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抗疫英雄”乔锦仁:每个英雄,都是太阳的孩子


1

乔锦仁2002年夏天转业到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不久接到的工作任务是巡逻。巡逻组分到一辆掉了顶棚快要报废的吉普车,车上的座位套都磨损了,驾驶员的座位烂得更厉害,每次司机小张一起身,裤子上就会粘一些海绵渣。老乔便拿出自己在部队上当事务长时练就的本领,把宿舍里大家扔掉的旧警服拆拆剪剪,用针线手工缝制了一个座套。


追忆“抗疫英雄”乔锦仁:每个英雄,都是太阳的孩子


第二天一起外出巡逻时,老乔一手拿着水杯,一手拎起旧警服衬衣做成的座套走过来,对司机小张露出那种总是弥勒佛一样的笑脸:小张,看哥给你弄了个啥?


一车人都欢呼起来。虽然缝制得比较粗糙,可套上去,所有人都有一种被照顾到的暖心。

甚至,时隔十八年,那束暖光还亮在当时坐在车后面一位年轻民警杜国栋心底。大概觉得老乔的为人慈善可亲,杜国栋平时就爱和老乔往一块钻。老乔没一点架子,相反,对于专业他特别愿意钻研。因为出现场有时要提取指纹,老乔没弄过。有一天午饭后,他就跑到杜国栋办公室,一边对杜国栋嘘寒问暖,一边把自己指纹弄到桌子上,问杜国栋:你看,咋把哥这枚指纹提取下来?

就是这种爱学习肯钻研的劲,让老乔从一个转业干部很快转变成单位的业务骨干。也因为老乔的踏实沉稳,灞桥分局辖区最大的村子读书村,所领导非常信任地交给老乔来管。


老乔曾替读书村村民破过一个伤害案。2007年,犯罪嫌疑人邢某在灞桥区读书村附近的网吧里,用菜刀将村民杨某砍伤,造成重伤害后逃跑。只有二十岁的杨某因此做了一个开颅手术,眼睛换了一个晶体后,依然失明。杨母整天来所里哭哭啼啼,希望尽快抓住犯罪嫌疑人。可案子没有明显线索,侦破难度非常大。但每次听说老乔外出调查,杨母都要跟着,她恨不得亲手把坏人抓住,以解自己心头之恨。


隔着十三年回望,杨母还记得,每次出去时,老乔总让她坐在车里,而他和另一位警官马力强在大太阳下守候。有时太阳下一晒就是半天,两个人总背着一脊背的汗回来。有时她觉得过意不去,就去买几瓶水,可老乔连她的水也没喝过。跑了很多次后,杨母看出也不是公安局不抓人,而实在是没线索不好查。渐渐她觉得心里无望,就不再想这事,便一心照顾起儿子起来。可关于案子的进展情况,老乔还不时给她打电话说着。甚至在自己没有指望的情况下,因为老乔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伤害自己儿子的邢某最终在内蒙被绳之以法。


得知老乔牺牲了,杨母没立即接受采访,说自己要静一静。过后她将自己的感受用笔整整齐齐梳理下来:“听说乔警官牺牲的消息,我内心感到特别悲痛。记忆中,每次我去派出所询问案情,乔警官都平易近人。好几次线索还是我提供的,只要我一打电话,无论白天黑夜,他立刻就开车来了。乔警官有一颗无私的爱民之心,感谢党,培养出人民的好警察。乔警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警官,正因为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好警官,才有我们社会的长治久安。”


我把这封信念给老乔的战友马力强时,他说,这样的案子稍微处理不好,受害人不满意,常常就会成为上访案子。但老乔其间不仅在案子下了大功夫,在案子没告破之前,每到逢年过节,他都会拉着所领导带上慰问品去看望杨某。老乔正是用他为人着想的诚恳,打动了杨某一家人,所以事隔这么多年,能为老百姓所怀念。

老乔在灞桥分局工作时,还管过核锻社区。核锻社区的主任刘西勤如今一说起老乔,一会儿就哽咽了。老乔来核锻社区第一天,和刘西勤交流后,得知刘西勤当年在上海空军455医院当兵,而自己当年在南京空军454医院当兵,都是空军,彼此都觉得很亲切。之后老乔对刘西勤说,咱俩都是当兵的,以后咱俩就要拿出军人的本色,用当兵的要求,军人的速度,把社区群众的事情办好。时间长了,刘西勤发现老乔没有忘记军人本色,对老百姓很热情,干什么事都果断通达。也因为没有架子,把老百姓的事当事,老乔一进社区,群众就热情地叫他“乔警官”。而熟悉了,一见面,老乔则亲切叫他455,刘西勤则顺着老乔的幽默,喊老乔454。相处中那种融洽,至今让刘西勤怀念。


追忆“抗疫英雄”乔锦仁:每个英雄,都是太阳的孩子


刘西勤说,在老乔那里,老百姓的事不分上下班,那时候社区警务室还没成立,但老乔把他的电话就给社区公布了,总是随叫随到。核锻社区有一些群众因不懂政策,户口一直没有办,老乔帮群众把能解决的都解决了。小区曾有个老人,因身份证要换找到老乔,老乔换好后,亲自给老人送来。老人为此找到社区主任刘西勤,说要感谢乔警官,还要请刘西勤拉老乔吃个饭,可老乔没答应。老人曾和刘西勤还提及,说多亏乔警官,否则他差点遭遇电信诈骗。


在追思中,我看刘西勤对老乔特别有感情,就说,您能和我多聊一些老乔的事情吗?刘主任怅然若失:如果能知道老乔今天会成为英雄,我当时肯定会多留意一些他的点点滴滴。可有时英雄在自己身边,自己也不认识,只是觉得他人特别好,到今天才知道当时的疏忽,和不够珍惜。说到这里,刘主任再次难过地说不下去,停顿一下又说道:“我现在想,如果乔警官不是把工作看得那么认真,如果他不是把事太当事,把自己稍微给心上放一下,不是那么忘我工作,如果他心疼一下自己,是不是这种事就不会发生。他真是军人本色,退伍不褪色,完全在按照部队的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我想起,就觉得好心疼啊”!

2

老乔2009年调到分局局直大队上班。


在分局同事眼中,老乔朴实得像一块石头,生活上不讲究,但那一脸永远让人如沐春风的笑容,却是任谁见了都会融化。


追忆“抗疫英雄”乔锦仁:每个英雄,都是太阳的孩子

局直大队的案子不是很多,干起来和刑事案子有差别。派出所因为不常办这类案子,只要有了,就把老乔请去。老乔总能从证据搜集,案件程序,如何问嫌疑人方面,一点一滴帮助基层。在很多共过事民警对往昔的追忆中,都是老乔当时很温和地帮他们制作笔录,提醒他们如何固定证据,收集证据,制作案卷。甚至到最后,有时他们因为比较生疏,要把案卷拿过去,请老乔一一过目。


因此,所有人谈起老乔都是惋惜和感激。纺织城派出所副所长赵生民说, 2013年他到派出所后,开始和老乔有工作往来。在赵生民印象中,老乔虽五十多岁的人了,却一点没把年龄当回事,干起活来,依然是领导的左膀右臂。赵生民曾和老乔办过一个案子,证据确凿,但当事人关在看守所里不肯认罪。得知当事人家中有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并由当事人一直照顾时,老乔心生不忍。他上门家访,劝父亲写一封信给女儿,让女儿能够认罪。因为铁证如山,如果她不认罪,最后反而量刑会加重,如此就不能早日回到老人身边。当事人收到信后,声泪俱下,很快写了悔过书。此后,老乔还多次去社区,让社区和管片民警能够给老人生活上以相应的照顾。

局直大队教导员赵广宏是老乔顶头上司。他提起每件事,都像跟老乔说他俩的交情:我一直把老乔当我老哥。老乔是我出生入死的战友,天天生活在一起的长兄。快十年了,我们吃苦耐劳在一起,克服困难在一起,每次市上有案子,在灞桥分局抽人,一抽就把我们俩抽走了。公安部有一次有个督办案件,抽人到滁州警方协查,还是我和老乔被抽去了。我们帮滁州警方攻坚克难,也顺便挖掘一些陕西方面的信息。回来后就在陕西开展工作。有次把人带到宾馆后,上级领导一个小时一个电话,催着问案子拿下来了没有。我说没有。其实当夜,我们一直在做讯问的准备工作。直到第二天早晨,我感觉当事人在闲聊中已经很放松,和老乔都没单独谈,就给老乔说,问笔录吧。出去后,我给领导打电话说,案子拿下了。过了二十分钟,老乔发信息来,说,拿下了,交代了重要线索。这种工作上的默契,谁会和我有啊!


说这话时,哭了几十次的赵广宏没有落泪,但声音像灰一样,干枯而没有色泽,刚到了我耳畔,就碎成粉末了。


追忆“抗疫英雄”乔锦仁:每个英雄,都是太阳的孩子

老乔在隔离点工作时,还顺便破了一个案子。当时发了一个案子,赵广宏把拍到的视频发到工作群里,并说了简要案情。因为涉及对口工作在老乔这里,老乔就很关心。后经过大队侦查分析,这不是跨辖区作案,而是本辖区人员。由于老乔对基础工作做得扎实,老乔根据这个信息,很快对辖区内可能人员进行了梳理,最后给领导把犯罪嫌疑人的范围划到了两个人。而后,再继续稍加调查,很快案子就被老乔隔空侦破了。

3

抗疫是老乔最后生命中,最重要也最艰难的一场战役。


年三十到初一,正好老乔值班。一级响应启动后,初二全体民警上岗,他等于一天都没休息过,一直工作了三十天。


追忆“抗疫英雄”乔锦仁:每个英雄,都是太阳的孩子


老乔牺牲后,大家梳理老乔抗疫的工作事迹,发现老乔曾经按照分局要求,在绕城高速纺织城检查站上过一次岗。纺织城抗疫检查站是西安高速公路的东大门,是外省市返城人员的出入口,每天车流量很大,光执勤人员就多达五十多人。忙得站长屈正只记得老乔来检查站上过岗,具体细节有点模糊。为此他去查了老乔上岗当天的监控,发现老乔来的那天,还是他安排的工作,当时他安排老乔对入城的外省市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屈正一查监控,吃惊地发现,视频上老乔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老乔按时到岗后主动找他安排工作,随后去了登记桌。一次是老乔下岗时,他交班下岗。这就意味着上岗期间四个小时,老乔同志对车辆及人员进行登记时,坐在那里一动没动,连厕所都没上过。


屈正到隔离点送人,每次都能碰见老乔。他天天都看见老乔穿着一身白防护服,在接待大厅里自己的岗位上站着。他还提醒老乔多注意,老乔则隔着防护服上厚厚的口罩安慰他,说隔离点比你们检查站情况还好点,不那么冷,让屈正也多保重。老乔牺牲那天早晨,屈正再去送人,得知隔离点因为老乔的事暂时封闭,屈正站在门口,手机“啪”一下掉在了地上,同时一起摔下的,还有他的两行热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