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医护日志」“好呀,就让我来当无所不能的大白”

文本整理/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图/通讯员 黄月星 魏星 赵俊 侯可可

叙述者:驰援武汉医疗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 杨智

电影《超能陆战队》中,能打又呆萌的“大白”不仅拯救了主角、也温暖了很多人的心。踏入“新冠”病毒肺炎武汉战场的我,看着这个熟悉的、被病毒肆虐的英雄城市,逐渐感觉到它除了“治病”外,还需要“治心”。

作为一名武汉女婿,武汉人民的热情好客、武汉城市的繁华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广东省第22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抵达武汉后,看到这个曾经无比熟悉、现在又特别宁静的城市,我突然觉得很陌生。而在这个被病魔暂时压抑的城市,我也看到了全国上下对他的无限支持与它坚决胜利的决心。

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详尽的交接班准备后,我们终于进入武汉老牌强院中南医院的“新冠”肺炎隔离病房。作为武汉四大强院之一的中南医院接收的当然都是武汉阻击战中的硬骨头们。进入病房前,穿上特大号纯白色隔离防护服的我被队友们笑称为“大白”,我欣然承诺:“好呀,就让我来当那个无所不能的大白,与队友们一起打败病魔!”

「前线医护日志」“好呀,就让我来当无所不能的大白”

经过仔细的询问病史和交流后,患者或多或少存在着一点焦虑:对病情的忧虑,对家人的牵挂,对不确定未来的担心。所以我们医疗队也在密切关注患者病情、进行尽可能详尽交接班、完善患者治疗方案基础上,想办法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有效解释,陪他们多聊天逐渐减轻他们心中的焦虑。

29和30床两位病友是对夫妻,相濡以沫30多年,这次因“新冠”肺炎又一同入院,而且老爷子糖尿病足的情况也让老太太担心不已,刚开始查房与患者交谈的时候,已入院近3周的老爷子老太太一度因了解到我们是广东医疗队而喜出望外,但又因觉得自己高龄、也许再难有出院的机会而情绪低落。

「前线医护日志」“好呀,就让我来当无所不能的大白”

舒缓老年患者的心理压力

我在详细阅读两位患者资料、对病情做出有把握的判断后,先与他们拉起了家常:“老爷子,老太太,知道什么日子快到了么?”

“不知道呢,入院这么久,都不知道时间了。”

“马上就是3.8女神节了,老爷子,您看您家领导陪您这么多年,快到她的节日了,你可不能还是闷闷不乐的。有我们广东医疗队在,您也要提起精神来,不然您家女神可是会不高兴的。”

两句话把老爷子老太太逗乐了,老太太笑眯眯地说:“什么女神,一把年纪了,而且这次怕是出不去喽。”

我赶紧安慰:“不会的,在我们医院,我抢救的很多危重症患者都是七十岁甚至八十岁以上的,最大年龄的是105岁,他们很多最后还是挺过来了。您看,有我‘大白’在,不用担心。而且武汉女人手艺好,我家太太和丈母娘都烧得一手好菜,等您们出院了,到时我还得上您们家做客尝尝您做的地道武汉菜。”

“好呀,那到时必须请杨主任您来家里的。”

“好呀,老爷子老太太那我就记下你们的承诺了,我希望能尽早尝到您的手艺呢。”

一番安抚,老爷爷老太太情绪明显安定了下来。因为老太太曾有医疗工作背景,因此我又把他们的一些检查结果、治疗方案与诊疗计划详细给老太太进行了交代。一番详尽的交谈后,老爷子和老太太一颗悬着很久的心终于放下来一点,也有了对抗病魔的信心。

27床是长期卧床的患者,因“新冠”肺炎已经住院两周余,对病情的焦虑、见不到家人的陌生感,也让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焦虑,不太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抽血等检查。不仅治病,还要治心,一次次耐心的解释与劝说、一次次详尽的通俗的病情解释,最终换来了患者的信任。

就在今天,经过周密的检查与准备,有患者被明确告知明天就可以出院后,患者曾经忧心忡忡的脸露出也了笑脸,“谢谢你们,广东医疗队,谢谢你,广州大白”!

「前线医护日志」“好呀,就让我来当无所不能的大白”

与战友一起讨论病情

汗、蒸气凝固成水滴模糊了视线的防护目镜,脱下闷不透风的防护服,确认完当天全部查房医嘱,确认每天上报数据,完成每天上午常规查房后已是下午逾2点,而此时等待我们的还有详尽记录患者病情变化与数据、治疗方案调整的病程记录的书写。而为了能让下午接班的同事更方便熟悉病情,我还需要与战友们一起讨论特殊患者病情与整理交班表。

这就是每一支支援湖北医疗队每位队员每天工作的日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