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保险公司倒闭了,健康险会受很大影响,为什么大家还是敢买小公司的产品?

昌于森


此话有误!我是保姐爱生活,已从事保险十余年,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虽然保险公司在监管的要求下是很难倒闭的,退一万步讲,哪怕保险公司真的倒闭,对客户的保单合同利益也是没有影响的。有影响的应该只是前业务员给客户的虚高承诺或者购买时没按要求健康告知。

会去买小公司产品的客户,通常是认可保险,了解保险公司的,且并不追求品牌,更喜欢性价比的客户群体。他们更会从自身的需求出发,给家人配置真正需要的性价比高的产品。

好了,我的回答完毕!想了解更多保险知识可以关注我!买对保险比买贵保险更重要!!!


保姐爱生活


一、保险公司其实都不小。

很多保险公司的名称,可能大家都没有听过,这也不奇怪。


根据银保监会官网公布的信息,截至2018年12月,在大陆经营的保险公司,保险集团控股公司12家,人身险公司96家,财产险公司89家。


这其中既有大家熟知的老七家:国寿、平安、人保、太保、太平、新华、泰康;也包括一些新型的百年人寿、信美相互、华贵人寿等公司。


老七家,因为成立时间较长,线下分支机构广,代理人队伍众多,广告投入曝光机会多,很多人都听说过。其余的保险公司没有听说过,其实也很正常。


但即使这些你没有听说过的保险公司,其实都不小。这里给大家从股东背景和成立门槛两个角度分析一下:


(一)股东背景

股东背景,我先给大家举几个小众合资公司股东背景的例子:

工银安盛: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五矿集团和法国安盛的合资,后者是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

光大永明人寿:中国光大集团和加拿大永明金融,后者创建于1865年,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之一;

瑞泰人寿:中国国电集团和英国耆卫保险集团的合资,后者成立于南非,业务遍布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


这些保险公司,内有大央企、大银行站台,外有一流的国际保险公司做外援,公司硬实力都是杠杆的。


再来看看,这些年诞生的一些新型保险公司,他们的股东也都很厉害。

众安保险:三大股东分别是阿里、腾讯、平安

信美相互:大股东是阿里

华贵人寿:大股东是茅台


(二)成立门槛

金融机构销售金融产品都是需要金融牌照的,保险也不例外。而保险牌照在大陆其实是非常珍贵的牌照,想拿到都非常难。


《保险法》第68条和第69条,对保险公司的成立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

除去基本的股东背景、实力及相关人员的资质要求外,可以重点看看画红线框处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2亿元;


而且,这个注册资本必须为实缴货币资本。

简而言之,注册资本出资的形式只能是货币,不能是土地使用权及知识产权等其他权利;


此外,与一般公司不同,保险公司股东的出资,不能采用分期的方式,只能一次性完成出资。


最后,即使你有2亿的实际货币资本,也很难注册成功,现实情况下,你没有个10亿以上的硬实力,肯定是不行的。这里给大家举例,几家最新成立不久的保险公司的注册资本情况:

华贵人寿:注册资本10亿

国宝人寿:注册资本15亿

国富人寿:注册资本15亿

…….

因此,所有的保险公司其实都不小,小只是相对的。



二、保险公司破产都很难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说明一下具体的原因:

(一)资金运用

你交的保费,保险公司收取后,对这部分资金并不能为所欲为。在资金运用监管方面,需要按照保险法的规定,满足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

而具体到实处,监管也制定了《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对保险资产的分类、品种以及相关比例等进行明确的比例限制。

确保保险资金的运用足够安全。


(二)偿付能力监管

先简单科普一下偿付能力的概念,按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中的定义,就是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显然偿付能力越高,保险公司无法支付理赔金的概率更小。

偿付能力也一直是监管检测的红线。偿付能力详细的内容,后面我再写文章介绍吧。

我国现行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俗称偿二代,是在2016年开始实施的。这套标准不仅与国际接轨,而且关键指标更是超越了欧美现行的标准,而且这套监管规则还在不断完善,偿二代二期工程已经处于研究阶段。

按照制度的要求,保险公司每季度需要报送偿付能力季度报告、每年需要报送一次偿付能力报告的审计报告及经独立第三方机构审核的压力测试报告。

确保保险公司在未来一年内99.5%的概率不会破产。


(三)再保险制度

不仅我们普通消费者需要保险,保险公司也需要保险,保险公司的保险,就需要再保险公司提供了。

按照保险法第103条规定:

保险公司对每一危险单位,即对一次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所承担的责任,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10%;超过的部分应当办理再保险。

实际实务中,各家保险公司也都会寻找再保险公司对业务进行再保安排,把一部分保费分给再保公司,出现理赔后,大家一起分摊一些。

很多时候一笔大的业务背后,都会有好几家再保险公司在共同分摊。


(四)保险保障基金制度

保险保障基金堪称保险行业的最后一道风险防线

按照保险法第100条的规定,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都要拿出一小部分保费上缴到保险保障基金。

这部分钱,交由专门的公司运作管理,一旦有哪家公司出现风险,可以就可以用来救急。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30日,保险保障基金余额高达1424.25亿元。这钱包的厚度,还是杠杆的。


因此,从上面四点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现有监管政策体系下,无论大保险公司还是小保险公司破产的风险极小。


三、万一破产了,也有人兜底


退一万步讲,在各种监管和规定之下,保险公司仍然没办法经营的话,你购买的保单的利益,也会得到完全的保障,因为:


(一)保险保障基金会出手

上面在保险保障基金制度里,我已经说过了它的作用。这里就直接举例,保险历史上保险保障基金出手的实际例子。

自保险保障基金2008年成立以来,其已经先后出手救助过三家保险公司,第一次帮了把当时深受利差损影响的新华、第二次是中华保险、第三次就是最近的安邦保险(现在改名成了大家保险)。

大家再看看上面三家保险公司现在的经营情况,个个都经营的好好的,那些买过该保险公司产品的客户,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二)有其他保险公司接盘

即便未来,保险公司真的经营不下去,出现破产清算的情况(目前还未出现过),也会有其他有资质的保险公司接手,保险客户的利益,依然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这一点在《保险法》里有明确的规定:

《保险法》第八十九条: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

《保险法》第九十二条: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并且转让时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如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


因此,即使你眼中的小保险公司真的破产了,你拥有的保单依然不会受到影响。


保险公司无大小之分,只有相对的大小;

大小保险公司的服务都不差;

保险公司都非常难破产,即使破产了,你的保单依然很安全。


最后,买保险,我们应该挑的是保险产品,而不是保险公司。



龙哥保


安邦保险重组,2019年7月,大家保险正式成立。之前买了安邦保险的客户,受到什么影响了?

《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可以破产、重组,前提是一定要有公司去接手之前的这些保单。这是法律对保单持有人的保护。客户的保证权益是不受影响的。受影响的是分红类的保单,这些保单收益,本来就是不确定的,所以保险公司破产重组,必然影响到这些保单的收益,导致现金价值降低。

现在内地对保险的认可,很多时候是看代理人。只要信任,不管代理人代理哪家公司的产品,都会去买。另外小的保险公司机制比较灵活,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快,更容易满足市场的需求;也可能为更快地占领市场,而有些比较激进的做法。

大的保险公司也有大的优势,主要是运营稳健,让客户放心。保险毕竟是个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产品,只有稳健的盈利,客户才能获得保单最大的收益。


护你三生三世


对于小保险公司靠不靠谱,推荐一篇文章《如何用保险保障自己的一生》作者:李元霸这篇文章里面将保险公司的监管、运行机制讲的特详细,建议花点时间好好看看。

17年我自己在给自己及家人配置保险就是受这篇文章的影响,最后选的小而美的产品,结果到了18年,安邦保险因为吴老板作被保监会接管,当时收获了不少“大公司”代理人的问候。

可是,让他们失望了,安邦保险最后改名为大家保险。我的保单没有因为安邦被接管而失效,反而是在被接管初期就收到安邦保险的短信,告知保单效益不受影响,无须担心等等。

所以在买保险的时候保险公司的大小真的不是你选择一个产品的关键因素,产品才是。

哦,对了,中国自从恢复保险业务后,被接管的公司共三家:一次是为了新华保险,另一次是为了中华保险。而最近一次是安邦保险(现在改名为大家保险),目前这三家公司也恢复了正常经营。新华保险甚至在被接管后成功上市,成为现在A股仅有的四家上市保险公司之一。其余三家为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洋。


果子里在路上


从专业的角度看,我认为,还是归于客户对保险不了解。客户在不懂之前,喜欢用相同的保额比较,哪家便宜,我买哪家。殊不知,只有买错 绝不会卖错。比如,小公司偿付率100%,大公司偿付率259%,什么意思,一旦因突发门事件,大家全部都来理赔,百分百那家公司一定倒闭,因为钱赔完了,没了嘛。而另一家百分百陪完,还剩下1.59个公司,您说您愿意买哪家?另外,小公司因为价格便宜,明知道卖的越多,后期理赔会更多,岂不死的更快。不急,它的条款只要多设几个条件,很多人就不能理赔。但这些一般客户是很难察觉的。当然还有很多大公司为客户提供的额外医疗服务。所以,找一家大公司,找一个真诚可靠的保险代理人显得尤为重要! 太平洋保险公司今年来,围绕客户权益撤巨资搭建的太保蓝本医疗服务平台,就很棒,(这是除保单以外的权益)全方位解决客户问题。有机会可以了解下。[呲牙][玫瑰][玫瑰]


爱应如是


你好

首先,回答关于“小公司”。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注册资本金必须是2亿元,且是实缴货币,就是不能用其他资产折算的资本。所以再“小”的保险公司其实都不算小。

其次,回答关于“倒闭”。保险法还规定,保险公司一般情况下不得解散。

最后,真的经营不善,依法撤销或者宣告破产的,那么所有的保险合同必须转让给其他有资质的保险公司才能做清算,没有谈拢转让的,银保监会出面指定接手的保险公司。总而言之,就是为了保证保险客户的保障利益不受损失。

所以不用担心承保的保单,会因为保险公司出状况而受到保障的损失

另外,所有的保险公司和保险产品都可以通过银保监会官网查询到备案信息。不放心可以在投保前查一下以防万一!

关注我,一起探讨保险[呲牙]






呼保义Leo


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保险公司倒闭风险小。

虽然说只有寿险公司不能随意倒闭,健康险公司并不在此列。

但是,所有保险公司都受到银保监会的严格监管,经营风险相对较低。

而且还有保险保障基金,针对保险公司保障的问题,补偿投保人的权益。保险保障基金的保障,并不限于人寿保险,健康险也同样在保障之列。如果保险公司倒闭,保险保障基金会给予投保人补偿。

所以,总体来说,保险公司不同于一般商业公司,其经营风险相对来说并不大。

第二、健康险大多是短期险。

我们平时说的健康险,大多是短期险。虽然重疾险实际上也属于健康险。但是因为很多重疾险的主险都是寿险。即便有的重疾险是单独的主险,但是也带有寿险功能,所以普遍倾向于重疾险是归为寿险的监管和法规范畴的。

另外常见的健康险就是医疗险。医疗险大多是短期险,就算有的长期险,最多也就是6年。短期险即便保险公司倒闭,一年几百块的保费损失也不大。

第三、保险公司成立有严格的要求。

保险公司不同于其它公司,要成立一个保险公司,有最低注册资本要求,而且必须是实缴资本。当偿付率不达标的时候,就必须要注资。所以,除非是难以预料的大范围病情报销,否则是不太可能因为赔付导致保险公司破产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保险公司规模的大小本身并不太重要,反倒是小公司出了问题,更容易救助。如果是平安这样的超级公司出了问题,由于涉及的面广、资金巨大,反而会增加救助难度。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如果是医疗险,我会更倾向于网点全面的大公司,如果是重疾险产品,我会更倾向于性价比更高的中型公司。


老萌有个存钱罐


投保时,选择大品牌或无品牌,在于你自己想在大树下乘凉,还是在小树下乘凉?你觉得大树可依,还是小草可靠?

产品,每个产品都有它独特的优势,便宜一定有它的理由,比如航空意外保险,保100万来回 七天行程,只需要1元钱,还有10万医疗费。

为什么呀?因为出险机率小,拟定保费自然就低

保费高,一定是发生率高,理赔率高

产品都是由保监审核的,不可能说大公司就贵,小公司就便宜,肯定是某些点是你不懂得看的,你就相信监督机构吧 他们都是国家的。

至于是否倒闭?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经营不善,由国家收购,由其他保险公司接管。

假如,你是买一个亿的保单,你买小公司,就不太匹配哦,出险 赔死人家哦。

大品牌,公司不敢欺负你,为什么?品牌价值高,谁敢与你计较?当然不至于要发生纠纷,诚信原则。

哎,自己看着办 ……


馨媛日志


你是“大公司”的代理人,遇到pk了?输了?想不明白?不要怪老葱说一句大实话,因为你的客户比你更专业,更了解市场动向,更了解保险公司的安全机制。而你这个问题一问出来就知道你没有去了解市场的资讯,银保监会对“安邦”完成了接管,1.5万亿完成兑付的新闻才刚刚过去没多久呢。百度一下?

逻辑、道理与法律很多位同行已经说过,我就不讲了,我讲的是客户认知的时代差异性:

1、时间回到30年前,你问客户要不要买保险,客户会问你保险是什么,保险柜吗?

2、时间回到20年前,你问客户要不要买保险,客户会告知你,我已经买了某寿,某安;

3、时间回到现在,你问客户要不要买保险,客户会告诉你我已经配置了xx公司的健康险、意外险多少保额。;

4、以前客户会说我只要大公司;

5、现在客户会说帮我配置性价比高的,公司不要紧,价格与保障要全面,医疗部分不要有免赔额数额上的漏洞;

6、以前客户说保险条款是“天书”;

7、现在客户说你把计划书跟条款发给我,我自己看就可以了。

历史发展说明客户对保险的认知在快速提升,客户已经知道自己的有更多的选择的时候,而你却还停留在保险公司大小、倒闭这种陈旧的认知上。但不能怪你,只能说保险公司不负责任洗脑式脑部大保健培训体系把很多代理人教育成这样,很多人不愿意醒过来。

所以总结,为什么?因为客户比你专业。别不接受这个现实,因为现实要么逼着你前进,要么逼着你转行,就这么简单的道理。[捂脸][捂脸]


老葱识风险


保险公司倒闭的问题先不谈,我试着跟题主讨论一下所谓“小”保险公司的问题:

1.在大陆想拿到保险公司牌照是非常困难的。

上图是保险法第68条的规定。第一条就写明了,股东是必须干干净净的,而且净资产不得低于2个亿。而实际操作中,资产往往不低于20亿。而且钱还不是关键,现在在保监会等牌照的公司有200多家,而实际上2016年只批了12家,2017年批了6家,到了2018年仅仅批了1家,only one!就是京东合资入股的安联(中国)财险。

所以你说难不难。因此,保险行业都是大佬们的游戏,你看看上海外滩,能在那打广告的基本上都是保险公司。所以,能迈进保险公司的门栏,都是超级大公司,所谓大小保险公司,只是在行业内部的相对大小!

2.所谓的“小”公司,真的小吗?

现在国内的保险公司主要有三大类:

1.品牌公司:比如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太平洋,新华等等,这些公司股东实力较强,广告投入多,因此知名度较高。但是大多起源于19世纪末,至今也只有不到100年的历史。而且也仅仅是在中国是“品牌”。

2.合资公司:

这里随便举几个例子。

中英人寿。中粮集团和英国英杰华保险集团的合资,后者诞生于1696年,是英国最大的保险公司。

工银安盛。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五矿集团和法国安盛的合资,后者是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

瑞泰人寿。中国国电集团和英国耆卫保险集团的合资,后者成立于南非,业务遍布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

这些保险公司虽然在中国知名度不高,但在全球范围才是真真正正的大佬!

3.新兴公司

也举几个例子。

众安保险:三大股东分别是阿里、腾讯、平安

信美相互:大股东是阿里

百年人寿

:大股东是绿城

华贵人寿:大股东是茅台

这些公司虽然是新开的,但是实力一点都不差,背后都是国内知名大企业。

综上,试问这些保险企业,哪个是“小”公司?所以我们选保险时,不要去考虑公司会不会破产,公司大不大小不小的问题,而是要把精力放在保险条款上!试问大多数人买保险有几人会去认真阅读保险条款,有几人能把保险条款的内容完全搞明白,有几人会去对比各家保险公司的条款,而这些才是购买保险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