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最新F-15交付時間被推遲三年,美空軍為什麼願意等待呢?

行走在雲端上的人


曾幾何時,美國軍隊給外界的印象就是財大氣粗。反正手裡有的是錢,看中什麼武器就買,想出什麼概念,不管靠譜不靠譜,馬上大筆一揮鉅額資金就投進去。就因為這樣,美國軍隊歷史上曾留下A-12艦載攻擊機、科曼奇隱身直升機以及十字軍自行火炮系統等數不勝數的“爛尾”武器。浪費了大量國防資源不說,還讓美國軍隊在世界上留下很多的笑柄。
不過,時過境遷,隨著武器裝備的價格、以及海外部署成本的不斷飆升,美國每年的軍事預算增加的幅度,遠遠無法跟得上武器裝備價格的飆升。所以,美國空軍也不得不學會精打細算過日子。據《環球時報》最新報道稱,美國空軍一名官員對媒體表示,波音F-15EX“先進鷹”戰鬥機競標工程進展,將使該平臺的採購時間拖延3年。
造成F-15EX採購時間拖延的主要原因,就是美空軍不打算採用現有的發動機,而是希望裝配的通用電氣的F100-CE-129發動機。但由於這種發動機的研發和生產進度被延後,加上採購量達到480臺,通用電氣公司無法一時造出這麼多的發動機。所以美國空軍就只能耐心的等待了。
由於包括F-22和F-35A在內的新一代戰鬥機,價格過於高昂而無法一對一替換空軍所有現役機型。所以,美國空軍之前向波音公司採購一批最新改進型F-15EX戰鬥機,用於替換老掉牙的F-15C|D戰鬥機,以彌補空中力量的缺口。 要知道,目前美空軍在役的早期型號的F-15戰鬥機,平均年齡已經高達38歲,全部都超過8400小時的飛行時間。不僅僅該型機的性能遠遠落後於美國其他盟友的同類型飛機,同時與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同時代飛機相比,也已經不具備任何優勢了。
更要命的,因為年紀老邁,給這種飛機的維護和升級帶來極大的麻煩,並且存在嚴重的事故隱患。美國空軍近年來頻繁發生飛行事故,在很大程度上也與飛機老化存在很大的關係。所以,在新一代戰機無法滿足美空軍規模需求的情況下,就繼續採購F-15EX來湊數了。
按理來說,面對如此迫在眉睫的需求,美空軍應該使用成熟點的發動機,讓其所採購的F-15EX戰鬥機儘早交貨。當然,美空軍願意多等3年,除了在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不大可能會發動戰爭外,更重要的就是為了省錢。據《環球時報》最新報道稱,美空軍負責採購、技術和後勤的助理部長羅珀表示,空軍之所以選擇這種發動機,是為了利用沙特和阿聯酋在各自新的F-15最新改進型上所做的投資。
說到底,美國空軍之所以寧願在等待三年才購買F-15EX,就是要利用中東的兩個土豪國對該項目的投資,讓通用電氣公司和波音公司,拿著土豪國的錢研發更先進的F-15改進型飛機。然後美國空軍就拿現成的這些技術,讓軍火商為其製造跟沙特和阿聯酋相同技術水平的飛機。
看來,在商人出身的特朗普總統手下當差,美空軍也都被帶壞了。學會了充分利用美國的優勢去佔他國便宜了。在不用出一分錢的研發費用的前提下,將他國用真金白銀通過美國軍火商搞出來的技術成果,給自己的飛機用上了。
其實,這也難怪美空軍會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去佔他國便宜。畢竟,裝備價格的不斷飆升,海外軍事部署的頻繁。手裡的那點經費,根本就不夠用。所以,美國空軍既要保證質量又要維持規模,同時還要隨時接受總統的指令,飛到他國上空扔炸彈。如果不學會精打細算,這日子就無法過了。

科羅廖夫


波音公司最新的F15X也被稱為終極版的F15戰機,為此波音在隱身設計、航電系統和發動機上進行了很大升級改進,就是為了能夠在當下競爭對手洛馬公司已經開始全球批量交付F35隱身戰機之際,再尋求分一杯羹。而美國國會也樂意看到這種情景,因為一旦國會全面放棄波音的非隱身戰機,只採購洛馬的F35,洛馬將會一家獨大,不利於美軍先進戰機發展。

而且從國會當下采購的F15X戰機數量來說只有12架,這點數量在美軍隊伍中根本掀不起多大的浪,更何況還是非隱身戰機。所以波音F15X雖然交付時間被推遲三年,其實最終的受益者只有掏錢的國會。一、當下F15X戰機採購單價比F35隱身戰機還貴,畢竟F35A隱身戰機經過多年批量生產後,最新採購單價已經跌破8000萬下滑到7800萬美元,所以推遲三年交付時間,藉助時間延遲便可以大大降低F15X的生產成本,繼而降低採購成本。
二、從一開始國會只採購12架F15X戰機來看,很顯然這是是給洛馬公司表明F35隱身戰機並不是唯一選擇,美軍完全可以選擇已經初步具備隱身性能的F15X戰機的意思,所以這有助於國會繼續下壓F35隱身戰機的採購和維護保養升級價格。三、12架的F15X就算是按照當下一億美元/架的價格也貴不到哪去,但是採購波音戰機卻可以給波音公司一個交代,畢竟美國國會背後是各大軍火集團之間的比拼。同時延遲F15X戰機的交付,也有利於國會在和波音之間的談判上獲得更多的主動權,這不光對於當下的F15X有利,而且對於未來國會在波音其他軍火項目上能夠有更大的談判底氣。
比如國會計劃在未來二十年內對空軍現役230架左右的F-15C/D戰鬥機進行後續升級。也就是著名的F-15戰鬥機的2040C計劃。這項計劃主要改進是,在F-15C/D基本上加裝F-15E那樣的保型油箱,以增大航程和作戰半徑。換裝APG-63(V)3有源相控陣雷達。加裝全新的數據鏈,電子戰系統,主動預警系統,擴展主機翼的第二個掛點,通過與複合掛架的配合,使改進後的F-15戰鬥機可以攜帶16枚中距空空導彈。或者是國會放棄升級改進計劃,用增加F15X採購數量的方式來彌補這一差值,但是不管是哪種方式,都是國會和波音之間的鬥爭,所以對於想要擁有主動權的國會來說,推遲F15X交付時間恰好是一個機會。
至於美國空軍為什麼願意等待呢?首先美國空軍一直在美軍隊伍中屬於第一類人,在武器裝備採購預算上常年穩居首位,而且當下美國空軍光是裝備的F35A隱身戰機的數量早在2019年中就已經超過400架,按照洛馬公司F35隱身戰機年產量早在2019年就達到134架計算的話,未來幾年美國空軍光是F35A隱身戰機的數量就可以達到七八百架,再加上美國空軍還裝備有上千架F16和幾百架F15C/D戰機,以及多達181架更為先進的F22隱身戰機,所以對於當下的美國空軍來說,有沒有F15X的加入並不重要。
特別是關於推遲F15X交付時間的可是美國國會主動提出的,那麼對於美國空軍而言就算是有怨言也不敢聲張,只能默默忍受。畢竟掏錢的可是國會,得罪了國會那美國空軍在下一財年的國防預算上還能不能繼續拿到更大比例的採購預算就真的不好說了。


魑魅涅磐


前兩天洛馬宣佈已向美國交付500架F-35隱形戰鬥機消息在軍迷圈中引起一波探討,加上美國手中已裝備的180多架F-22,美軍現役的隱形戰鬥機的數量遙遙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在這樣的狀況下,美國依舊在採購三代改進型F-15X戰鬥機,這或多或少讓很多人有些不太理解,尤其是武器制勝論的支持者更有萬千不解咯。其實很簡單,美國之所有願意等待F-15X,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F-35被認為是一款錯誤的戰鬥機。

談及F-35隱形戰鬥機,往往被很多人打上“先進”的標籤,這也無可厚非,畢竟F-35戰鬥機是一款典型的隱形戰鬥機,其隱形處理大量的借鑑了F-22的設計經驗,僅此一點就是其他類型戰機不能企及的技術優勢。除此之外,說F-35先進的論點大多集中在其裝配的F-135型發動機,該型發動機推力達到驚人的18噸,未來還計劃升級到21噸的驚人水平;另外強調更多的還有其優異的航電系統,由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光電分佈式孔徑系統、光電瞄準系統和綜合電子戰系統構成的四大機載核心電子系統,單純從態勢感知角度來看,F-35在該領域要比戰鬥機之王的F-22要在技術上先進的多,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這並不能說F-35就是一款完美無瑕的戰鬥機,它也存在一些先天性的不足,主要體現在空戰能力上。如此不是說F-35不能使用於空戰,而是F-35不宜作為空優戰鬥機來使用,儘管其發展譜系中有F-35A制空型戰鬥機。作為一款典型的空優戰鬥機,不僅僅需要有強大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和空戰火力系統,同時還需要具備很高的機動速度、升限、機動性以及作戰航程等硬性指標,顯然F-35臃腫的外形就決定了其並不適合作為空優戰鬥機使用。

根據公開的數據,F-35的最大飛行馬赫數只有1.6,這也就意味著該型戰機將是繼米格-19之後發展的戰鬥機中最大飛行馬赫數最低的一款戰鬥機,也是為數不多低於2馬赫的戰鬥機,較低的馬赫數在實戰中意味著F-35缺乏快速趕赴戰場的能力,同時在格鬥機動中也處於明顯的劣勢。導致F-35具有這一先天不足的問題的本質就是其錯誤的設計定位,F-135發動機推力雖大,但卻只是一款單發戰鬥機,對於戰鬥機機動核心所講的推重比並沒有太大的助益,同時該型發動機還要考慮到矢量機動問題,對於能量的損耗往往被外界所忽略,至於損耗的多少隻有F-35的實際使用者才知道。

另外F-35還有一個核心缺陷就是翼載荷問題,考慮到大載重問題,設計人員在設計時折中的選擇側重點,最終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F-35的翼載荷並不好,不堪的翼載荷並不是高推重比就能解決的,美國的空優戰鬥機F-22、F-15都採用的是高推重比、低過載,雖對於過失速機動沒有直接助益,但有利於保持優良的持續機動性,從而最大限度的維持一個比較好的空戰機動能量水平,這也是這兩款戰鬥機機動性比較突出的原因,顯然F-35的推重比和翼載荷都很欠缺,這就直接導致了F-35並不適合作為空優戰鬥機使用的根本原因。

根據美軍披露的採購計劃來看,未來在新一代戰鬥機中,F-35的佔比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水平,F-35的總裝備數量佔比超過美軍戰鬥機的三分之二以上,單純的講隱形戰鬥機,F-35的佔比將進一步增加。因為作為空優設計的F-22早在2011年就已經關閉生產線,最終只生產了187架,再加上事故墜機,墜一架就少一架,而F-35雖有制空型號,但是其並適合作為制空戰鬥機使用,那麼美國空軍在未來的制空作戰中將面臨嚴峻的挑戰,尤其是隱形戰鬥機俱樂部成員逐步擴張的情況下,這一點顯得更加突出。

此外還要知道,緊跟在美國身後的中俄在這方面正在奮起直追,中國的殲-20已經批量列裝空軍作戰部隊,俄羅斯的蘇-57也接近試驗尾聲,首批採購已經完成會在未來交付部隊;更重要的是中俄兩國在研發隱形戰鬥機時都一致將F-22隱形戰鬥機作為參考的藍本和潛在的對手而設計,換句話說就是這兩款後期之秀就是以幹倒F-22而設計的,F-35這個胖鴨子在未來制空作戰中就面臨嚴峻的壓力。

在制空戰鬥機數量有限的情況下,美國沒有太多的選擇,只有不斷的憑藉F-15優秀的平臺進行現代化升級,以求降低與隱形戰鬥機之間的技術差距,從而保證美國空軍空優戰鬥機機群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準上,避免在制空作戰中因數量不足而落於下風,F-15X雖有點老,但是總比沒有的好,在F-22的搭配下依舊能夠發揮出一個不錯的作戰效能。

因此,財大氣粗、以技術優勢著稱的美國之所以很有耐心的等待F-15X,其核心原因是F-22的數量嚴重不足,F-35在制空作戰中又是花拳繡腿,不堪大任,為了避免作戰體系中出現制空作戰漏洞,美國無奈之下只能發掘老裝備的潛力,以新技術賦予其新活力。


鷹鴿分析


這個說法不正確吧,波音公司與美國空軍簽訂有關軍機採購合同在2020年的事情,這個預算剛剛被通過,還沒有幾天。

在幾年前,還沒有有這個計劃,美國在幾年前只考慮採購F15X的計劃,但是從來沒有列入了採購預算,F15X戰機實際上是美國中斷多年F15採購之後,重新採購的舉動,關於這款戰機是否應該採用的問題,美國內部一直很爭端,不能說美國早就打算向採購這款軍機,直到2019年底才算有個眉目,最終在2020年初變成現實。

這款戰機對於美國來說是有點難取捨了,到底採不採購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尤其是在f35問世,有沒有必要採購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現在看來美國已經放下顧忌,決定要採購了,至於說美國在幾年前就已經決定要採購,這個說法不實在,許多有些人過度的理解,從技術上考慮,沒有考慮到美國的政策等問題。


麥田軍事觀察


美國推遲了F15的交付時間,可是美國的拖延在等什麼呢?在這個時間裡美國的F35並沒有推遲交付,現在F35的生產就已經有500架了,三年後就是一千多架,這就說明,美國聲稱生產四代機的目的是忽悠中俄,引導中俄滿足於裝備四代機現狀的歧路,美國的忽悠是戰略性的,實際操作的,決定國家生死的,而不是口頭的,宣傳的,娛樂性的。

舉個栗子,美國在50年代就忽悠蘇聯,航母無用論,是鐵棺材論,在蘇聯準備武裝航母以後,美國又立馬宣傳,推銷小型航母論,結果蘇聯又上當了,生產了多艘中小型航母,直到蘇聯解體都對美國海軍構不成威脅,建一艘小型航母的成本是大型航母的三分之二,戰鬥力卻是幾分之一都不到,卻耗盡了蘇聯建設海軍的資源和財力,浪費了時間,這當中如果發生戰爭,因此被毀滅的就不只是蘇聯的海軍了,可以看出美國忽悠人的手段是多麼可怕了。

現在,美國又做出姿態,要繼續生產裝備四代機F15,就是希望中俄跟進,中國大力生產四代機殲十,殲15,殲16,俄羅斯繼續生產裝備蘇35,只需要區區的三年時間,中俄都有了幾千架四代機,可是美國F15並不生產,五代機F35卻已經上千架了,因此一二十年後,中俄空軍還不是美國的對手,可是中俄的資源卻消耗了,同時美國還在不斷的宣稱F35不可靠,空戰能力不足,忽悠中俄,可是又每年生產一二百架,以後會更多,實際上F35有寬大的機身,本身就是一架多用途戰機,它的目標是對地,同時兼顧對空,美國清楚得很,不足之處只是宣傳而已,隱身的五代機對四代機有壓倒性的優勢,空戰消耗比達到了幾十比一,四代機碰上五代機就是靶子,但是中美俄已經不會再發展新型的五代機和四代機了,競爭的是一二十年後的六代機,我國的六代機發展,已經和美俄站在一個起跑線上了,鹿死誰手?當然中國說了算。


cbleeg


波音最新F-15交付時間被推遲三年,美空軍為什麼願意等待呢?

首先,F-15EX的交付時間本來就應該在三年後,之所以 會出現“交付時間被推遲”,只不過是美國為了坑錢耍的手腕。

波音公司曾宣佈,將為F-15EX戰鬥機獨家採購臺通用電氣F110-GE-129發動機。隨後美國空軍發表聲明說,他們希望在這一平臺上安裝一臺已經獲得認證的發動機。

可到了2020年3月10日,美國空軍又改口了。美國空軍負責採購、技術和後勤的助理部長威爾·羅珀對眾議院軍事委員會的一個小組表示,美國空軍選擇通用電氣F110-GE-129,是為了利用卡塔爾和沙特在各自新的F-15發展型號F-15QA和F-15SA上做出的投資。

說白了,原本美國F-15EX先進鷹式戰鬥機並不打算裝備F110-GE-129發動機。可為了坑沙特和卡塔爾的錢,美國就先用F110-GE-129發動機湊活出了一個臨時方案,用來忽悠沙特和卡塔爾。這樣一來,美國不用出一分錢的研發費,就能空手套白狼的來給自己研發武器裝備。

而等項目有了結果,美國隨便找個“藉口”打法了就是,反正這些國家不敢和美國翻臉,只能打掉了牙往肚子裡咽。

其次,冷戰結束後,全球軍費大幅降低,無數項目下馬,武器裝備更新換代速度變得很慢。對於軍工企業來說,容錯率變得極低。一次設計失敗,就沒有了翻身的機會。曾經研製了F-14“雄貓”戰鬥機的美國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由於在美國海軍和空軍的戰鬥機訂單爭奪中失敗,現在已經完全喪失了戰鬥機的研製能力,目前主要的業務為美軍制造預警機、無人機和各種艦艇。

波音的前景也不容樂觀。隨著F-35開始大量服役,波音戰鬥機業務的兩大王牌F-15和F-18受到極大的衝擊,停產是早晚的事。波音的戰鬥機業務也將衰落。而這將會導致洛克希德·馬丁壟斷美國戰鬥機市場。這顯然是,美國政府和軍方不希望看到的。

壟斷對於一個行業的危害性無須贅述。

首先,一旦形成壟斷,廠商為獲得壟斷利潤,造成價格一般會高於競爭條件下的價格,產品產量一般會低於競爭條件下的產量,這意味著生產不足和資源配置的低效率。

其次,壟斷的廠商缺乏競爭的外部壓力,會影響其技術開發的積極性;同時經濟效率低於競爭條件下的經濟效率。

最後,壟斷廠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產量和價格(洛克希德·馬丁壟斷美國戰鬥機領域,會降低美國軍方在裝備研製和採購中的話語權)。

總之壟斷對於一個行業的危害性是巨大的。因此,波音作為競爭和平衡力量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美國軍方和政府是一定不會放任“波音”淪亡。給波音一些訂單,使“波音”可以維持下去,與洛克希德·馬丁競爭。

其三,作戰需要。F-22與F-35作為隱身戰鬥機,為了不影響隱身性能,犧牲了部分載彈量。因此,美國空軍也需要一款載彈量大的戰鬥機,來作為F-22與F-35的補充。環顧美國現有戰鬥機,也就F-15合適(最大載彈量11噸)。

美國這招可謂一舉數得,真是不得不讓人佩服其精明。以後和美國做生意最好多個心眼,不然被賣了,還要幫著美國數錢。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個贊,還有“關注”!!!


東斯坦因


美戰術空軍己經是洛馬一統天下的局面,釆購30架F15Ⅹ是為了照顧波音,空軍項目分部不致於餓死罷啦!加上有特朗普的政治因素,他個人比較挺波音……而其實空軍對F15Ⅹ的需求並不大,有沒有兩可……


太平洋水師


可以買世界上最好的戰機一一一光輝戰機!


用戶6504682528529


等也得等

不等也得等

自己的孩子

就這付德行

改不了

只能等

故,還能怎樣

#凌遠長著#


愛之育之


不等有啥辦法?也沒有更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