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縣五里鄉:基層黨代表書寫抗疫“春天的故事”

3月伊始,草長鶯飛,正是初春好時節。53歲的張桂林走在田間地頭,手裡拿著擴音喇叭,提醒正在春耕的村民出門時注意帶好口罩。

張桂林是宿松縣五里鄉萬元村黨總支部書記,也是宿松縣第十三屆和十四屆黨代表。疫情爆發後,張桂林響應縣委號召,帶頭戰“疫”,書寫了一個不一樣的“春天故事”。

帶頭下沉一線,當好疫情防控的“宣傳員”。疫情防控初期正值春節期間,受傳統文化影響,走親訪友、聚眾娛樂、紅白喜事等習俗盛行,容易造成新冠肺炎疫情擴散。作為村書記,張桂林心理十分清楚,要想改變現狀就必須要做好宣傳工作。為了儘快打開本村局面,張桂林一邊做好村裡的村組幹部思想工作,一邊帶頭戴起黨徽、亮明身份,帶頭組織力量上街入戶宣傳,通過流動宣傳車、微信群、村廣播、宣傳單頁等形式疏導群眾情緒、講解防控措施,引導村民樹立文明新風,減少出行。

組織力量摸排,當好下情上傳的“信息員”。萬元村是鄉里人口流出大村,要想做好疫情工作,必須要對春節期間返鄉的人員進行全面摸排,做到心中有數。張桂林發動村組人員,聯同駐村幹部及志願者成立排查工作組,加大對外地入返鄉人員摸排力度,對涉及全村43個村民小組的外地返鄉人員、外地探親人員、學生回鄉人員進行逐一訪問排查、登記上報。嚴格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對村內摸排排出的重點管控人員進行24小時監測,及時上報情況,為後續工作開展奠定基礎。

主動擔當作為,當好推動落實的“戰鬥員”。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輸入,萬元村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監測點,對進村道路實行管控。張桂林主動帶班值守,與值班人員同吃、同住。他說:“現在疫情形式嚴峻,困難的事本就應該我先上。而且我就住在防疫點附近,自己去值守更放心。”3月初,疫情形式明顯好轉,張桂林第一時間前往村內的美爾佳木業有限公司、興隆養殖場等企業,講解復工復產的政策,協助企業報送相關申請材料。同時抽出時間和村幹一起摸排外出務工的村民,將信息分類彙總上報。

張桂林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企業的復工復產和村民外出務工都對脫貧工作起到重要作用,不能耽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