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60大壽,壽宴上感嘆無後,兒媳突然跪下道:其實您還有一個兒

包拯60大壽,壽宴上感嘆無後,兒媳突然跪下道:其實您還有一個兒

包拯60大壽,壽宴上感嘆無後,兒媳突然跪下道:其實您還有一個兒

宋朝有這樣一個人,大家一定會熟悉。他就是清廉正直的包拯。包拯的一生裡,一直在為正義發聲,即使犯罪對象是皇親國戚,他也敢毅然面對。而包拯,這樣的品行性格,也被眾人所稱讚。 包拯從小就就認真讀書,可以說10年寒窗苦讀,換來了仕途成功。 包拯對於破案,實在是高手,一些懸案在他手裡,不過幾天就被破解了。但是單純正直的包拯,因為不接受賄賂而得罪了不少的強權人物。人們為他這樣的勇敢品行感到佩服。稱讚他為青天大老爺。

包拯60大壽,壽宴上感嘆無後,兒媳突然跪下道:其實您還有一個兒

嘉佑三年即公元1058年,諫議大夫、權任御史中丞的包公迎來了六十歲的大壽。即使是沒有大操大辦,還是有很多親朋摯友而來,為這位享有盛譽的包青天祝壽。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再看到賓客臨門,一向不愛熱鬧的包拯也不由開懷而笑。包拯他正直不阿,所以他不收任何的禮物,所以大家都給祝詞,包拯聽著這麼多人的祝福,心裡美滋滋的。

包拯60大壽,壽宴上感嘆無後,兒媳突然跪下道:其實您還有一個兒

但笑著笑著,包拯就沉默了。賓客看包拯突然沉默,一時間也不敢大笑了,便詢問包拯身邊的人到底怎麼回事?伺候了包拯多年的下人悄悄的說:“老爺大概是想起了少爺。”包拯共有兩妻一妾,髮妻李氏早年因病去世,後為延續香火娶了第二任妻子董氏,而妾室就是董氏的陪嫁丫頭,有這兩個女人的陪伴,大家都會覺得包拯自然是兒孫繞膝,子孫滿堂了,然而直到包拯35歲的時候才有了和董氏生的一個兒子—包繶。

包拯60大壽,壽宴上感嘆無後,兒媳突然跪下道:其實您還有一個兒

包拯非常注重於對兒子的培養,所以在他的悉心培養下。兒子的職位不僅做到很多高位。那是兒子的事業與婚姻雙豐收。而且兒子的婚姻也十分順利,應許了北宋三朝宰相呂蒙正的外孫女,人稱崔氏。但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兒子在結婚後第二年就死去。禍不單行的是,孫子包文鋪在五歲的時候也早早的死了。這兩個打擊對他來說十分的大。

包拯60大壽,壽宴上感嘆無後,兒媳突然跪下道:其實您還有一個兒

但包拯還算是個比較豁達開朗的人。他明白兒媳婦失去兒子已經很痛苦了,不能自私的讓兒媳婦為自己的兒子守一輩子的寡,他還勸說崔氏找個好人。兒媳婦崔氏對他說:“您是世人都敬重的人,我自願替您兒子孝順侍奉您們,打死我我也不會再嫁其他人的。您以後就不要再說讓我改嫁的話了。''事情的後來,兒媳婦崔氏確實將包拯夫婦視如自己的親身父母,孝敬疼愛。包拯也相當感動,唯一遺憾就是自己膝下無子。

包拯60大壽,壽宴上感嘆無後,兒媳突然跪下道:其實您還有一個兒

在包拯暗自傷神之時,兒媳突然下跪說道:爹,其實您還有一個兒子!崔氏說完,不僅包拯愣了,賓客也愣了。婆婆董氏輕聲說:不得胡說!然而,崔氏卻將實情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原來,就在前一年,包公身邊的侍妾孫氏因為替人說情,被包公趕出了家門。包公生平清廉,最見不得這些事情,所以無人敢替孫氏說話。孫氏家中早已無人,這才做了包公的小妾,被趕出之後,真的是無路可走。崔氏瞭解這些情況,便好心安排她在自己的老家住下。

包拯60大壽,壽宴上感嘆無後,兒媳突然跪下道:其實您還有一個兒

大喜之下的包拯借景抒情,乾脆就把這個兒子取名為包誕。包誕長大後也成為了一名清官,雖無包拯之能,但也沒有埋沒老父親的名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