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潘貴雨似的父母,你要怎麼辦?

熊蚍蜉


我一個最好的朋友,也可以說是發小,我們是初中同學她是家裡的老二,因為父母重男輕女,她出生後就被送到鄉下奶奶家,直到上了初中才接回去。

可是回到家以後她父母不容許她叫爸爸媽媽,怕被計劃生育的人抓到。對外宣稱是他們家親戚的孩子寄宿的。

平時她要早起和媽媽去菜地裡幹活,放學之後還要趕緊回家給全家人做飯。而她的姐姐弟弟都不用幹一點活。

就這樣到了初中畢業,她媽媽就不讓她繼續上學,而是出去打工供弟弟上學。

其實他們家也不至於如此拮据,只是父母總是認為她是多餘的,所以不能白養她。

直到現在她已經結婚了,卻一直沒生孩子。因為不知道怎樣和孩子相處,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一個好媽媽。

那遇上這樣的爸媽,唯一能做好好武裝自己,有能力之後就要遠離,不只是地理上的遠,是心理上的,不要指望他們的愛 ,每個人都會有缺憾,不要勉強。拒絕傷害,除了應盡的義務之外,不要滿足他們無理的要求。

不是生了孩子就能被稱為父母。


顏顏說


本人出生在農村,父母沒有文化,那時的農村非常落後,重要輕女的封建思想非常嚴重,

我是家裡的老大又是個女孩,父母親看我是個女孩非常不願意、經常捱打捱罵,說女孩沒有,我在傢什麼活都幹,挑水,做飯洗衣服,掃地,拾柴火,看弟弟妹妹,可就是這樣幹活,父母的心還是這麼冷。



隨緣AN


記得小時候我和哥哥得了同樣的病哮喘,每當犯病的時候我們都不能躺下睡覺,因為躺下就上不來氣,雖然八九歲的孩子也害怕憋死。

記得媽媽每次弄到偏方,做好了就給哥哥吃,從來沒給我吃過一次。有一天媽媽又弄些中藥泡水給哥哥喝,我跟媽媽說我也想喝,媽媽說,等你哥治好了再給你治。那時我才二年級,媽媽的話讓我至今記憶猶新,永生難忘[流淚]

這年我忽然發現蘿蔔這麼好吃,我每天都能吃上一二根,這蘿蔔五年後治好了我的病。

我37歲時爸爸走了,這年我把媽媽接到我身邊,我不想媽媽在哥姐弟妹家,怕她受氣,不管怎樣媽媽在我這裡度過了十多年的幸福時光……。

做兒女的要多想想父母的不容易,十月懷胎把我們生下來我們就要感恩,如果我們總想著抱怨他們,有一天她們不在了,我們永遠活在自責中,讓我們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理解吧!


秋意68115476


我就出生在類似的家庭,飽受生活艱辛,歷盡苦難,但也煉獄般地造就了我堅強,倔犟的性格,在這種兄弟姐妹眾多的家庭,排行老二的我,吃不飽飯,穿不暖衣,但我象石縫隙中生長的一棵小草,任憑風吹雨打我仍然慢慢長大,成就了我不畏艱險,不怕苦難,而今晚年子孝孫賢,幸福滿滿的生活!


呢稱鳳


我要是遇上潘桂雨這樣的父母,對這樣的重男輕女的家庭,一切都以兒子為中心,女兒在他們心中就豬狗都不如,我會堅決斷絕母女關係。我的一個親戚在農村,他家就是一個典型的重男輕女的家庭,他的老婆一生生了十個孩子,最後一個是個兒子。老大一直到老四都是女孩,老四剛生下來,她婆婆一看是女孩,立馬抱出去扔到廁所裡,她就在廁所裡拼命的折騰,頭昂得老高,老婆婆實在不忍心,把她撈上來洗乾淨又活下來了。那時候農村生活條件艱苦。這麼多孩子養不活,後來生下來的幾個女孩全部被老婆婆活埋掉了。第十個孩子生下來是個男孩,一家人如獲至寶,小男孩一直喝母乳,喝到11歲還不斷奶。男孩的媽媽生了十個孩子,生活艱苦沒有營養。他媽媽面黃肌瘦,人瘦的皮包骨,看上去就像古代的猿人一樣。我的親戚夫妻兩個都早早的離開了人世,為了生一個男孩,熬幹了最後一滴血。


好人好夢


本人就是在重男輕女家庭中長大,一生下來帶下來的奶我娘給我哥吃,我是被用糊糊喂大的。我和比我大一歲多的哥哥從小到大父母和五個姐姐對待態度上的極大反差,讓我養成了自卑的心理,膽小怕事,到現在父母已經不在了,我一次也不回孃家了,遠離那個地方,遠離那些人。因為在農村一個孩子在家裡的地位村裡人都看的出來,小時候很多人說我是撿的我都信以為真。結婚後農忙就得幫孃家幹活,回去帶少了東西嫂子不理,吃孃家一頓飯就跟花錢買一樣。。。。


滴水之恩浩


現在是比較少出這樣父母,孩子少了,早時父母生比較多,都比較惜最小,最大女兒父母親都是放一邊,大兒女最能幹做事,母親就對她不好,有時還被打。到最後小的嫁給有錢人去,父母親老了病了,小女兒很少過來關心父母,都是大女兒過來照顧父母的。老母親我經常打你罵妳,我現在病了,妳還對我怎麼關心,大女兒說,父母是最大的,沒有父母,那有我在做人。母親聽了大女兒話後,就哭著死去了。


用戶9193520408994林


《安家》裡,潘貴雨實在太氣人了,她對房似錦的不好,簡直是罄竹難書。

這麼多年,房似錦沒少賺錢,可還是身無分文,從進入靜宜門店開始,朱閃閃就看出來,她身上沒有一件值錢的東西。

有一回,房似錦站在商場的櫥窗前,看著一個絲巾,眼神裡都是喜歡,可是最後還是沒捨得買。

房似錦的收入真的很高,有網友給她推算,現在應該是在年薪500萬左右。

可是,她依然窮掉了底兒,吃東西永遠是狼吞虎嚥,好像下一頓就是吃不到了一樣。來上海,租凶宅,那裡是案發現場,她明明嚇得要死,可還硬著頭皮去住。

早餐吃兩份,一口氣喝一杯豆漿,其實就是早餐便宜,多吃點,中午正餐貴,就省了,大家一起吃午飯的時候,從來看不見房似錦。

每次潘貴雨獅子大張口的時候,房似錦都要借錢。

第一個月,開單不錯,連環賣了幾套房,可是潘貴雨來了,張嘴就要一百萬,房似錦借了20萬給她,潘貴雨還要房似錦寫欠條。


農村寶媽小劉


好多編劇都在寫父母和孩子的矛盾,大部分是為了揭示前輩們的重男輕女思想,也有一部分是父母望子成龍希望的落空。這些年優質的三部揭示重男輕女思想危害的劇我都看過,包括《歡樂頌》、《都挺好》和這次的《安家》,原生家庭會帶給孩子的一生的陰影,比如說樊勝美一心想嫁富二代,比如說蘇明玉的強勢、也比如說房似錦的愛財。

樊勝美已經三十多了還在面臨租房的生活,在接受了別人的饋贈之後也是想著怎麼轉賣掉;蘇明玉已經算是一個成功的獨立女強人了,受到傷害時她也會脆弱的蹲在衛生間裡;房似錦是一個彪悍的女性,安家天下里的每一個人都這麼覺得,她一個人可以吃掉4份早餐,可以面不改色的參加8公里跑步比賽,也會笑著說我以前逃命可比這跑的快多了,她們後來都會有自己的生活,甚至於賺了很多錢,但是原生家庭存在的問題一直都沒有改變,樊勝美還是因為哥哥的原因會被鬧到工作單位,蘇明玉也依舊會出現在警局去帶走蘇大強,房似錦會因為弟弟的女朋友還所有房貸,這就是逃不掉的血緣命運。

如果我遇上這種類型的父母,我說不定會比她們更不堪,因為我的性格外強中乾,我說不定早被氣死了,謝天謝地命運對我很好,我遇到的的是天下最最最好的父母,以我的經歷或許不能處理好這件事,但是我會用自己僅有的經驗來為此事想一個兩全其美之法。

第一,如果當時年紀小,一定要好好讀書,因為讀書確實是改變命運的唯一的途徑,要試著勇敢,去和他們談條件,告訴他們我現在能力有限賺的錢有限,如果我好好讀書會賺更多的錢,才有能力給你更多。

第二,如果已經工作了,像房似錦一樣,就嘗試著去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離他們越遠越好,徹底斷絕關係,刪除電話號碼,做世界上的獨行者,從此只為自己而活。

女孩子一定要勇敢,做自己世界裡的主導者,希望每一個女孩子都可以遇到最最最好的父母,不會白來這世界一趟。


小簡娛樂


我們每一個人,都沒有辦法選擇父母,所以遇到什麼樣的父母就應該是什麼樣的父母。

影視劇裡重男輕女的父母,都是添油加醋的濃縮了現實生活中的個別案例,但是我們的社會里也的確存在著這樣的現實個案。

作為女兒,面對不公平的待遇我們也只能是忍受,但是,作為女兒對於父母不公平的要求,我們可以說不。比如,安家影視劇裡面的潘貴雨要女兒出資一百萬給弟弟買房子一事就可以拒絕。

如今的農村,女孩要彩禮的,大多數都是因為家裡還有,哥哥弟弟沒有結婚,由於家裡貧窮就只能犧牲女孩,讓女孩出嫁要彩禮,然後再把要的錢,留給哥哥或是弟弟娶媳婦用,其實這也是一種重男輕女的表現方式。

重男輕女在中國已經有了悠久的歷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這句傳統的道德經裡就宣傳了,結婚以後必須要有兒子才行。

如今我們已經走向了現代化的新時代,養兒養女都一樣已經成為新時尚,隨著男多女少,女人越來越吃香,更有甚者還有的父母認為養兩個女兒會更好更輕鬆的思想。

社會無論怎麼發展,我們做兒女的都應該正確的面對家長重視兒女的現實,我們應該儘量的尊重父母是重視男孩,還是重視女孩的選擇。

我們應該在婚姻法的框架內,有限的服從父母的安排就足夠了,父母養育我們小,我們就應該養育父母老,至於是否幫助兄弟姐妹,那就看你的能力和意願了。沒有必要一定要服從父母的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