献,窝在家里。出行减少,人员流动更少,用车出行更少,用油少了,肯定会降,像往年平常逢年过节,是不是涨了,哈哈😄😄😄,因为需求增长了。

第三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有一个对石油的一个政策,有一个底价的。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希望大家评论,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