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群里拍马屁跟不上其他家长的节奏怎么办?

杰森斯坦森211


我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拍马屁呢,特别是在微信群里,大家有事就说事,没事的话就不要闲聊,不是更好吗?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思想,我要赶紧多说说老师的好话,多赞扬一下老师。老师听,心情好,就会对自己的孩子多照顾一些。

我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实在听不得这些恭维话,听着耳痒痒的。

其实,孩子们来到学校,我们做老师,如果是个有良心的人,就会认真负责,所做所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在我们看来,孩子们都是一样的。来到学校,我们就会好好教导他们。做错了事,一视同仁,该批评还是得批评。

但不会认为,她的家长没有拍我的马屁,我就要对她不理不睬,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她。

不过,教导孩子不仅仅是老师的责任,家长也要帮助老师把孩子教育好。

记得,有一次,我打电话给一位家长,他的孩子经常不完成作业,还拿手机出来抄答案。结果,他说:“不会的,我的孩子不是这样的人,你不要冤枉他哦!”

顿时,我就无语了。不知道怎么跟他沟通下去。

我一直觉得,老师真的不需要你的拍马屁。只希望各位家长能够与老师一同,把孩子教育好,让他们茁壮健康成长。

那些虚假的话,不仅想的费神费脑,还听得起鸡皮疙瘩呢。




动动老师


有人说,一个微信群就是一个小天地,小社会。我看此话一点都不假,虽然隔着屏幕,但是每个人说了什么话,发了什么图片,语音,视频等,都一清二楚。而且发出来的消息超过两分钟不能够撤回,都会被其他的人看见,即使当时没有看,等下也能看到。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说错了话,有些人还可以争辩:我说了吗?没有啊! 微信群里面可不能抵赖的,都是可以截屏的。所以:“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这句话用在微信群,再合适不过了,说话不要信口开河,要考虑再三,要不有可能引起公愤的。

我当老师也有二十多年了,最开始和家长联系是捎信,然后是打电话,再后来是家校通,飞信,QQ群,微信群后来居上,成为了家长和老师交流的主阵地,发通知,布置作业,家长老师交流免费,方便又直接,图片,文字,视频,语音等都可以发送,其优点自然是不言而喻。

然而,交流的便利和信息的无孔不入,也使得一些家长感到了烦恼。

开学后,除了老师在群里布置一些作业或发布通知外,家长们还热衷于在群里晒出孩子在家的各种情况,交流孩子的养育问题。特别是刚开学,老师提醒的注意事项也不少。家长又不敢不看,隔一段时间就要去翻翻,生怕错过老师发布的重要信息。然而有些家长在群里聊得火热,微商、代购、晒娃,也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在个别家长群内。这些对学习没有用的信息,把老师发的重要信息一下子“淹没”了。

有些家长喜欢炫耀自己到哪儿玩了,吃什么了,开什么车了,还有拉票,要别人点赞的,有些家长等老师发一个什么通知就点赞,过于热情,造成刷屏。

接下来我要说说怎么看待家长群里面家长对老师 过多的赞扬,过于热情的奉承。

有些家长对老师过于热情,也就是所谓“拍马屁”。比如,教师节到了,发个祝福,老师辛苦了!然后还让别的家长跟上,这样有些家长不得不被绑入了表扬的队伍,还有什么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三八妇女节一些家长都会送上祝福语,惹得其他家长也复制跟上,这样就造成了刷屏,真的没有必要,老师也不会去看谁发了,谁没发,所以家长也不要过于担心,不是发了祝福的就尊敬老师,支持老师工作,也不是说没发的老师会怪罪,所以希望担心“跟不上节奏”的家长不要想太多,小孩好好学习,遵守纪律,家长支持工作,我想比任何祝福都让老师欣慰!

最后,我认为,要规范家长微信群的使用,班主任可以在群公告里面发布一些群公约:比方说,微信群里面只能谈学习工作,如老师发布有关班集体的消息,学校的通知这样的“官方”消息,如果是个人的问题要私聊。家长不要在群里面刷屏,也不要发布和学习无关的信息。微信群是家长和老师沟通的彩虹桥,只要大家维护好,利用好,这样微信群除了成为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平台外,也一定会为学生的学习带来帮助,增光添彩的!各位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留言哦!


桃李芬芳笔耕不辍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一名班主任,也有自己的班级群,从我和家长的交流来看,我觉得你完全不必为此事担忧,做好自己该做的就好了!

确实在家长群里,不乏有些家长向老师们过度“示好”。老师在群里随便说句话,几十个“收到”刷屏而至,搞得其他家长不赶紧回复都不好意思,也唯恐“得罪”了老师。老师表达一点什么观点,各种排队点赞和盖楼谢师便接踵而至,甜言蜜语歌功颂德之辞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逢年过节就更不用说了,大家变着花样地给老师发各种节日祝福,对老师们的付出做无上限的“拔高”和“赞美”,脸皮稍微薄点的看了都会脸上发烧。

我们能够理解这些家长的想法,无非是希望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以免“连累”自己那正在上学的孩子。但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考虑过,自己是不是有点“小人之心”了呢?大家都是成年人,老师们真的需要那种一听就是马屁的无聊吹捧和完全不走心的溢美之词吗?老师们真的享受在微信群里被捧成“皇帝”和“公主”的感觉吗?许多老师对于家长群变“马屁群”也感到很无奈,但又不知道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家长们“心累”,老师们也很苦恼!

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热衷于把家长群变“马屁群”的父母们不妨想一想,每次打开家长群就有成百上千条未读消息,其中绝大部分又是没有营养和价值的无聊吹捧,那么家长群的存在意义是不是被最大限度地削弱了?为什么要有家长群?是为了让家长拍马屁的吗?如海的垃圾信息会不会淹没本来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若让旁人因为你的溜须拍马而错过了重要通知,责任该由谁来负?不得体的奉承和马屁给老师造成的困扰又由谁来“埋单”?

  再者说,倘若让孩子们看到自己家长谄媚的嘴脸,让年少乃至年幼的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家长?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老师?他们会不会也有样学样?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会不会被扭曲?如果老师真是个喜欢被拍马屁的人,你放心让他来教育你的孩子么?再退一步讲,就算老师起初都不受马屁蛊惑,但若让他整天处于家长们的“糖衣炮弹”之下,万一哪天他真的被吹捧地找不到北认不清自己,行的不端走的不正,最后倒霉的难道不是孩子们?

不要带着老眼光看老师,现在老师说素质都比较高,不会因为家长的不附和自己就给孩子穿小鞋,反而大家不过度在群里吹捧,老师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杜老师风暴数学


我是老师,很诚恳地告诉你:根本不用拍,只实事求是说话即可。

拍马屁,太low……

为什么呢?

第一,你自己都觉得跟不上拍的节奏,估计再怎么问,再怎么学,都不太可能胜出[呲牙],还不如不拍,以诚恳取胜好了。

此点是跟您开个玩笑哈😊

第二,学会点赞很重要,这个和拍马屁截然不同。本人反对神话老师,老师也是人,现在老师又要上课,又要班级群各种交流,俺知道真不易,如果老师确实做的很细致很到位很有创意,咱就诚挚的感恩一下下,说声谢谢,说声老师辛苦了,说声老师真有创意,或者只点个赞即可。这不是拍马屁,毕竟,家长的鼓励,会让老师做的更好,不是吗?

第三,大多数老师都很好,不排除个别特例。所以,请您相信,大多数老师是心中有数的,他们会分清点赞和拍马屁,他们也知道原则和底线是什么。

最后想说,真的要跟其他家长比较,那就学习那些优秀家长的长处,让自己越来越优秀,然后自己的孩子也会越来越优秀!

人要有屏蔽负能量,学习正能量的能力和习惯。


爱无特殊教育点点滴滴


跟不上节奏,就不要跟了。拍马屁也是需要天赋的,既然没有这个天赋,就不要勉强自己嘛。

基本上每个班都有自己的微信群,有时老师发布通知或转发一些文章,有些家长会给老师点赞或者说“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等。说的多了,有人就感觉是在拍马屁。

1.拍马屁,如何界定?

家长的发言,是否是拍马屁,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比如老师发布一则通知,要求家长或学生如何如何,家长回复“收到”,是正常的交流,和拍马屁沾不上边。

比如老师在晚上十点发布提醒,请大家注意明天天气变化,家长说一句“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不也是人之常情吗。人家给你送个快递,咱们不是也得说声“谢谢”吗。

但如果家长的回复超出了必要的限度,给人“阿谀奉承”的感觉,就有可能是在拍马屁了。

当了十几年班主任,接触了不少家长,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虽然少,但真的有。

2.拍马屁,意欲何为?

家长的一切行为,肯定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微信群里表扬老师,奉承老师,无非就是想让老师对自己产生好感,继而把这种好感转移到自己孩子身上。家长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加深印象,高看一眼,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多下点功夫。

为孩子着想,本无可厚非。但微信群是一个“公共场所”,某些家长的言语影响到别人,让其他家长产生反感,就不应该了。

3.拍马屁,有无效果?

在老师眼里,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都有公平地接受教育的权利。不拍马屁,老师要这么做。拍了马屁,老师还是这么做。因为家长的几句好话,就对某个孩子特殊照顾,是不可能的。这点数,老师心里还是有的。

再者,班主任虽然是“主任”,但不是领导,不习惯别人拍。如果拍的老师反感,不就等于拍到“蹄子”上了吗?

当然,也有例外。老师对说好话的家长,不会增加额外的好感,但对于“恶语相向”的家长,很有可能产生反感,继而影响到孩子。

在上学期,我们班里的微信群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几个学生没做完作业,任课老师把名单发到了群里。其中一个家长就说:天天发这个,你们老师都闲的没事干了吗?没做完就没做完,天天跟我说,有什么用,难道让我现在去给他做吗?

当然,我们不会和这样的家长争吵。但既然家长是这个态度,怎么还能要求老师“不抛弃不放弃”呢?

结语

拍马屁跟不上节奏,是因为你不愿意拍。既然不愿意拍,拍了也没有用,为何还要强求自己呢?索性,咱们就不拍了,在微信群里看着别人拍马屁,不也挺快乐吗。


三石学堂


你好,很荣幸能够回答你这个问题。

首先,你这个问题提的不是太好,甚至有点贬义,有点负能量。这样说既贬低了其他学生家长,也贬低了教师。

拍马屁这个词用的不好,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职业,不能说教师是靠拍马屁来区别对待所有学生。教师这个职业具有其神圣性,用言传身教来教育学生,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事情。不能因为说这位学生家长比较会拍马屁,或者说送的礼多,教师就特别关照。那位同学家长平时不拍马屁,不恭维老师,老师就放弃那位学生,这是错误的,这样是贬低教师。

其次,因为现在的家长因为对孩子的学习寄予厚望,所以普遍对教师越来越尊重,对教师说话越来越客气,这其实是好现象,我们确实需要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更为重视。家长群里家长对老师说话会比较尊重,比较客气,希望能给老师留下好印象,希望老师能更重视自己的孩子。这样无可厚非,不能用拍马屁这个词一概而论。但是凡事有个度,不乏少数家长确实说话太谦卑,或者极少数教师会有些飞扬跋扈,我们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能用这极少数人来代表整个教师和家长。

最后,学生的成绩好坏与否最主要的还是在乎学生自己,学生用功,努力学习,然后方法正确,学习效率高,成绩自然好,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起着辅导教学的作用,并不是学生成绩的决定因素,所以家长的精力应该放在对学生学习的督促和重视上面,而不是想着如何巴结老师,阿语奉承老师。我相信绝大部分家长三观是没问题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个人见解,希望能帮到你。







江苏专转本宋老师


首先你要明白你为什么要拍马庇。拍马庇如合被一些人作为一种言语投资,究竟有多少回报:有成功人士回顾自已的奋斗过程说,不是因为你有了良好的关系,你才走向成功,而是因为你成功了,才有了良好的关系。马云先生也说,不要以为在外面勤跟人家吃饭等活动,跟人家搞好了关系,才能赢得企业客户群,而是靠自已企的优质服务才有了良好的客户关系。一句话,在这世上获取利好,要靠自已的实力说话,拍马庇许多时侯都显苍白无为。


文字朝圣


跟不上节奏就别跟,拍马屁也是门学问,有些人天生无师自通,有些人再学也学不会,况且教师是有文化有修养的人,不会象混社会的人那样看问题。老师永远只会对学习好、成绩优秀的孩子多一些关注,不会特别在意马屁,个別的除外。在学校只要老师没有对你的孩子区别对待,就不必太过操心,孩子成绩优秀不优秀都是我们的宝贝,只要他们能够健快乐地成长,我们也不定是最优秀的家长,在社会上不也是普通平凡为了生活奔波的小人物吗?这很正常啊,很优秀和很潦倒的人都是少数,大多数都是普通平凡的人啊,这也不是由人的事,做好自己,让每个人的命运来选择每个人的人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