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选择世俗还是做自己?

木木MH


一半诗意,一半烟火[心]

总是听别人说“你能决定你自己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那么,你可以回答我

你真的选择了你喜欢的生活吗

我想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好像没有”

选择做自己

无非就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

不阿谀奉承,不刻意讨好,不用维持自己不想要的关系

我想最多的就是不用“假装快乐”

那么你还工作吗?你还和别人相处吗?

即使你可以不用,那么你的家庭不用维持生活吗

甚至你的孩子,他们不需要和别人相处吗?

小的时候说做自己

单纯的做自己

不用多想,最简单的方式是不喜欢你,我就不和你玩儿

可是长大之后并不是这样

强颜欢笑是我们学到最多的

“世俗”不得不入

最好的状态大概就是:一半诗意,一半烟火

愿:即使选择了世俗,你还是没有丢失自己[心]



安欣然呐


我也不明白什么是世俗,什么是高雅。我只知道做回自己,不会因为别人的喜好而改变自己行为取向。

只记得小时候读了一个故事:两父子牵了一头小毛驴去镇上卖,徒步走了几里,父亲心疼儿子,让儿子骑的小毛驴身上;走不了几里,遇见几个路人,看到小毛驴驼着儿子,而父亲在路上行走,就说这个儿子不孝顺。儿子深感羞愧,忙从驴背上下来让父亲骑了上去。

又走了几里,迎面又来了几人看着父亲骑驴,儿子艰难的追赶着跟着。又议论起心狠的父亲了!父亲只好将儿子拉上小毛驴,两人一起骑在毛驴身上。

可想而知走不多远,又有人在说:”这对愚蠢的父子,不把这头小毛驴压死是不会罢休的!”万般无奈,这两父子为了不让别人说长道短,硬是将这头可怜的小毛驴四只脚捆绑,用一根棍子抬了起来赶到集市去卖!

当人们围观这对汗流浃背的父子抬着一头驴子:不但坐实了是一对愚昧无知的父子,还当成一个笑话流传至今!

这就是我一直喜欢做回自己的渊源!





最后的贵族


人生选择世俗,就是逢场作戏,常来常往,礼尚往来,世俗就是虚荣的世界。

我只是想简单地做好自己。

我只是大千世界里一粒平凡的沙石,曾经羡慕过高山、小溪、流云……但是现在我只想简单地做自己。

生活中,很多人在为别人的评价活着,在为取悦别人而活着,生活的小心翼翼又乐此不疲,偶尔安静下来与自己对话时发现自己早已封尘在世俗里。

在世俗里安安静静确实不易,做自己更加困难,想静静吧别人说你不入格,锋芒太过招人愤恨,最后很多人选择了迎合世俗,在拥挤的世界里随大流,可是这真的不是我的样子,不选择这样,因为过得很辛苦。

有依靠的人固然是好,可以倾诉,可以哭泣,自己一个人人也要好好好地生活,短暂的人生要走好自己的路,丢了自己一切都没有意义?




乡间农夫相见有缘


在世俗之中找到自我

从年少时起,就不断地被问,“将来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随后,不断自问,并将一切美好的愿望投射到现实的憧憬之中。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渐渐长大才意识到,真正纠结的问题似乎并不在此。

小时候我们的理想是当科学家,想当画家,亦或歌唱家等等,那时我们只需要一个最单纯的梦,就可以天真的憧憬未来,可后来发现,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这样那样似乎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理想开始向现实妥协。

我们承托着期望,肩负着责任,我们不敢再任性而为。一切想象与热情开始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不再大胆,不敢再玩刺激的冒险游戏。似乎有一条为我们量身而设却又千篇一律的轨迹,我们不敢越轨。

害怕现实社会的价值评判——你要追求成功,成功就是要获取成就、地位,获得能使我们得到崇拜的一切,获得满足我们一切欲望的能力。正因如此,我们不敢再将内心中脱颖而出的本性付诸生活。我们害怕失败而不敢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尼采曾说:‘我们无法把握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但可以把握诠释这些事情的方式。

既然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不按自己的意愿去过一生呢?太在意外界的评价无异于自寻烦恼,任何人没有干预我们人生的权利。只是,我们需要足够的勇气去走自己想走的路。

面对世俗的狂流,真正的成功者敢于坚定自我而不淹没其中。黑塞在《德米安》中这样说,‘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我们是为了实现自身生命的意义而来到世上一起感悟人生,没有理由活在外界的评价中,按既定的人生模式生活,那是对生命的极大浪费!

人生就像作画,正如毛姆说的那样,我们的作画是由里及表的——如果我们能迫使世人接受我们的眼光,世人就称我们是大画家;如果不能呢,世人就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但我们并不因此而有所不同。伟大也罢,渺小也罢,我们才不看重这些世人的褒贬之词哩,我们的作品问世之后会有什么样的遭遇,那是无关紧要的;在我们作画的时候,我们已经获得了所能获得的一切。

所以,不要不敢倾听你内心真正的声音。那个声音告诉你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东西,是真正的自我。勇敢的坚守它,永不停息,才是我们一生该做的事。

一样的眼睛,不一样的看法,一样的耳朵,不一样的听法,一样的嘴巴,不一样的说法,一样的心,不一样的想法,一样的钱,不一样的花法,一样的人们,不一样的活法。

这辈子,请为自己而活。

再优秀,也得碰上识货的人。

再付出,也得遇上感恩的人。

再真诚,也得赶上有心的人。

再谦让,也得面对珍惜的人。

你所知道的不要全说,你所看到的不要全信。我不太肯定我的方向,但是我希望自己能走的远一点。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这就是世界。


leven9


我喜欢做自己,我喜欢一首歌是毛不易的《像我这样的人》每一首歌里,都有几句词,说的是你,说的是我,说的是你我某一瞬间的心境。

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刻,那样自我时光里觉得自己就像是张国荣唱的那样: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人间烟火。

当我会有自我时光的时刻,我的脑海里浮现的是这些歌词: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

本该灿烂过一生

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

还在人海里浮沉

向我这样聪明的人

早就告别了单纯……

这首歌是我的手机铃声。和很多人一样,初次听闻毛不易就是他的那首《消愁》,几句歌词就轻易地戳中了我的心坎。

但是,我最喜欢是却是这首《像我这样的人》

莫名掺杂着我最真实的情绪,犹如内心之音!

每个人,在小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这个世界的中心。越长大,被冷酷无情的现实一遍遍打压之后,才知道自己并不是那个天选之人,这个世界并没有围绕着自己转。

然后,我们终于长大……

我小时候就总是幻想,自己在蓝天上的白云里有一个漂亮的宫殿,那里面什么都有,我只要说一声,想要的东西就会像变魔法一样的变出来。

里面还有一个最懂我的好朋友,我给他取名:小云,他每天想方设法实现我的所有梦想……

所以我小时候就沉浸在这样的幻想里,总喜欢抬头看天空,发呆,觉得自己是全天下最幸福的那个人。这也是我的新书命名《仰慕星空》的一个重要缘由,这也是我最近疯狂迷恋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的根本原因吧。

对了,太喜欢《三体》了,昨天有人和我聊了我最近超爱的电影《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遇到一个懂的人,这感觉真的太棒了,连入睡都甜蜜,期待有人和我一起聊聊《三体》。



此时此刻张婷


人生在世,选择世俗是现实需求,做自己是理想追求。因此,大部分人都是一边在世俗生活中忙忙碌碌,一边在做自己的世界里艰难前行。

世俗是五谷杂粮,它虽然口感不佳,甚至难以下咽,但它是物质贫瘠年代的不可或缺之物,它填充你的胃囊,使你免受饥寒,让你在困顿中重拾希望,让你在悬崖边也不胆寒。

做自己是粳米细粮,它晶莹剔透,软烂可口。它外观可亲,口感上佳,让疲惫的身体恢复元气,让不羁的灵魂找到归宿。

人活世上,都难以免俗,其实也不必免俗。因为,只有俗气、接地气的生活才具有烟火气,才能温暖人,感动人,使人不再成为一个孤独的个体,而是相拥并行,互相取暖。同时,也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姿,使我们的道路越走越远,使我们的朋友越来越多。

当然,世俗不等于庸俗。如果把世俗生活完全物质化、功利化,那就是对世俗的误读与玷污。

真正的智者会站得更高,他不脱离世俗的生活,他与大家一起工作,一起努力,一起呐喊,也会为琐事而担忧,也会为米面而担忧;但他不会怨天尤人,推卸责任,他要么成为大家的领袖,为权力和自由而战,要么隐遁山林,做快活逍遥的真人。





文可老师


这个问题是困扰绝大多数人的问题,处理好的人成功了,处理不好的人迷茫了。世俗的人,越来越游刃有余,在社会上左右逢迎;不世俗的人,很难融入这个世俗的世界,处处碰壁,不管你是平头百姓还是位高权重;想活出自己又不得不学着世俗的人都是普通人,有一部人学的好,转换的好,把世俗变成一种技能,这种人很厉害,且保留了自己的本心,出污泥而不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有的人学着学着迷失了自己,即找不到了自己,又没有学会世俗,搞得灰头土脸,岁月蹉跎。

如何做,看你自己怎么考虑咯,哪一款适合你?


做企业生活服务的Tony


很高兴分享自己的观点。

■我选择做自己。

我认为,在年轻的时候不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十分遗憾的。可能会有人笑话我无知,等真正步入社会就会知道被生活所迫的你是没有选择的权力的。我也相信这种观点,在生活工作的压力下想要做自己是很艰难的。

我们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没错,只要寻着自己的目标脚踏实地的前进,纵使艰难险阻,我们也依然有战胜它的勇气。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做到不忘初心的人又有几个呢?要么忘记初心,要么中途放弃。

我现在选择做自己,也许是年少轻狂不知深浅,但我愿意去为之拼搏一下,不狠下心来就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也许多年以后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我会嘲笑自己年幼无知,会为当初的选择后悔不已,在现实面前妥协。但我依然相信,努力做好自己,是对自己最大的奖励。

因此,如果你现在还年轻,还有选择的权利,我希望你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能对现实低头,趁着年轻勇于直面困难。人生短短几十载,为何要在最美的年华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那样何其痛苦。

加油,相信自己。





读书的陈自信


世人就在世俗中,超凡脱俗的是仙佛,仙佛生前也是人,也要吃喝拉撒睡,也要活在人间烟火里。只因为有某些大作为好品行方被后人尊仙尊佛。不要觉得世俗就是泯灭自己的天性,就是折磨伤害自己的所在,我等皆是凡人,自然要活在俗世之中。也许你会觉得在平凡世界里你会违背自己的心愿去做一些不喜欢的事情,所以才会提出选择做自己和选择世俗的问题。有很多人不喜欢上班,那份工作不是他们的理想,但他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啊。有时候我们难免勉强自己去做一些不喜欢的事情,这不是你一个人的苦恼。但你又想想,你的做自己是什么,你心里的做自己是怎样做?它和世俗就是完全冲突的吗?我看未必。我家里有两个弟弟还在读书,读书久了自然会期待假期赶快来。但这个非常时期的非常长的假期让我在有一天居然听见学习很差的那个弟弟说怎么还不开学,好想上学的话。那些孩子期待长大成人,那些成人追忆读书的简单快乐时光。我们每时每刻的经历也许不会惊天动地,但却都不会风过无痕。其实我喜欢对自己说,我喜欢现在的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即使有些不太顺心如意的地方,我也努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改变。人生很遗憾的一件事就是老是心在彼处,人在此处。



赵梨鹤


大家好,我是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是选择世俗还是做自己”?

首先“世俗”不是选择的,做“自己”是每个人的美好期许。

“世俗”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世间不知变通的、拘泥的习俗;二指非宗教的;三指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四指尘世,世间;五指俗人,普通人;六指流俗,庸俗。

我们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受社会风俗习惯所左右,如果你特立独行,就想做自己,那么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别人都会认为你是另类,用大白话说“装”,“精神病”,“脑残”。

其实每个人都想做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爱自己喜欢的人,随心所欲,由着自己的“心”去走,但是现实却很无奈,我们不得不放弃“自己”,去做我们不喜欢和不愿意的一些事。

人活人世间,就是在世俗轮回,摆脱不掉世俗的羁绊,想活出真正的“自己”谈何容易?因为人活着,是有责任的,是有使命感的,不能所有都为自己考虑,有时候,为了自己的家人,或者自己爱的人,为了生活,不得不放弃做“自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所表现的也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也透露了江南才子,面对世俗的无奈,命运不济的唐寅就这样在孤寂中渡过了一生,留给世人的是一些与他的人生完全不相干的传说。

所以说,世俗不是你选择的,是无法左右的,做自己,是每个人的愿望,美好期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