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安家」做不做阚家的生意本质上并不是一个道德问题

好多人认为做不做阚家生意是一个道德问题,其实我觉得本质上其实营销理念的问题,好多人说中介本职就是卖房子而已,没有权利和义务掺和到业主的家庭问题里去,这家店不卖一样有别的店卖,这观点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如果把中介只定义为买卖的一个纯粹的利益环节,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说不对,是因为剧中对徐姑姑店的定位是一家和业主关系融洽、依靠情感纽带增强客户关系的特色店,如果是这样的定位,店里老员工和新店长直接产生矛盾那就很正常,因为双方的营销理念不一样,双方的矛盾点虽然表现出来是一个道德问题,但实质上确是营销理念的冲突。

房姐因为是外来的,她来这里就是做大业务,赚钱,之前的老客户基础不是她打下的,在她看来和客户仅仅是商业关系,和道德扯不上边,站在她的角度完全没问题,因为这是她的设定,她的行为符合自身思维逻辑,大家看剧首先就要接受这个剧的一些基本设定,如果非要杠设定那就别看了,纯属和自己过不去。

同样的,徐姑姑店的老员工的行为也符合自己人物的逻辑思维,因为他们这家店的营销策略核心本质上其实是“打好感情牌”,剧里好多小案例都在不断强调和深化这个概念,他们在拓展业务时不仅仅是和客户建立纯粹的商业关系,而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细心和人格魅力来强化、升华双方的人际关系,把双方的关系从纯粹的利益关系扩大到家长里短的朋友关系,来增强客户对他们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这样就大大提升了客户的粘性,很多客户会因为情感上的偏向选择放弃一定的经济利益,或者在同等经济利益条件下优先选择他们店,这种顾客俗称“回头客”,比如那个女儿在伦敦要卖房的老太太,那挑业务员时的嬉笑打骂情形是纯粹的商业行为吗?说到阚家的那单生意,从阚太太说的话里我们能知道,阚家一家人到上海打拼,从一穷二白到富豪,这个过程他们一家和徐姑姑结识,他家几次买房子都是交给徐姑姑办的,甚至连装修这种极具个人性格特征的事都是听徐姑姑的意见(为了装修我和我妈都争执过好多次),你们说这仅仅是纯粹的商业关系吗?他家发达了买房子第一选择仍旧是徐姑姑,两口子根本就没和徐姑姑讨论过任何佣金问题,就是纯粹的信任他,这是徐姑姑用这么多年时间成本的培养的感情所起的作用,除了商业行为,双方把彼此视作朋友,所以阚先生会找一个房产中介喝酒吐槽感情问题,阚太太会跑到中介来“胡搅蛮缠”,因为在某一方面上他们没把徐姑姑当外人,对阚太太来说,外人(别家店)可以卖房子给我老公的小三,我也没资格管,但你徐姑姑不应该这么做,我们几十年交情,我们两口子从贫到富所有房子都是你经手的,你给我老公的小三办房子,你把我这个正室老婆当什么?她一个突然发现老公出轨的中年家庭妇女她也很慌乱的,她又不是隔壁斯黛拉那种混迹职场的高管精英女强人,她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年家庭妇女,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拿起法律的武器去给家庭关系的结束做各种先手准备,她的第一反应就是给老公甩脸色、到熟人那里去“闹”、去施加压力,这种人在现实中是很多的。

换到徐姑姑这边来说,他不做这单生意固然是有个人道德观念的影响和基于双方朋友关系的不忍,但是他的选择完全没错,阚太太没找上门来他可以装聋作哑,但是既然人家都来了并且明确提出要求他不做这单生意,那他就必须在商业和人情中二选一,徐姑姑遵循他一直以来的为人处世的准则(这也是他赢得很多老客户信任的原因),决定这单生意不做完全没问题,因为这单生意做了,和阚家的关系也就到头了,不做这单生意,损失不过一笔佣金,做了那以后他们店别再想从阚家拿到一笔业务了,就算抛开道德标准,这个取舍在商业上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房姐刚来这家店,她的营销思维和店里传统不一样,这是整部剧制造剧情冲突的基础点,她坚持我服务好、我业务精我就能拿下客户,这是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自信,这没错,以徐姑姑为首的店里的“以人为本打感情牌”的传统打法也没错。很多人总以为“在商言商”是金科玉律,但现实是人是社会性动物,人是情感动物,做生意按照纯粹的商业逻辑来的人有,但是混杂个人情感的人也有,而且为数不少,认为做生意都是一套模板、非黑即白二选一的,那生意做的会异常坎坷崎岖,这是我的亲身体验,我刚工作跟着领导跑客户的时候,我们领导(其实也可以说是师傅)常说的两句话是“先做朋友在做生意”和“买卖不成仁义在”,他就属于关系型营销的打法,他会花很多的心思和时间成本和客户建立工作关系意以外的私人社交关系,比如私下邀请家属吃饭、帮忙找关系办理客户孩子和家属遇到的问题、甚至是约着组织两家人一起出去旅游、海钓,在国内这套打法很有作用的,而且他的很多客户一旦拿下粘性特别高,会维持很长时间,甚至我们单位分家了客户都能跟他走,即使公司要求原则上按属地化管理,但是架不住客户就认他呀!直接就和新的分设机构签新协议,业务全带走了,这就是现实。

所以大家没必要因为三观问题去争吵,一方面很多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另一方面,大家要记住这是电视剧,艺术化、戏剧化是不可避免的,我现在看到三观党动辄声讨人物和剧情就很头疼,人性本来就很复杂,剧情发展需要波折和冲突,都是社会主义模范这电视剧还有演的必要?而且很多事情都是现实客观存在的,不是举起道德的大棒就能让他们从现实社会中消失的,再说了打游戏都还有个迷雾机制呢,作为观众天天站在上帝视角说影视剧这个不行那个不对,这个三观不好那个人设有病,多累呀!作为观众,安心看剧打发时间就好,看到搞笑的剧情呵呵一乐,看到闹心的剧情随口喷两句,看到甜甜的剧情露个姨母笑,看到伤感的剧情流两滴眼泪,剧看完了,该收拾家务收拾家务,该写作业写作业,就完了。


电视剧「安家」做不做阚家的生意本质上并不是一个道德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