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康复--初训听能阶段,游戏选得对,少走弯路

众所周知,语言水平的高低,可以通过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高低来判断。听,是孩子恢复的第一步。只有听到了、听懂了才能说。因而,解决孩子语言障碍最根本的手段,就是加强基础的听觉技能和倾听技巧的训练。

通常,孩子的听觉技能康复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听觉察知、听觉分辨、听觉识别和听觉理解。而最容易操作、最能让孩子感兴趣,且效果最棒的方法,就是做游戏!

在对孩子的听觉能力训练初期,除了日常进行的听声识物、林氏六音外,宝妈不妨多多融入游戏听觉训练方法,培养孩子听觉注意、聆听的习惯的同时,更能有效利用残余听力发挥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助听设备的功能,达到更好的听觉效果。

最初级的听觉记忆力

小龄宝宝在听觉记忆方面能力超强,因而在这一阶段训练他们的听觉记忆能力,不但效果棒棒哒,更有利于帮他们建立最基本的听觉概念。

游戏1:敲鼓。准备一个小鼓,你敲一下,让孩子模仿着敲一下,你敲几下他就敲几下。慢慢的,宝妈还可以从单一节奏变换为稍复杂的节奏,如从最初级的“咚、咚、咚”变成“咚、咚咚,咚咚、咚”等,让孩子体验声音节奏。

听障康复--初训听能阶段,游戏选得对,少走弯路

游戏2:听声做动作。准备一些足够数量的玩具,比如一个钓鱼机。你坐在孩子后面敲鼓或拍手,让孩子按照听到声音的次数,把小鱼钓上来。这个游戏一来可以练习孩子的听觉识别和记忆能力,二来通过钓鱼还可以锻炼他的稳定性和专注力。


感受声音的大小

很多孩子在说话时,声音很大或很奇怪,那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声音感知不明显。所以,要培养孩子对声音大小的感受能力,这有利于他在说话时对声音进行自我调节。

游戏1:辨声投物。准备两个小桶和一堆大小不一的玩具,把桶摆放在远一点的地方,让孩子站在玩具前面,宝妈坐在一边通过敲鼓或叫孩子名字的方式,让孩子辨别声音大小。听到大声时,就选择一个大一点的玩具扔到左边的桶里,听到小声时就选择小玩具扔到右边的桶里,让听和动相配合,同时还能训练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

游戏2:投篮。预备两个小篮框或废物利用纸盒子挖两个大小不一的洞,找出一大一小两个球,让孩子通过你的敲鼓声或说话声,分别将大小球投入相应的篮框或洞里。


声音长短描摹节奏

声音长短的训练,除了练习孩子的气息进而提高声音稳定性外,还将为孩子感受声音的节奏做好准备。

游戏1:随哨而动。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一支彩笔,让孩子拿起笔做好准备,根据你的口哨声来画线。从口哨声响开始画,到口哨声停结束,口哨声长线就长,口哨声短线就短,让孩子通过线的长短来感受声音长短。这样的配合,需要孩子集中精神听声音,并考验他的反应能力和画画的兴趣度。

游戏2:遥控声音。来一辆遥控小汽车,一边遥控它行进一边发出“a”的声音,喊声结束汽车停止,长短可以让孩子自己来控制,这样在练习孩子发a的习惯的同时,还能提高说话和动作的配合度。

听障康复--初训听能阶段,游戏选得对,少走弯路

游戏3:小司机。拿出一辆玩具车,可以利用闹钟来做游戏。把几个毛绒玩具放在不同的地方,让孩子控制小汽车通过这些玩具,作为停靠站。当闹钟响时,小汽车就要停下来,通过汽车行进的路线长度,让孩子感觉声音和时间。


声音高低决定声调

除了声音的长短、大小,孩子还要学会辨别声音的高低,这有助于他们学习辨听和模仿声调。

游戏1:敲击。可以买一个琴或音阶玩具,通过鼓槌儿敲击不同的位置,告诉孩子声音的高低。或者,你还可以把家里大小不一、高矮不同的玻璃杯摆放一排,用筷子敲击,让孩子感受声音的高低。

游戏2:高起低落。找一件小乐器,比如口琴、笛子,哪怕你口哨吹得棒也没问题。吹高音的时候,请孩子站立着走,吹低音的时候,就要蹲下来走,让孩子跟着声音高低做动作,激发他的兴趣。


辨别声调帮助语言表达

四声调是汉语最大的特点,孩子在学习发音的时候,一定要辨听好这四声,才能进行准确的表达。

游戏:声调跑道。找一辆玩具车,在地上或白纸上按照四个声调画出四条“跑道”,如果周围有学校或运动场馆,带孩子到实地跑道上去练习效果更好。

每个声调选择一个孩子熟悉的字,比如“妈”、“牙”、“打”、“爸”。要求孩子根据你发的音,“驾驶”汽车跑进相应的跑道,一边跑孩子还要一边发出这个音。练熟了这四个字,再换四个,让孩子边听边说边做。


节奏感知综合把握语言

如果孩子对声音的长短、高低、大小等都感知、辨别甚至掌握得不错,那么宝妈可以着手帮孩子培养节奏感知综合能力,这样的综合训练能帮孩子更好地把握有声语言节奏。

游戏:打击乐。给孩子播放一些节奏明快的儿童音乐,最好是打击乐(比如撞钟、响板等演奏的音乐)。宝妈来示范,听过拍手、跺脚、跳跃等动作模仿2/4或3/4拍,让孩子和你一起模仿做动作。年龄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在模仿节奏做动作的同时,发出旋律音,比如“啪-啪,咚咚咚,咚哒哒咚”等。


交往基于词语辨听

别小看孩子对有声语言的辨听能力,能为他进入普通幼儿园和小学,以及日后顺利回归社会生活和顺畅的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游戏1:找家人。准备一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人的照片,让孩子根据你的指令将对应的照片放到餐桌的不同位置,孩子可以随意安排座位,但要把照片拿对。

游戏2:果蔬在哪?找一些蔬菜水果的图片,比如苹果、橘子、香蕉、菠菜、茄子、胡萝卜等,带着这些卡片带孩子去超市或菜市场,你随意说出其中一种果蔬名字,让孩子找到相应的卡片,并挑出与之对应的果蔬。


音素辨听也很重要

所谓的音素,就是指元音、辅音两种,对于听力补偿效果很好的孩子,可以试着帮他做一些这方面的训练,因为提高孩子对音素的感知能力,是语言发音是否清晰的先决条件之一。

游戏:听声识图。给孩子准备一套汉语拼音卡片,或听障儿童听觉言语评估标准中用的声韵母识别卡片,和孩子并排坐好,将单元音卡片a、 o、 e、 i、 u、 u 摆在孩子面前,你可以随意发出一个音,让孩子指出或拿起相应的卡片,直至孩子能按指令把所有卡片都指对为止。在此基础上,你还可以尝试着不清楚发音或者把两三个容易混的音放在一起,加强孩子的辨别练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