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最後八十幾天該不該聽課呢?


很高興來為你回答這個問題,我是一位高三班主任,現正在教兩個班的高三英語,教齡近三十年,看過無數的案例,我的觀點是:無論是線上網課或者現實課堂,你都得聽,況且要認真聽,還要認真做好課堂筆記!為什麼呢?

1:大凡能來教高三的老師,都是學歷過硬,教學經驗豐富,上課有自身的特點,對高考政策,題型爛熟於心,捨得幹,吃得苦的該學校的精英老師,這些老師是學校中的骨幹或中堅力量!

2:老師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每上一堂課,他們都在下面精心做好各種準備,你若不聽課,自己複習,那效果是很差的!

3:高三老師一般都集體備課,那是集體智慧,對當年高考的動向有準確把握,所以一定要聽課!

4:根據我帶十多屆高三的實際經驗,凡是在課堂上不聽課的學生,例如老師講語文,他去複習英語這種,這類學生沒有哪一個考上了好大學的!

綜上所述,同學,上課一定要跟著老師走,一定要聽課,祝你高考成功!

看了覺得好,別忘了為我點贊,你若成為我的粉絲,我一定助你考試成功!


中學英語高級教師鄧


首先,我不明白,為什麼不聽課呢?不聽課你是要幹什麼呢?還剩八十多天,那就應該是三月中旬,如果不是疫情影響的話,現在應該是一模剛結束,最後這幾個月是最關鍵的時期,提分全在這幾個月,也可以說改變命運與否全看這一階段是否努力?

最後這幾個月,各科老師都是講題,一般會總結一些答題方法,常考類型題之類,所以不光聽課,還要更認真才可以,有問題一定要及時問老師,我相信沒有哪個老師會不喜歡問題的學生。

就拿語文這科來說,從三月開始應該進入三輪複習,這一輪,側重的是綜合試題,所要訓練培養的是一種答題習慣,答題思路。

一.注意整理一些規範的答題模式.文學類文本閱讀和詩歌鑑賞,這兩類題都是有規範格式的.記住答題套路,背下來,套格式,之前有學生就這樣去做的,確實有效.簡答題一定要分點作答.

二.論述類文本閱讀.注意做題的時候,把選項一定要在原文中對應找出來,標清楚,仔細分析原文與選項有什麼區別,表述意思一致就是正確的,不一致就是錯誤的.

三.非連續性文本閱讀,也是需要把選項與原文對應找出,仔細區分.簡答題一定要分點作答.論述類和非連續性文本閱讀都是可以練出來的.

四.文言文閱讀,斷句找標識,文化文學常識就看自己積累,這個不強求.翻譯一定要落實到木一個字上,不會丟掉採分點,注意特殊句式,名句默寫,每天早上看一篇必背的,現在時間還夠把所有背誦內容過一遍.

五.表達題,每天做一組,一定要細心.

六.作文.一定要寫,看清楚材料要求,不必一定要講求新意,必須保證不能跑題.字數夠,不跑題就能45分以上.

總之,無論什麼時間,老師上課一定要聽,沒準哪個題型就壓對了呢!畢竟老師經驗要比學生多一些。


語文秦老師


來,小同學,讓我來告訴你,這八十幾天的正確操作。

一.迴歸教材:

“學生學習落後和成績不佳的根源之一,是對教材的首次學習的不夠好”

——————蘇霍姆林斯基“教材的首次使用”

首先高考的試卷難度比例為7:2:1,也就是說,有70%的內容為基礎題,基礎題從哪裡找呢,那就是咱們的教材,高考考題是源於教材而高於教材的,在最後“所剩不多的日子”裡,是一定要去反覆的翻書,由最基礎的出發,再向外拓展。

那怎樣使用教材呢,給到的建議是:定理,定義,黑體字,手抄一遍;例題(物理化學等學科):手抄一遍,可能你會質疑,例題比較簡單,做著沒勁兒,但是難題都是簡單題的疊加;目錄(章,節):背下來,有利於你的結構的編織和構架的建立。



二.“三從一大”理論:這個理論來源於軍事訓練和競技體育,即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和大劑量。這個理論,對於高三現在學習,做題都有很好的借鑑意義,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首先說從難,從難不是表面的解釋從難題開始做起,它真正的含義是類似於佛學中的修習次第,即注重學習的順序,比如說學高中的英語,那正確的順序就應該是先單詞,再閱讀,最後完型。然後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適合自己的複習資料,這個過程可以去請教一下自己的老師,現在對你來說,用哪種資料比較合適。

接著是從嚴,從嚴主要說的是細緻度,在做題上要有空間上的針對性,即對一道題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深究,它是出自哪本書哪個章節裡,便於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再就是對錯題的反思和回顧,整體過錯題的都知道,這個整理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在這裡我們可以得其意而忘其形,把之前考試卷上的錯題好好查看一下;要知道,把題做完才是練習的開始。

從嚴中還有一點就是控制時間要嚴格,細化到每個題,做題時一定要計時,考試考的不是讓你做對,而是“快速做對“”。

再然後是從實戰出發:這裡面說兩點:1是在材料上,重視歷年真題。這裡你可能會發出疑問,我每天都在做真題呀,但是咱們做真題不是要讓你知道答案,而是研究出題人的意圖,這個點為什麼要考。你要知道,每年的試卷題都會改變,但是出題人可就那麼幾個人呀,把出題人的意圖研究明白了,自然就研究明白題的套路了。

2是在形式上,營造考場環境:唯一的方法就是:計時。時間控制是模擬考場測最佳方式。

最後講的是大劑量:其實現在好多孩子做題的量還是不夠的,畢竟量變才能產生質變嘛,但是突然增量會不適應,可以循序漸進,慢慢打破原來的平衡再重新構建,什麼意思呢,比如說,原來你每天背10個單詞,OK,那從今天開始,你每天就背12個單詞,持續幾天,你就會發現,你每天能背下來11個單詞了,然後再加量,如此反覆。

好了,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內容,涉及到高三學習方法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蛋撻是外星人


給你一句話: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100里路,走了90裡才算一半!

也許現在你的成績很好,覺得自己全會了。不需要再學習了。那我告訴你:錯了!

按照目前的時間進行推算,應該是二輪複習的關鍵時期。一輪是專題,二輪是模塊,三輪是真題!你確定你自己全會了嗎?每個知識點都掌握了嗎?每次測試都能滿分嗎?如果不能:請把心安放下來。目前即使你學的很好,但是後面還有更難的!

也許現在你的成績很差,覺得自己無藥可救了,然後自己想放棄了,不學了,不聽了。那我告訴你:大錯特錯了!每年都會有黑馬,為啥你就不能成為那一個呢?提高一分,幹掉千人。高考就如同一場馬拉松比賽,堅持到最後你就贏了!

人生沒有重來,學校就是平臺!最後80多天,加油!不拼不搏,等於白活!不苦不累,高三無味!


小小文說


該聽啊,

讀書時獲取信息的來源可以是自己學習,自己準備自己去發現。

而另外一個最重要的來源就是從課堂上面。老師他講的知識可能很大部分是針對絕大部分學生的,有些地方不適用於你,那麼你要做的就是將老師的課堂講學和你自己的複習計劃結合在一起。這能起到更好的效果,而不是直接放棄課堂的聽課。


四夕老師成長課


停課不停學,無論剩多少天,該聽的課還是要聽的。高三是最關鍵的時候,容不得半點鬆懈,努力的人都在努力著,你還有什麼理由放鬆呢,聽課不是為了聽課而聽課,現在的階段需要的是將所學所聽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加深記憶,即使你已經學會了本節課知識,但總有你想不到的地方,總之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放棄,到了最後一刻也不放棄。加油^0^~


是海怎樣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希望自己多有一些時間來查缺補漏,而老師講的又不是自已所缺的,那可不聽;即使坐在教室也可看自己想看的內容。那怕是老師發的試題,若已熟悉,也可擱置不做。反之,若老師講的是自己還未懂的,而自己努力後就能懂的,就應該聽。


鶴城清水河


跟著老師的節奏走,老師上課就好好聽課,不要想著自己的那套複習方法,這樣越到後面你自己心態會更糟糕。


付boss很努力


需要聽課,如果有很多不懂不理解的可以及時填補


拜金友道


這個還是需要的,老師的經驗對即將高考的考生們來說太重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