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金融力量

□ 本报记者 王爽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省农信联社指导各农商银行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找准特殊时期金融助力扶贫工作的着力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农商银行力量。目前,全省农商银行系统累计发放扶贫贷款215亿元,惠及贫困人口10万人。

“贷”动扶贫产业,

助推就业脱贫

眼下正是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费县农商银行朱田支行王琳一大早就来到恒澳制衣公司:“复工有困难不?流动资金缺不缺?疫情期间,农商银行不但不断贷,还有专项资金扶持复工企业,有啥需求尽管说。”见到企业负责人陈猛,王琳开门见山地说起来。

虽有疫情,但恒澳制衣的经营情况却一直装在王琳的心里,100多位脱贫工人不能再返贫了。“我们停工一个多月,刚准备开工,怕的就是银行不给贷款了,今天你来了,算是给我们吃了定心丸。”陈猛长舒了一口气。恒澳制衣厂所在地——朱田镇,目前有省级重点贫困村15个,费县农商银行瞄准该企业的产业优势,为其发放专项扶贫贷款“富民生产贷”80万元,并主动协调当地政府和扶贫办,协助企业与贫困户建立帮扶关系,带动周边贫困户脱贫致富。制衣厂不断发展壮大,带动就业人数由当初的20多人扩至现在的100多人。这几日,贷款即将到期,费县农商银行采用无还本续贷方式,为其成功续贷,解了陈猛的后顾之忧。

疫情防控抓得紧,脱贫攻坚不放松。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业的长远之计,山东农商银行注重“内源式产业造血”,将信贷支持经营主体、产业链等与扶贫攻坚相结合,先由农商银行对经营主体进行信贷支持,“贷”动企业,再由企业带动农户,把建档立卡的贫苦户与扶贫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扶持相结合,帮助贫困户脱贫。

疫情发生以来,山东农商银行系统发放贷款5600万元,助力76个扶贫车间开工复产,吸纳1600多名贫困人口就业。对于确实有还款困难的贫困户和各类经营主体,采用展期、无还本续贷等多种方式,帮助受疫情影响或暂时失去还款能力的贫困户渡过难关,没有让一个贫困户再返贫。目前已办理延长还款期限25户2230万元。

创新金融服务,

畅通脱贫致富路

微山县高楼乡毗邻古运河,是远近闻名的虾蟹养殖之乡。以往,渔民们办理业务要划着小船到十里地外的微山农商银行高楼支行办理。疫情之下,微山农商银行主动跟进服务,向湖区100余户村民开通手机银行,渔民们不仅能实现足不出户线上办贷,还能用手机银行向供货商转账汇款,安徽、上海、苏州的蟹苗及时运送到湖区养殖户家里,实现了线上服务零距离。

“要不是农商银行给办的这个扶贫贷款,我哪能那么顺利就把鱼苗、蟹苗投放到我们家鱼塘啊!”不久前在该行办理了扶贫贷款的渔民刘长青感慨道。

为有效应对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省农信联社指导各农商银行主动应对、顺势而为,积极推广“信e贷”“信e快贷”线上办贷平台,贫困户通过手机即可获得贷款,提高了效率,方便了客户,畅通了贫困户的脱贫致富之路。

面对受疫情影响各地出现的农产品滞销、春耕农资不足难题,山东农商银行系统利用“智e购”网上商城平台,开展消费扶贫行动,通过主动对接、公益展卖等方式,将城市“菜篮子”“米袋子”与农村贫困户种养殖产业实现对接,帮助贫困户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临朐农商银行建立一整套“爱心蔬菜”销售体系 ,将滞销的红香椿、韭菜、黄瓜等11种蔬菜,通过“无接触配送”到户。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农商银行累计公益展卖蔬菜2600多吨、鲜花30000多支。

在积极创新服务方式的同时,全省农商银行积极探索内生式、可持续的精准扶贫模式,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宜商则商”思路,为不同贫困户“量体裁衣”,大力推广扶贫信贷产品,对深度贫困地区实行信贷倾斜政策。目前,全省农商银行推出了“乡村旅游贷”“大棚贷”“农业机械推广贷”“畜牧业产业链贷款”等精准扶贫信贷产品50余种。

助力滩区迁建,

让贫困户安居乐业

战“疫”不忘扶贫。疫情发生后,东明农商银行对申请黄河滩区迁建购房贷款的3000多户滩区居民,由专属客户经理逐户进行电话回访,确认还款方式和时间,对受疫情影响不能返乡的滩区外出务工人员,通过电话沟通的方式指导客户使用手机银行自助还款,并通过无还本续贷、家庭亲情贷的方式对暂时还款困难的客户给与支持。

黄河滩区迁建是我省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做好黄河滩区迁建工作,省联社印发了《金融助推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作方案》,明确了全省农商银行金融扶贫目标任务,指导菏泽、济南等地农商银行机构,加大对接力度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确保滩区人民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菏泽辖内农商银行灵活推出“涉农建设贷”“基建贷”和“项目配套资金贷款”,满足黄河滩区扶贫迁建融资需求。对搬迁贫困户进行“点对点”支持,跟进安置区贫困人口生产经营和后续产业项目融资需求,借助政府财政贴息政策,对于有经营项目的贫困户提供信贷支持,帮助搬迁后贫困户寻求实现增收的突破点,激发贫困人口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提升金融扶贫效果。截至2月末,全省农商银行系统发放滩区迁建贷款15.49亿元。

扶贫更要扶志,

让贫困户过上幸福生活

泰安市岱岳区角峪镇建档立卡贫困户赵金学,配偶常年卧床,闺女患病,外孙女智力发育不完全,赵金学在本村建有2个养殖大棚,年收入不足2万元,家庭的不幸牵扯着赵金学的经营精力,4口人中3人重病缠身,这个家庭处在崩溃的边缘。

岱岳农商银行工作人员经过走访了解到赵金学家庭虽然困难,但家庭和睦,诚实信用,有强烈的致富愿望,符合扶贫贷款条件,便向其发放了扶贫贷款5万元,帮助其扩建大棚,重燃生活斗志。如今,赵学金的养殖大棚已经扩建到28个,年收入10万元,这让赵学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扶贫更要扶志。为将脱贫攻坚做到实处、落到实处,山东农商银行系统选派了一批懂金融、亲农村、爱农民的挂职村主任助理,尤其选派一批支行行长、客户经理等到贫困地区挂职服务,提高对扶贫地区信贷服务水平,让金融服务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真正融在一起。目前,全省农商银行共选派“第一书记”628名,挂职村庄(社区)副主任或主任助理2307人,对口服务的250个村授信9422户9.75亿元,用信4409户5.57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