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吟·环保②


云中吟·环保②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阴阳合德

  人参天地,三才同纪


  先王之道:道法自然,阴阳合德

  《黄帝内经》云:“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黄帝内经》一书,实际上是一部“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的重要经文。书中更是明确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之观点。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王冰注:“天以德流,地以气化,德气相合而乃生焉”,是以春夏秋冬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意思是人能应四时和气,故天地恒畜养之,而人如能善养生于天地,天地自然反哺养人。

  《素问·天元纪大论》指出:“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盖指天之十干运化地之五行,地之五行而呈六气,此即为天地生化之道,进而化育万物,对于人而言,日用事物之间,莫不有天地自然之理。


云中吟·环保②

三才同纪。

  在《黄帝内经·灵枢》一书中,亦有多处谈到“人参天地”、 “天人相应”等情状。在岐伯天师为黄帝讲述“刺节真邪”时,岐伯说,人与天地相应、与自然四时变化一致,因而“人参天地”,故可以用解节的刺法。明确指出“天人相应”、“与天地同纪”的生态规律。

  《灵枢·岁露论》中亦指出,人与自然界是密切相关的,是互为一体的,故与日月之变化规律相通应。并以潮汐现象做了说明。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

  《道德经》则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要效法大地生生不息、养育万物之厚德,效法上天垂日月、布星辰,以利万物之自强不息的精神。进而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之阴阳合德、刚柔有体之道。

  同时老子亦指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不知足,是人类欲望的根本。于个人,不知足就会出现饮食不节,贪得无厌、物欲横流之心理,进而就会疾病杀身;于家庭,不知足就会出现家人挥霍无度,穷奢极欲,逆天暴物之问题,就会招来灾祸;于国家,不知足就会出现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极度贪婪等,而由此国家便出现地土崩裂、阴阳无序、战争抢劫、水火灾殃不止等现实问题。


云中吟·环保②

阴阳合德。


  故在《道德经》中,老子亦专门强调: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意思是,人若能像珍惜生命一样爱惜天地万物,视天地万物为己身,不放纵身心欲望,精神不嗜欲,“量腹而食,制形而衣,容身而居”,自然可以做到“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的“天人合一”境界。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亦是我国古代环保的根本精神。融入血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