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倚洁:放歌路上坚持的人丨点赞新时代系列报道

石倚洁:放歌路上坚持的人丨点赞新时代系列报道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这句话用在石倚洁身上最恰当不过,他表示在歌唱上没有什么“秘笈”可言,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不过是十年如一日地用正确的审美循序渐进地把自己的技能练好,量变才能质变,也就离梦想更进一步。2007年以来,他的足迹遍布全球各大歌剧院、艺术节和音乐厅。2020 年,石倚洁将开启他的新篇章,他将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唱威尔第歌剧《法斯塔夫》,算是圆了他此生的一个梦想。

没有捷径 唯有勤勉

还未见到石倚洁本人时,去搜索他的相关信息,输入其姓名自动显示出“石倚洁 19 个 highC”以及“石倚洁我爱你中国视频”,可见,这位早已登上世界最高殿堂——意大利“罗西尼歌剧节”的华人歌唱家在网络时代成为了“网红歌手”

“石倚洁 19 个 highC”轰动一时,至今被人啧啧称赞。highC又称“高音C”,在西方歌剧中被公认为男高音的高音极限禁区,是歌唱实力的试金石。很多看过《军中女郎》的人都觉得石倚洁的嗓音是老天爷赏饭吃,面对夸赞,石倚洁至今都很淡然。“有很多人说我是天生的高音,因为他们看我唱高音特别轻松。网上经常有人问我如何唱 highC,有什么技巧?就跟在寻求武功秘笈一样。其实,我自认没有特别的天赋,都是靠后天的练习。我 14 岁正儿八经开始学习美声,学到 22 岁的时候,我才能第一次在舞台上唱 highC,但是 highC 的音质质量一般,也不是每次都能呈现好,我只是唱上去了却不稳定。就像是这道菜我会做了,可是做得不够好吃。”他继续解释:“就是说知道唱法,也是凭着年轻的一股冲劲唱上去的,是蛮劲而非巧劲,容易伤到嗓子。那时候唱highC 完全凭状态,也许阳光灿烂的时候就有,也许阴雨绵绵时就唱不上去。然后继续练到 32 岁,才做到百发百中,而且让人听着很轻松。”

石倚洁:放歌路上坚持的人丨点赞新时代系列报道

格纹西装、印花衬衫、格纹长裤 Giorgio Armani

石倚洁通过 10 年的练习才控制好highC 的发声,为何如此难?他说所谓唱歌,就是协调精细的肌肉运动,讲究的是一个肌肉平衡,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大量的曲目去锻炼达到肌肉平衡,这其中老师的引导极其重要。“首先老师要有准确的审美,知道科学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这个孩子应该要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走。其次是老师的耳朵要特别灵敏,还要有耐心,靠经验去辨别学生唱法上的各种问题,且不厌其烦地反复指出哪个细节唱得不对。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火花也是慢慢碰撞出来的,每个人的身体构造都有区别,说话发声习惯不同,腔体不同,不能像数学那样,一个公式套用所有,所以,每个学生走的路也未必相同。其实,我小时候最初是学男中音的,音域很窄,唱不了高音,也是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之下,经过长时间的尝试才逐渐突破的。”

是的,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回顾石倚洁的人生经历,他的确是一位勤勉之人。儿时的他就读的张江中心小学有一个少儿合唱团,是合唱团老师发现了石倚洁,“我的嗓音谈不上出类拔萃,也不是什么老师一看就说我是唱歌的料,只是老师发现了一位嗓子稍微脆亮一点的小孩,就选入合唱团。接着,在合唱队里面天天被逼着练唱,那时候特别羡慕操场中飞奔踢球的同学。”唱了几年后,在变声期无奈中断两年,14 岁又接着开始练唱。石倚洁真正喜欢上唱歌是在高中那会儿,他遇到了音乐老师宣春亭,在那三年,他打下了良好的音乐基础。石倚洁在北京和上海找各种老师学习,甚至找到了歌唱家廖昌永和魏松给他上课,使得石倚洁在专业上的信心不断上升。

石倚洁高中读的是音乐班,恰好日本东邦音乐大学来华招生,使得他燃起了留学的期望之火。可喜的是,他通过了日本东邦音乐大学专业面试,他跟父母提出想去日本读书。他说:“一开始接到录取通知时,更多的是犹豫,学费太贵了。特别感谢父母对我义无反顾的支持,因为在我父母心中有个情结,他们以前因为家庭条件有限而未能多读书,始终留有遗憾,所以他们希望我能追求自己的梦想。”最后,石倚洁的父母以卖房的代价来支持他去了日本留学。

为了能顺利融入日本学习,距离开学还剩下半年时间内,石倚洁边学日语边学炒菜,就在他去日本之前,他的日语学到三级、考到三级厨师证。石倚洁笑言在日本东邦音乐大学的四年学习,最大的收获是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提高。“我爸爸年轻时从上海去到内蒙古插队落户,而我是从中国去到日本,算是洋插队,条件依然艰苦,那个时候出国看什么东西都特别贵。还好,我赶上了留学吃苦的末班车——勤工俭学,我在日本当了四年的厨子。每天早上 9 点起床,10 点到学校上课练唱,下午 4 点多放学后去打工的餐厅,12 点回家睡觉。都说我们 80 后是蜜罐里长大的,而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我在日本那四年吃的苦还真不少,但是回忆起来都是开心的事,这个经历特别宝贵。”

在专业方面,石倚洁到了日本东邦音乐大学后,他同样不认为自己的先天条件是最优异的,他解释:“论唱美声的发声条件来说,国内是北方人优于南方人,而且你会发现,北方人相比南方人的鼻梁要高一些。就像再往北出了国到俄罗斯,那边天气更冷,他们的鼻梁更高,鼻腔相对更大,还是有差距的,因为美声唱法共鸣腔体很重要。而放眼亚洲,则是韩国人唱

得更好,也跟母语发音有很大关系。”虽说是这样,可石倚洁还是凭借自身的努力,成绩年年名列前茅。甚至学校因为他的优秀史无前例地修改学校章程,资助他去位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分校继续深造。

机遇难求 总遇伯乐

能去奥地利学习,这得益于石倚洁的恩师林千寻教授。石倚洁说:“林教授是我们大学在奥地利分校的校长,每个三年级的学生都要去奥地利学习两个星期,当他听到我唱歌后,就问我来不来欧洲?因为学费问题,他跑去跟校长商量。很幸运我能去奥地利学习,虽然在日本的专业课非常严谨,纠正了我的不少发音和对音乐风格的把握,但是美声唱法的起源毕竟在欧洲,经过时间的淬炼和发展,才传到的亚洲。要想学到真正精髓,包括语言、语感、音乐修养、音乐风格等,我认为还得去欧洲学习。因为那里有更好的语言环境,就像老外学京剧必须来中国一样。何为学到精髓,就是他们听我唱歌时,闭上眼睛能感觉是他们本国人在唱歌一般。”

要达到这个境界,过程必然是辛苦的。到了奥地利,石倚洁被“关”在格拉兹郊区的山上集训一年,之所以在教授的古宅中“闭关修炼”,由五六位教授轮流授课,这是因为课业繁重,学校希望缩短培训时间,避免错过出成绩的最佳时机。学习期间石倚洁几乎与世隔绝,但受益匪浅。他说:“很多人问我,这样的学习方式现在还能不能复制?我觉得很难,如今通讯太发达,只要有个 WiFi,你就拥有全世界,无论你身处何处都能玩微信、微博、抖音、打游戏等等,你能否心无旁骛地安静下来修炼这很重要。当年我要给家里打电话,需要 10 多分钟下山,坐公交汽车到最近的镇上的邮局买张电话卡,再到公用电话亭与家人聊几分钟。”

就这样,“魔鬼式训练”一年后,石倚洁掌握了《茶花女》《爱的甘醇》等12 部著名歌剧。但是他感到不安,因为仅仅从老师嘴里获得赞扬,让他无法横向对比,他不知道山外的同龄人唱得如何,他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于是,石倚洁要求去外面的世界看看。2007 年,他下山后参加了第三届德国帕绍艺术节国际声乐比赛获得第一名,还获得最佳艺术歌曲演唱奖。紧接着,他又拿下了第 13 届费鲁乔·塔利亚维尼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还获得了最佳男高音奖和最受观众欢迎奖。那一年,他一连拿下了四个大奖,让他直接蒙了。石倚洁回想说:“得到第一个奖项时,我是非常郁闷的,因为我不知道我好在哪里,为什么是我得第一名?一周后,又拿了另一个比赛第一名时,我开始接受了,但以我当时的审美欣赏层次,我无法感受到和其他选手的具体差距是什么。当然,其他的选手演唱时,我是在后台听,跟观众正面听到的声音不一样。获奖重要也不重要,唱歌获奖不像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员获得金牌就是人生巅峰。作为歌者来说,获奖只是对于前面学习的一份毕业答卷。国际声乐比赛并不是声乐事业的终点,它是一个起点。因为歌剧这一行,需要在舞台上摸爬滚打积累经验,更需要跟很多前辈一起合作、排练、学习。所以说,当时参加比赛,更重要的是能迅速让更多业界人士看到自己,能够更快速地开始工作。”

石倚洁:放歌路上坚持的人丨点赞新时代系列报道

格纹西装、格纹长裤 Jean Paul Knott

条纹衬衫 Salvatore Ferragamo

灰色针织开衫、帆布鞋 Maison Kitsune

石倚洁感叹他的幸运,通过参加比赛,遇到了人生中另一个伯乐——贾尼·唐古奇。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曾经任职意大利各大歌剧院的艺术总监,其中包括凤凰歌剧院、斯卡拉歌剧院。石倚洁说:“贾尼·唐古奇的眼光独到,喜欢在全世界发掘有潜力的年轻人。一般欧洲的剧院经理,都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而贾尼·唐古奇老师不是,他非常热衷于在圈内推销我,经常给他的朋友们打电话提及我。等于说是贾尼·唐古奇老师为我推开了意大利歌剧世界的大门,牵着我的手,将我这样一个默默无名的学生给带了进去。若非有他,我不可能在歌剧道路上走得那么顺利。”那么,贾尼·唐古奇为何会看中石倚洁呢,这其中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当年,石倚洁比赛时演唱的意大利语字正腔圆,颁奖之后,贾尼·唐古奇与石倚洁交流,在说了一大段话后,发现石倚洁没有回应,这才知道石倚洁不懂意大利语,等过了一年,石倚洁会说一些意大利语后,贾尼·唐古奇才对他说:“第一次听你在台上唱歌时,意大利语那叫一个准,没想到你一句意大利语都不会说。”

石倚洁说他完全是靠模仿去演唱的,“会模仿是相当重要的,每个人因为生长环境,乡音难改,要想唱出原汁原味,就需要超强的模仿能力。比如我现在选学生,如果大家嗓子都很好,有一个嗓子条件稍微差一点,但是模仿能力好,反应也很快的话,我反而会选择这样的学生。因为就算你嗓子再好,你改不掉母语发音习惯,后期想往上走不容易。我也很感谢在欧洲学习时,教授们不停地纠正我的发音,有时候唱一句话,教授能打断我 10 次。在意大利开始工作时也是这样,天天被人纠正,心里非常烦躁,甚至都在想,有必要苛刻成这样吗?现在回过头去看,真心感谢他们。”

坚持梦想 自律生活

一个人的命运和时代的背景是息息相关的,石倚洁表示能获得成功不仅感谢那些恩师们,还要感谢时代。欧洲歌剧繁荣的末班车被石倚洁赶上了,因为从 2012年起,从意大利开始,欧洲歌剧市场开始萎缩。“经济不好,首先会影响文化市场。蛋糕就那么大,除非你是特别出类拔萃的年轻人,才可能挤进来这个圈子分到一块。即使进来了,新人的机会也不会太多,因为前辈们都还在。”

此外,石倚洁又赶上了网络信息化大潮,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人们不去剧院是很难看到歌剧的。现在各大视频网站上,到处都能看到你想看的歌剧。对此,他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好处就是歌剧被广泛传播,我也是通过视频传播被大家所熟知的。然而不利的地方也有,这么说吧,歌剧和音乐会我们每一次演出都是真唱,月有阴晴圆缺,难免会有身体状态不好的时候。过去,遇到类似问题,贾尼·唐古奇老师会安慰我说,演出要跟翻书一样,今天你没唱好,就把这一页翻过去,明天还有新的一页,你可以继续写,你每天都在舞台上,你计较这一次做什么呢?大家也不会永远记住你这一次失误。但是现在,这种话对我已经不能奏效了。因为当我站在舞台上时,剧院里坐着 1000 多人,至少有上百个手机对着我录像,然后把视频上传到互联网上,很可能我还没下台的时候,这个视频已经传到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了。现在的每一场演出都是现场直播,万一出错,这一页就被记录下来。所以说,我感谢网络时代,它帮我宣传了很多,但同时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能让每一场演出尽可能完美,石倚洁对自身要求很高,生活上非常自律。用他的话来说,这也是一种传承。“在欧洲,我的前辈们,有很多人一生过着清教徒似的生活。他们的人生是自由的,可人生中很多乐趣是不能享受的,比如最近在演出排练,抽烟是断然不行的,也不能喝酒,不能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天冷了,不出门;太阳晒,不出门;风太大,不出门;下雨了,不出门。尽量早睡,尽量晚起,保证睡眠时间。如果明天有演出的话,我今天更会吃得清淡一点。我会在开演的三个钟头之前稍微吃一点,六分饱即可。演完即使很饿,也只能吃一点,因为吃得很饱后,睡觉会反胃酸,对嗓子不好。”

这一切的付出都是为了让艺术生命更长久。他表示:“二十来岁时,年轻人喜欢炫技,比如唱 highC,认为唱得越高就是唱功越好。当成长到三四十岁时,社会阅历、生活经历多了之后,才懂得用内涵的音乐去征服观众。其实,到五十岁才是我们的黄金期,这个时候音乐修养和文化修养到达一定层次,它会让你的歌声更感人。那么,如何让嗓子也能保持良好状态到五十岁呢?在选择曲目上就要节制,我自己能背 80 斤的东西,我坚决不去背100 斤的东西,不要超过自己的极限。不要让自己唱太不适合自己年龄段的歌剧,要循序渐进,慢慢拓宽。”

石倚洁:放歌路上坚持的人丨点赞新时代系列报道

丝绒西装、刺绣衬衫、长裤 Salvatore Ferragamo

皮鞋 Giorgio Armani

现在,有不少人希望石倚洁唱 19 个highC,基本上他都会拒绝。在他看来,那是一首炫技的歌,他不希望被人认为他的审美始终停留在跑得快、唱得高、画得像这个层次。对于未来石倚洁的想法很单纯,就想把歌唱好、唱明白。学习唱歌的人很多,真正能到金字塔尖的人很少,在机遇来临时要懂得抓住,“其实吧,每个人根本不知道机遇何时来,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机遇,有很多时候,机遇也意味着挑战,有些人会知难而退,但是有些人一咬牙一跺脚,就抓住了机遇。真的,人生还是要多尝试,也许两三年你得不到回报,坚持下去,也许离梦想就不远了。”

上天总会眷顾勤奋自律、坚持好学的人。2020 年对于石倚洁来说将是特别的一年,因为他即将实现他自学习唱歌以来的一个梦想,那就是站在世界四大歌剧院之一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唱。“能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感觉就像朝圣一样。2020 年的3月和6月,我会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唱威尔第歌剧《法斯塔夫》,非常有意义的是,6月30日还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现任总监多米尼克·梅耶的卸任告别演出,之后他将去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担任总监。”

歌剧是西方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它集中了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门类的表演形式,歌剧制作复杂、成本巨大,但它的表现力也最丰富。而受文化、地域因素影响,中国人唱歌剧的不多,唱好更难。石倚洁能站在国际舞台上唱西方歌剧,是特别让国人感到骄傲的事情。石倚洁说:“我们现在有几十位中国歌剧演员在欧美各个国家发展,我们证明了作为亚洲人,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国度,但是我们能把西方歌剧唱得让人无可挑剔,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目前,石倚洁的工作已经排到了2023 年,虽然国内演出越来越多,但是基本上每年还是会在国外演出 4 个月。石倚洁认为,在欧洲演出,更能让人保持清醒,因为外国观众和评论家对歌剧的审美要求非常高,能帮助促进个人业务的提升或保持。现在国内歌剧的制作并不比欧洲差,不过观众接触歌剧的时间还比较短,需要我们不断呈现好的作品来让大家感受到歌剧的精髓和魅力。未来,石倚洁不仅会继续教授年轻人唱歌剧,还会致力于传播歌剧文化。

用汗水铺垫梦想之路

Q= 《北京青年》周刊

A=石倚洁

Q 我们的国家发展到今天,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你是怎样见证的?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A 我是 80 后,出生在上海的农村,在田间长大,从我 19 岁出国读书,再到我学成归国,我看到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我也见证了祖国在艺术文化领域上的大发展。我小时候是在广播里听到帕瓦罗蒂的歌声,而现在,很多城市都有大剧院,我们能坐在剧院里看到来自西方的歌剧和音乐会。

Q 说一件在你记忆中,你与祖国息息相关的、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A 虽然从小就会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每次升旗时都会唱,但是以前是一种习惯,一种仪式。直到 2002 年,我刚到日本留学,那时候正好是世界杯比赛,我在餐厅里打工,听到电视里中国队入场时唱国歌,听得我热泪盈眶。所以,很多人都说,只有出国了,才能感受自己有多爱国。

Q 你要送给祖国什么祝福?

A 我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Q“祖国”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A“祖国”这两个字对我来说意味着家,意味着根,意味着归属,也是我最强大的后盾。

Q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都是追梦人,那你的中国梦是什么?

A 我的第一步梦想正在实现中,就是站在欧洲最高的歌剧舞台上去表演他们的经典歌剧。我的第二步梦想,是希望学以致用,用西方的艺术方式,用西方的歌剧载体,来表演我们自己的经典故事和人物,然后把我们的歌剧带到欧洲最高的歌剧舞台。

Q 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你是怎样理解“追梦”的?

A“追梦”就是不懈努力,朝着梦想勇往直前。

石倚洁:放歌路上坚持的人丨点赞新时代系列报道

Q 在“追梦”的道路上你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A 在“追梦”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势必会有困难。人生几何,选择一条道路 , 能欣赏这段路上的风景 , 也必须跨越途中的坎坷。要想享受路上的甜,就要承受路上的辛酸,要懂得,今天的汗水正在铺垫明天出发的道路。

Q 在你追梦的过程中,你认为激励你的是什么?是什么让你走向成功的?

A 一直激励我的是不忘初心的信仰,这是我前进时的动力。在追梦过程中,就是要坚持,既要顺势而为,更要乘势而上。

Q 当你认为自己取得成功时,你对荣誉感和自豪感如何体会?

A 我不过是追梦道路上一名平凡的个体,只希望把事情做好,把歌剧演好,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TIPS

石倚洁

旅欧男高音歌唱家,出生于上海,日本东邦音乐大学硕士研究生,获全额奖学金留学奥地利。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声歌系主任,武汉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东邦音乐大学特任教授。

2007 年连续四次荣获国际声乐比赛金奖。首位登上诠释罗西尼作品的世界最高殿堂——意大利“罗西尼歌剧节”的华人歌唱家,并连续五年在歌剧节担当主演,一跃成为当今世界歌剧舞台上轻型抒情男高音的代表歌唱家之一,专职于演绎罗西尼、唐尼采蒂、贝里尼和莫扎特的作品。

2007 年以来,其演出足迹遍布全球各大歌剧院、艺术节和音乐厅。其中包括意大利凤凰歌剧院、圣卡罗歌剧院、佛罗伦萨歌剧院、德国柏林德意志歌剧院、斯图加特歌剧院、西班牙马德里皇家歌剧院、巴塞罗纳里西奥大剧院、法国马赛歌剧院、图卢兹歌剧院、维也纳金色大厅、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旧金山歌剧院、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以色列国家歌剧院、东京三得利音乐厅、香港艺术节、中国国家大剧院等。出演了 40 部歌剧,共 500多场次。代表歌剧有:《女人心》《后宫诱逃》《魔笛》《灰姑娘》《欧利伯爵》《塞维利亚理发师》《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唐克雷迪》《爱的甘醇》《军中女郎》《唐·帕斯夸莱》《宠姬》《拉美摩尔露琪亚》《清教徒》《法斯塔夫》《弄臣》《茶花女》《风流寡妇》《微笑王国》《红楼梦》等。出版的音像作品有:《著名歌剧咏叹调》、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叶小纲《岭南四首》、罗西尼歌剧节版《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摩西在埃及》《欧利伯爵》,图卢兹歌剧院版《宠姬》,威尼斯凤凰歌剧院版《魂断威尼斯》《死城》等。

周樱编辑

韩哈哈 刘子茜(实习)摄影解飞图片编辑刘艺琳服装编辑张扬妆发邓景月场地北京瑞吉酒店·记者俱乐部酒吧

下载“北京头条”APP

刘刚:先锋志愿者 抓铁要留痕

吴樾 :德武相依 情义深藏

康辉:平凡人 不凡路

「 2020年2月20日-2月27日 万茜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