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注册容易注销难这个问题,你是如何看待的?

程度阿


作为移动互联网业内人士,和您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很多App其实没有出于某些目的,单纯就是没有设计这个功能。因为现在对于移动互联网企业来说,用户安装App和登录App计算活跃度,几天不用App或者删除App就意味着损失活跃度,并没有一个“多少用户注销App”的业绩衡量指标,所以业内公认的所谓“注销”,其实用卸载App替代了,用户不使用App,也就使用不了企业服务,也正是如此,很多App并没有设计注销功能。当然最近颁布了移动互联网产品管理条例,越来越多的产品或者自发,或者被要求,已经逐渐开始补充这个功能。

然后谈一谈用户隐私方面的内容。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有其必然性,但其中有一个我一直认为对发展起比较大因素的正是用户信息的“泄露”。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现在的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大数据,人工智能,归根结底哪一个不是使用用户的信息和行为轨迹进行分析,从而预测用户行为进而做出所谓的“智能推荐”呢。比如现在的地图App,为什么判断路况这么准确,并不是因为他本身架设的很多硬件实时监控,我们每个人的手机就是天然的监测器,只要我们能实时上传自己的行为,移动轨迹,速度变化,通过很多用户的数据分析,就可以得出当前平均车速和当前位置的车辆总数,进而判断是否拥堵。如果用户都拒绝上传数据,路况判断绝不可能这么准确。类似的案例数不胜数,之前参加一个开发者大会,两个议题紧挨着,一个是“如何保护用户信息”,下一个是“如何更好的使用用户数据”,看起来挺可笑的,但实际就是这样,移动互联网发展需要用户信息,用户不希望提供用户信息,如何找到平衡,是个长期话题。说回注销也一样,谁希望用户因为点个注销按钮,辛苦收集的用户信息就都流失了呢,要知道移动互联网企业获客成本现在早已超过100元了。

总之,注销是需要的,现在应用市场各项规章制度也在不断推出,总的大方向是向好的,哪天各大应用市场放出狠话:不提供注销功能就下架应用!分分钟就都把注销功能做出来了,据我所知现在某些领域的App已经开始被要求这样做了。

个人意见供您参考。





有理想不将就365


这个问题是从网站开始有注册功能,一直遗留下来的问题。要理解这个就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个人信息

以前不被重视,主要是个人隐私没被重视(当然现在也没被重视,但相对好点)。网站时代注册主要用于个人信息的发布,评论,以及个人信息找回。个人信息用处少且功能单一。但是现在个人隐私被窃取,APP要占一大部分原因。获取到个人信息后,就被大部分APP所放大,垃圾短信,大量无关推送。导致个人信息可用性增强。所以注销难度变大也在情理之中,而且有大数据加持,利于APP运营,开发潜在客户。

APP运营

作为运营方,注销信息存在难度。要安排专人负责,增加人工成本,数据被销毁,万一出现数据库故障,修复起来也需要投入。所以有时宁愿数据永不被使用,也比注销好。

同时作为数据统计的主要资料,提供给运营者一些参考数据,来提高APP的活跃度。

注册用户

作为注册用户,APP注册信息注销功能一般会被大家忽视。

法规方面

我觉得还是要从法律法规方面来,健完和完善相关法规,来指导个人以及APP运营者一起来共同营造好的APP使用环境。这才是重中之重。


李老师tome


APP注册容易注销难,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有很多比较知名的APP,其实也找不到注销的入口。

出现这种问题是有多方面的原因:

  • 作为个人,我们大多数人根本没有把自己的个人隐私看的非常重,也根本没有在意注销这件事。如果一个APP不用了,大部分人都是直接把APP删掉,而不是选择注销。
  • 对于企业,很多也是相当于打法律的擦边球。既然大多数民众对注销没有过多的诉求,也就不会开发这个功能。而当有客户要求注销的时候,也大都会回复我们后台会支持注销,实际上也就是让你的用户不能登录,估计个人信息还是会存在在他们的后台。

所以作为个人,我们首先应该提高我们的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只有我们人人都有这种意识,才能让企业意识到,如果没有注销功能,其实是需要冒很大的法律风险的,那么它们就会乖乖的提供注销功能。

而国家层面也应该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企业的行为。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墟里虚实


注销app,删除app 基本就够了。

如果发短信过来,就联系客服注销手机号。

注销目前已是国内强制规定必须提供的服务,如果不能注销手机,随便举报下就行了。


仙而不废


目前国家对app管控还不严格,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尤其是注销难,隐私问题。相信不久会出台相应的政策,app肯定越来越规范化。


辛小草


这个很普遍,影响不好只能希望以后会改变


平头哥的号


很多app都是获取用户信息


信好有你


注册容易是方便用户进入,注销难算不上难,只是要符合注销的审核没有违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