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亏80亿的拼多多,能否全面超越淘宝?

3月11日,新电商平台拼多多发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2019年,平台成交额突破万亿大关,全年GMV达人民币10066亿元,较上一年同期的4716亿元增长113%。

巨亏80亿的拼多多,能否全面超越淘宝?

2019年,平台共计产生197亿个订单包裹,较上一年的111亿个订单包裹同比增长77%,同期行业平均增速为25.3%。

巨亏80亿的拼多多,能否全面超越淘宝?

截至2019年底,平台年活跃买家数达5.852亿,单季度净增4890万,较上一年同期净增1.67亿。

在过去的一个季度中,以用户数计算,阿里、拼多多、京东三大电商平台的单季净增用户分别为1800万,4890万和2760万,拼多多在三大电商中继续维持年活跃买家增速和净增绝对数的领先;

巨亏80亿的拼多多,能否全面超越淘宝?

当然,2019年全年,拼多多经营亏损为85.38亿元

有些人认为:《拼多多2019财报发布,天花板下的崩溃隐忧》、《拼多多是“史上最大泡沫”》、《解读拼多多2019年财报:被注水的万亿GMV,百亿补贴吸引了羊毛党》...

有些人认为:《财报解读:万亿之后的拼多多,困难与机会各在哪里?》、《拼多多会超越淘宝吗?》、《拼多多百亿补贴超额兑现》.....

品牌猿认为,未来格局,很有可能是很有可能是天猫、拼多多、京东三足鼎立,淘宝将被消失。

从品牌进化角度来重新认知拼多多的品牌价值和未来。

1、从品牌社会价值来说,拼多多完胜淘宝。

20年来,互联网时代的巨头们才用实践证明——

商业品牌在消逝,社会品牌在快速崛起!

微软,从比尔盖茨的“让每个家庭有一个电脑”到2014年“我们赋能每个组织和个人,使其取得巨大成就!”;谷歌——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亚马逊——人们可以在网上找到并发现他们可能想要购买的任何东西的地方;阿里——构建未来的商业基础设施;腾讯——连接一切;keep——解决运动需求……

阿里巴巴CEO张勇曾在2018年致辞部分表示:社会责任是阿里巴巴的核心竞争力。“从一个创业公司逐渐成长为一个数字商业的新经济体,阿里巴巴为社会担当的初心从未改变,这家企业始终保持温度,将自身发展融入社会发展,不断地通过技术和创新,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他们认为,品牌的评估不再仅仅局限于财务、产品、服务等传统指标,而更多地与员工、用户以及公司对整个社会的影响相关。

他们认为,社会责任不仅是公益和慈善,也不再是捐款和声明,而是融入血脉中的每一步为社会进步而激发的行动;

他们认为,,品牌应承担某个社会责任,他们是为用户解决某个痛点或者是为社会解决某个问题而来的。

拼多多正是解决了当下中国的一个巨量社会问题——中国下沉市场的消费升级。

从这个角度,无论是天猫淘宝还是京东都没有解决方案,即使京喜,聚划算发力越来越猛,都在争抢下沉市场的用户,本质上还是一个项目或者营销,没有从品牌的立命角度来解决问题。

而拼多多初期的2年成长,就是解决了中国乡镇市场的消费升级和小镇青年的崛起的成长史。

2020年,中央1号文件——全面小康。

巨亏80亿的拼多多,能否全面超越淘宝?

在疫情期间,拼多多2月10日上线了“抗疫农货”专区并设立5亿元商品补贴资金,集中解决农产区包括23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农特产品的销路问题。

巨亏80亿的拼多多,能否全面超越淘宝?

品牌猿相信,持续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和消费痛点,必然能带着拼多多茁壮成长。

2、从品牌的商业模式,拼多多的生态模式代表了未来趋势。

淘宝代表了互联网时代的平台模式。是一个“卖货”的平台,无论增加多少新营销:内容、带货直播...,都无法改变是一个平台卖货的商业模式。与其相同的有同时期的唯品会、网易严选,卖来卖去都销售产品为核心。

京东代表互联网向新零售转化的服务模式。与京东类似的有美团、小米、盒马,都不是在卖货。美团卖的是生活的便利,小米卖的则是生态链和粉丝经济,盒马卖的是新零售更快,更好,更方便。

而品牌猿认为,拼多多代表了大数据时代的生态赋能模式。

它的出现是时代的现象,不早也不晚,移动互联的高渗透率、物流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小微企业活不下去、乡镇市场升级等等要素,最终酝酿出了拼多多。

所以他一出世,就是面对“假货”的口诛笔伐, 而为了活下去,必然要为商家赋能,而这恰恰符合大数据时代的终极模式——共生、共长、共存。

巨亏80亿的拼多多,能否全面超越淘宝?

丝飘、三禾,亚洲最大玻璃制造商德力,飞利浦代工厂的家卫士,重庆百亚,松发陶瓷......都在“新品牌计划”的助力下更上一层楼。

巨亏80亿的拼多多,能否全面超越淘宝?

他的同类企业就是字节跳动/今日头条、B站等。正是因为他们对内容提供者的赋能、对用户的尊重,成就了一个超越百度,一个打败优酷等视频门户。

当然,拼多多的路还很长,因为它面对的,不仅有传统的淘宝天猫、京东们,还有持续上升微商和新零售。

他们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生态商业模式,他们的生存跟随着社会需求而变,他们活力依靠寄生的商户和用户而涌现。

试问淘宝的平台模式能够战胜这样的生态赋能模式吗?

3、从品牌创新进化角度,拼多多饱含前进的基因

01、拼多多的创新基因持续进化

现在的拼多多与2015年成立之初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尽管他还标榜自己是一家专为广大用户提供物有所值的商品和有趣互动购物体验的新电子商务平台。(品牌猿强烈建议他应该刷新自己的使命和价值观)

巨亏80亿的拼多多,能否全面超越淘宝?

他似乎每年都在变化,每季都有新内容。

2015年,拼多多“拼团模式”借助社交电商模式成功崛起乡镇市场。让拼多多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1分钱广告费没花的情况下,就收获了1200万粉丝。而这,也成为了“3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的起点;

2017年,拼多多开始通过“多多大学”和“新农人返乡体系”,带动有能力的、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返乡创业。2018年,拼多多累计带动18,390名新农人;

巨亏80亿的拼多多,能否全面超越淘宝?

2018年年底,拼多多推出扶持1000家“拼工厂”的新品牌计划;

2019年,“多多农园”上线。有5个示范项目于云南逐步进行,分别涉及茶叶、核桃、雪莲果、花椒以及菌菇等5个特色产业。

巨亏80亿的拼多多,能否全面超越淘宝?

当然,少不了被人诟病的,2019年第二季度的“百亿补贴”大招;

2020年2月的“抗疫农货”专区与5亿元商品补贴资金;

2019年财报中,全年研发费用38.7亿元,同比增长247%,技术研发主要投入中国农产品上行体系建设。在平台“天网”、“地网”体系的支撑下,国内农产区尤其是边远地区农产区的生产与流通效率持续提升,贯穿中国城镇和农产区的“超短链”初具规模。

我们看到的是,在拼多多每年甚至每季都大踏步进步之时,淘宝的创新和形象却10年形象如一日。

02、后疫情时代,持续刷新边界的拼多多可以有更好的未来。

刷新新零售的边界。拼多多即使在“货”-“场”-“人”持续发力,面对后疫情时代,新零售的物种大爆发,可以探索更多可能场景。

刷新赋能的边界。疫情之后,将会更多的网红、微商、代购等出现,拼多多的赋能打破“新农人”、“新品牌”,进入另一个全新“人场”赋能。

刷新物流配送的边界。正如好友在【拼多多参与投资,共建、共创、共享京东物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所认为的:

腾讯撮合京东向拼多多开放物流,投资共建物流。这个预判,我之前曾在圈子“未来商圈”头条圈子中有提过,维持原判。现在再看这件事,可能性在进一步提高。2020.3,京东‭启动‭‮邮众‬‬快递,瞄准3‭‮斤公‬‬以下的包裹,进军‭‮端低中‬‬快递市场~用众邮快递这个“新壳”,把拼多多装进来,京东及刘强东、拼多多及黄峥当更能接受……

刷新品牌价值和态度的边界。 拼多多在承担社会价值这条路上已经越走越强,并且说到做到;但是品牌从卖产品,卖便宜、卖快乐,卖社群,卖信任,卖社会责任等进化角度,伴随小镇青年的消费升级,也在加速改变,拼多多即时刷新自己的价值和品牌态度。才能走的更快和更远。

巨亏80亿的拼多多,能否全面超越淘宝?

未来的品牌竞争不是谁战胜谁,而是谁能更快的适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

未来的商业模式,不是闭环的链式的,而是开放的共享的为他人赋能多少;

未来的品牌成就的高低,不取决于为股东创造多少利益,而是否能够真正为社会解决某个社会问题或带来多少进步。

巨亏80亿的拼多多,能否全面超越淘宝?

再次向那些推动社会进步和勇于承担责任的品牌与个人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