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表象背後的深層教學危機

隨著“停課不停學”在全國的實施,部分家長、學生對網絡教學的擔心和吐槽撲面而來。其實,這些不過是表面現象,問題的本質是我們的教學方式是否符合網絡時代發展需要,而不僅僅是解決疫情期間如何學習的問題。我們必須從教育教學改革的根本性問題上思考,而不能在一些細枝末節上糾纏。

“停課不停學”背後是現代課堂觀問題。學校因疫情不能按時開學,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學生不上學在家做什麼,於是就有了那些手忙腳亂的網絡直播行為。同時,暴露出部分教師技術應用能力差、教學網絡平臺無法適應課堂教學等問題。這些問題實質是教師的課堂觀問題,對課堂的理解還停留在“教室是學生學習的地方,離開教室師生就不能學習”的水平上,對於網絡時代“哪裡學”“向誰學”“什麼時間學”等問題,缺少深入的思考和正確的認識。

山東省樂陵市實驗小學多年前就對課堂進行了重新定義,提出了“教與學活動發生的地方就是課堂”“生活處處是課堂”……我們把課堂分為假期課堂和學期課堂兩部分。在寒假之前,對學生的假期應該學什麼、怎麼學、向誰學進行了規劃和指導,所以在因疫情延長假期的背景下,我們的學生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學生按照假期學習規劃和日計劃有條不紊地自主學習、自主管理。

當他人在忙著錄課、忙著直播的時候,樂陵市實驗小學的教師早已悄悄變換了角色定位,改變了課堂教學的性質,利用微信、QQ、喜馬拉雅、抖音等平臺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以學生展示為主的課堂打破了時間和時空界限,學生藉助平臺進行學習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教師關注並解決學生的達標課程問題。

“講不講新課”爭議的背後是教學觀問題。教師一想到學生不能按時開學就著急,想到教學進度、考試分數就匆匆開始直播。當教育行政部門三令五申不得講授新課時,許多教師迷茫了,不講新課學生學什麼?這種現象表面是教學內容問題,背後卻是教學觀問題:教學就是上課,上課就是講解課本內容,學習就是課上練習、課後作業。為了保障教學任務得到落實就規定學生每天定時在線打卡,為防止個別學生投機取巧就把家長拉進來,讓家長在家監督孩子學習。

教學的本質是什麼?是教會學生學習。教學的終極目標是什麼?是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最終實現自主學習、終身學習。樂陵市實驗小學的多維大課堂對學習目標作了重新調整,把“態度、情感、價值觀”作為核心目標,把主動學習、自主學習放在首位。假期期間,教師關注的不僅是學生知識能力達標問題,更關注學生是否做到了自主管理、自主學習。學生在做好學期規劃的基礎上,制訂每天的學習活動計劃,幾點起床,用多長時間完成房間整理、個人洗漱和吃飯,聽名曲、聽戲曲、聽英語還是聽詩文誦讀……完全由自己根據家庭實際情況確定,家長不參與任何管理,只負責監督反饋孩子是否做到了“雙自主”。

開放網絡資源的背後是教學依據和教材觀問題。疫情期間,各種社會機構紛紛把平臺資源免費向師生開放,從公益角度看這無疑是好事,但此舉也暴露出如何理解、定義教材的問題。教材是什麼?狹義理解就是教與學的材料,解決的是教師用什麼教、學生用什麼學的問題。網絡教學資源是學生學習的材料還是教師備課的材料?許多網絡資源是給教師提供的教學輔助性資源,不是學生居家學習的直接材料,這些資源不能為學生學習提供具體的方法和路徑。

學生學什麼?學到什麼程度?這個問題的實質不是用什麼教和用什麼學的問題,而是教學依據和達標載體的問題。教與學的目標依據是國家課程標準,達成課程標準的主要載體是學科課程,教與學的內容和過程應該緊緊圍繞課標展開。

樂陵市實驗小學的學科課程體系分為假期課程和目標課程兩部分。對於學科課程沒有完全達標的學生,假期期間達標課程是學習的主要內容。學科課程已經達標的學生,可以在教師提供的導學支架幫助下,自主學習新學期課程內容,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安排特長課程。

居家學習管理問題的背後是教學改革問題。不面對學生,教師就不知怎樣教學,學生不在教室就不知怎樣學習,教師離開課本就不知教什麼……許多問題不是疫情期間的具體教學問題,而是教學方式如何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大課題。如果是超越教室的生活化大課堂,就不會產生居家學還是在校學的焦慮。如果學生早已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和途徑,就不會存在在線直播是否講授新課的問題。

樂陵實驗小學的多維大課堂體系分為學科課堂、生活課堂、網絡課堂三個維度,學科課堂教學僅是課堂的一部分。學校多維大課程體系分為學科課程、生命課程、文化課程三個維度,學科課程又分為達標課程、目標課程和特長課程。假期學習以達標課程為主,全面落實學校育人課程體系,學習內容涉及所有學科要求和各類實踐活動。在疫情面前,多維大課堂經受住了嚴峻考驗,學生用自己豐碩的學習成果和全新的精神面貌向社會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作者系山東省樂陵市實驗小學校長)

《中國教師報》2020年03月11日第14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