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參加過植樹節植樹活動嗎?

藍色知更鳥


去年參加了一次孩子班級組織的植樹節活動,活動地址在動物園。

到目的地後,老師先宣佈了本次植樹節活動的意義。上午讓學生先參觀動物園。

遊玩動物園後吃午飯,下午接著分組植樹。每組都有老師或家長跟著,看那組完成的最快。

植完樹,學生將提前做好的小標籤掛在樹上,最後分組活動。活動主要是每組發放一隻風箏,顏料等工具,讓學生在風箏上塗色,好了以後進行評比,最後是集體放風箏比賽。

整個活動流程時間安排合理,教育意義很大,讓學生既學會了勞動的意義,也培養了學生的集體合作能力。




辛勤的園丁張


說到這個植樹節,我正在網上跟人合種樹。

每年的植樹節,在老家父輩都讓我們種一棵樹,給它澆水,看著它一點一點長大,等我們長大了,發現屋子周圍的樹也長大了。它見證我們成長,陪伴我們長大。

當我們每年回家在樹下聚會時,就會想起種樹時的情景。

第一棵樹在我5歲的時候種的,我自己記不得了,不過我爸記得,他告訴我讓我種樹,我不聽他的,他打了我,我才乖乖種的。

後來每年都會種一顆樹,它不僅是一個節日,也是一種傳統和傳承。它對我來說,是每年的一次相聚,和思想交流。

我和我爸都比較固執,不喜歡聽對方的勸說,總是一言不合就吵起來,然後幾天互相不理會。

但是到了植樹節那天,不管有沒吵架,我們都會和好,然後一起去種樹,他拿著鋤頭,我找樹苗,一起研究種樹的地方,和以後澆水的次數,以及將來幹什麼。一般都說拿來做我以後的嫁妝,很小的時候,嫁人需要傢俱,都自己家做好抬到夫家去。每次說起這個,爸爸總是一臉不捨又一臉驕傲的樣子。

現在爸爸走了,樹木一顆一顆長大。而我也離開家裡多時,那些樹還在院子裡生長著,偶爾回家媽媽會說,喏,你的嫁妝還在院子裡呢,什麼時候搬走呀,把屋子都給擋住了,光線不好。我說,要不砍了吧。媽媽說,哪行呢,那是你爸給你留的,他走了,嫁妝得存著,留個紀念也好。說著,媽媽臉上總是一臉追憶和滿足。

現在我很少回家了,因為工作,因為孩子,因為新的家,加上爸爸不在了,也沒人在提醒我植樹節要種樹,少了那個人,少了一份羈絆,少了一份情。

現在我離家越來越遠,今年植樹節又讓我想起那些植樹的情景,歷歷在目,彷彿在昨日。

雖然我不回家了,但是我還是想每年種一顆樹,把這個傳承下去。

現在我們在支付寶收集能量,合種一顆側柏,希望每年也能貢獻自己的一份能量,在荒漠種一棵樹,讓將來荒漠也能變綠林,給後代留一份念想。

祝大家植樹節快樂!!


公務員之路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從小一直參加學校組織的植樹節活動,在小學就是老師帶領我們去山上栽樹,記得當時農村大會戰,每家按人口分配 造林任務,義務栽樹,每年植樹節我們去山上栽樹時最受當地百姓歡迎,因為我們多栽了就是給他 們減輕任務,當天老師再讓我們寫一篇作文。似乎就是為了這篇作文而過的植樹節,沒有什麼特殊記憶。後來考上大學,恰好學的是林學專業,所以植樹節這天更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老師猛灌知識點,狠狠的給我們洗腦呀。參加工作後,植樹節這天,不是在準備造林就是正在火熱造林中,規化、設計、施工、檢查、驗收,哪一項都是與樹有關的,除了寫正式文件,生活中從業沒覺得有多熱愛植樹造林與綠化祖國大好河山這份事業。但對綠色的執念早已深入骨髓,就連我家養的花都是發財樹、平安樹、幸福樹、玉樹等。所以植樹節於我而言,意義不必描述了吧,哈哈


囍蝸牛


小時候每年春天學校都會組織植樹,每年一到春天我們就盼望著去植樹。每次植樹活動我們都會從家裡拿著鐵鍬興高采烈的去荒地挖坑植樹,雖然很累,但很快樂。自從上班後就沒有植過樹了,很懷念當年的日子。現在的孩子們很少有機會參加這樣的活動了,想象孩子們很可憐,雖然不缺吃穿,但總覺的孩子們精神世界很“窮”。你覺得呢?


風雨同航


小時候讀書的時候,每年的3月12日老師都會組織小朋友們一起植樹,植樹前老師都會給大家講一些大道理,諸如:老師是辛勤的園丁啦、小朋友們是茁壯成長的樹苗啊,那個時候聽不太懂,有些覺得是是而非,但是,小朋友們都非常高興,因為能走出教室,跟大自然親近,這個是小朋友天性愛玩的表露。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好溫馨,初高中後就再也沒有進行過這樣的活動了,一直到現在。

偶爾回到母校,看到當年自己和同學們一起植的樹,已經成了參天大樹,摸著粗粗的樹杆,就會懷念老師,想起同學,再仔細品味當年老師帶我們植樹的時候給我們講的道理,現在終於完全明白老師以樹喻人來教育我們的良苦用心,每每回想起來當時的情景,猶如昨日。

植樹雖然是件小事,但是,這樣的小事卻能讓我們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對我們身心的發展健康有益,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樹起到了良好的風向標作用。讓我們明白做人的道理和有對社會奉獻的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以前,我們讀書(小學)的時候,還沒有手機,也很少有玩具,可供娛樂玩耍的項目很少,所以,老師能偶爾帶同學們去去野外,植植樹,大家感覺到特別有意思和高興。現在,各種科技產品充斥校園,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注意力都被帶到電子產品上面去了,也不知道現在的老師們,還會不會帶學生們像我們當年一樣去植樹?我覺得,無論科技多麼發達,這些傳統有意義的教育項目還是應該保持下去。


AA3361203681609AA


植樹印象最深刻的有兩次。

一次是大概上三年級的時候,大人燒地邊的時候引發了一場山火🔥。(燒地邊意思就是燒土地周圍的雜草,這樣可以肥沃土壤)幸虧最後及時制止了大火🔥,(當時整個村的人都來幫忙滅火了。謝謝)因為有大家幫忙滅火,燒燬了十幾棵樹。林業局要求在燒燬的地面上重新種上樹。第二天大人就帶了滿滿一竹樓板慄種上了。現在都長成板栗林了。

還有一次是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和我最好的朋友一起在操場邊上種下的一棵冬青樹。前年的時候還特意跑去看了一下那棵樹,當年的小樹苗已經長成大樹了。只是再後來,我 最 最親愛的同學、最 最好的朋友都不聯繫了!成年人的世界才懂得“越長大越孤單的”!


紫風塵依


記得小學時候老師每年3月12日都會組織所有學生去學校附近的山上或林地做植樹活動 :

現在想想特別懷念上學的時候那時候特別開心 每次一到禮拜天就特別興奮 因為有兩天的時間可以玩耍 想想現在那麼多年了孩子都四歲了 現在每年都帶著孩子去幼兒園組織的植樹活動 看到孩子天真的笑容彷彿就是自己的童年 希望孩子努力學習以後做個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





阿明美食分享


有 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個時候在讀書,學校組織參加植樹節活動,說實話,除了讀書的時候參加過植樹節,後來就從未參加過,為什麼會沒有參加過呢 因為每年植樹節我們都還在農村,農村是沒有組織植樹節這個活動,因為我們農村每家每戶到了春季都會自家種一些樹苗,每年一到春季,基本上天天都是植樹節,農村嘛,農民靠山吃山,你不去勞動不去種植就沒有收益




農村肖邦


有 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自己讀書的時候,還有我家寶寶還在讀幼兒園林時候,學校組織參加植樹節活動,說實話,除了自己讀書的時候和寶貝讀幼兒園的時候參加過植樹節,後來寶貝上小學開始,學校🏫就從未讓我們參加過植樹節了。


kimitao陶


肯定參加過,因為植樹造林的意義:森林①防風固沙,加速降塵,在風害區營造防護林帶,在防護範圍內風速可降低30%左右;有防護林帶的農田比沒有的要增產20%左右.②增加空氣溼度,調節氣候,植物進行蒸騰作用,增加大氣的溼度,增加降水,降低溫度.如森林上空的空氣溼度比無林區高達10-25%左右,比農田高5-10%.據測定,夏天綠地中地溫一般要比廣場中白地低10-17度.③吸附塵埃,淨化空氣,植物能吸附塵埃,有的還能分泌殺菌物質已發現有300多種植物能分泌出揮發性的殺菌物質;1畝松柏林每天可分泌2公斤殺菌素;每公頃柳杉林每月約可吸收60公斤的二氧化硫,柑橘林的吸收量比柳杉還要高一倍;④消除噪聲;⑤森林通過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維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故答案為:參加了;(植樹造林的重要意義有:)①防風固沙,加速降塵.②增加空氣溼度,調節氣候.③吸附塵埃,淨化空氣.④消除噪聲.⑤維持碳氧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