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日記|“高冷”女神最溫暖的一面

紅網時刻株洲3月5日訊(通訊員 羅國豔 黃思圓)“高冷”“御姐”,這是筆者對熊佳麗醫生最初的印象。不拘言笑,話語不多,但對待病人的她宛如換了一個人,“溫言細雨,細心叮囑,像自家閨女”,這是熊佳麗診治過的病人對她的評價。

醫護日記|“高冷”女神最溫暖的一面

大年二十九,醫院要選派一批隊員赴湖北馳援,熊佳麗在主任宣佈這個消息的瞬間即刻回答:“我去吧,我符合條件……”,在場所有醫務人員驚訝的望著她,笑曰:麗姐,威武!她靦腆地笑了一下,隨即拿過一張紙和筆,寫下了請戰書後便查房去了。“你們家佳麗報名參加馳援湖北的醫療隊了”,正在此刻,佳麗的丈夫剛好到科室為她送東西,科室的同事們第一時間告知了其丈夫這個消息。“真的嗎?這是她的風格,挺好的。”丈夫王晶淡定的說道。

醫護日記|“高冷”女神最溫暖的一面

大年初一出征那天,王晶送佳麗出發北上湖北,在簡短的歡送儀式現場,他們彼此依偎著,沒有說過多的話,兩眼相望,是難捨,更是牽掛。出發前,王晶為佳麗在白大褂上別上了金光閃閃的黨徽。

熊佳麗的母親是一名護士長,可以說她是跟著醫院一起成長的“醫二代”,從小就耳濡目染醫務人員衝鋒在搶救病人的最前線,也體會到年幼的自己經常獨自一人在家,而母親在醫院守護病人。她知道醫者不僅僅只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責任,這份責任承載著無數生命,無數家庭的幸福安康。“長大後我要成為一名醫生”這是佳麗在小學三年級命題作文《我的理想》中為自己確定的人生目標,從醫的種子從那一刻開始萌芽。填寫大學志願的時候,她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學醫。

決定去馳援湖北,熊佳麗沒有想好怎樣跟母親開口,確在晚上意外地接到了母親的電話:佳佳,真為你驕傲,我和爸爸都支持你的決定,相信我們的女兒一定會好好保護自己,成為一名女戰士,家裡有我們,你放心!電話這端的佳麗早已淚流滿面,她還記得當初她選擇學醫的時候,母親就問過她:你確定自己要當醫生嗎?醫生非常辛苦,壓力很大,而且要面臨很多風險和挑戰。此刻,母親的話給了她最有力的支持和鼓勵,那一刻,她真的慶幸自己選擇了當一名醫生,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她可以成為那個逆行的白衣戰士。

“高冷”是很多人接觸熊佳麗的第一印象,然而對於貼在她身上的“高冷”女神的標籤,熊佳麗卻絲毫不在意,她甚至打趣的說到:“其實不是高冷,我只是不太會主動和別人聊天,性格內向罷了,不過大學同學都有這個感覺。和佳麗聊到她的高冷,她一點也不避諱,毫不掩飾,這樣的她讓我們覺得她其實很溫暖,也很可愛。

“高冷”只是她的面具,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有顆陽光般溫暖有愛的熱心腸。初到黃岡,在隔離病房工作的時候,病人很多,危重症患者也多,作為醫生,其實她的工作已經相當飽和,查房,修改醫囑,查看各種檢查報告,詢問病情……,當班的護士都說:每次熊醫生查房的時間是最長的。其實,在每一次的查房前,佳麗就做足了功課,查閱患者的各項檢查結果,用藥情況,並做好記錄,然後帶著這些記錄進入隔離病房查房。因為,在她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一定要掌握患者每時每刻的病情變化情況,這樣才能精準的為每位患者提供治療方案。穿著厚重密閉的隔離全套裝備,佳麗說,每查完一個房間的病人,她都會在走廊上喘口氣,調整一下狀態,因為她希望患者看到的是精神百倍,信心滿滿的她。

隔離病房因為沒有護工和衛生員,類似打掃衛生,幫助病人打水送飯等很多工作都要醫務人員完成。每次只要完成手頭上醫生的工作,不管再累再疲倦,她總是會幫助隊友們一起打掃病房衛生、搬運東西,她說:我們都是一個團隊的戰友,無論什麼工作,大家一起幹。

來到黃岡後,熊佳麗的感觸很多,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疫情的嚴峻和兇險。當初報名參加醫療隊的時候,想著自己是呼吸科副主任醫師,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肯定沒有問題。當真正進入到隔離病房去診療患者的時候才發現,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對疾病帶來的痛苦,很多患者產生了恐懼和焦慮的心理,有的患者甚至想放棄治療,很多次,佳麗都感覺自己很無力,很無助。

熊佳麗說她管的一位老奶奶,病情很重,自己也失去了鬥志,整天以淚洗面,佳麗每天都會去看望她,鼓勵她,增強她的信心,還想法設法聯繫了奶奶的家人與其在病房連線通話,幫助奶奶樹立信心。奶奶出院的那一天,佳麗竟然失眠了,她知道醫生真的不是萬能的,比起病毒的傳染性,佳麗說她更害怕看到病人的離去。不善言辭的她從那一刻起,成為了患者的傾述對象, 每天她都會抽出時間陪患者聊天,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每出院一個患者,她都會第一時間發個信息給丈夫:我們隊治療的第N個患者今天出院啦,文字後面是一連串的開心符號。

每當熊佳麗休息和家人視頻的時候,丈夫王晶都會對兒子說:你媽媽現在是天使媽媽啦。兒子問:為什麼啊?“因為媽媽每天都搶救了很多很多患者的生命,像個天使給我們帶來了健康和平安”“天使媽媽,天使媽媽……”隔著屏幕,兒子歡快自豪的叫喚開來。

來到黃岡後,所有的一切都讓她按下了快進鍵,沒有片刻的喘息。來到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熊佳麗接診的第一個患者是一個腦外傷行開顱術後的新冠患者,高熱、氣促,同時合併感染、壓瘡、高血壓……,一名患者集中了幾乎內科、外科、傳染病等所有的病種,這給值班的佳麗出了一道高考題。她主動請戰,擔任該病人的管床醫生,憑藉豐富的臨床經驗,她和隊友們根據患者的各項監測數據和臨床表現,迅速制定了詳細的治療計劃,當天晚上,佳麗主動提出守護該名患者,嚴密觀察其病情變化。經過醫療隊團隊成員的不懈努力和精心照料,患者的病情逐漸穩定,核酸檢測也轉陰了。佳麗說:這個患者的救治成功讓她增添了很多自信, 只要竭盡全力,我們就一定可以看到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