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一分钟没有停产”

小编花费一周时间,给大家整理了一下冶金行业的优质书籍资料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阅读哦。

7本(有色金属)+9本(铝合金)+9本(材料成型)+7本(无损检测)+8本(耐火材料)+8本(焊接书籍)+9本(热处理)+9本(轧钢)+10本(冶金材料)+钢材金相图谱(11本)+9本(不锈钢标准)本次分享全部包含在内:


武钢“一分钟没有停产”

下载96本书籍学习资料包步骤

2、私信回复【96】即可获取下载地址


近来,一部记录武钢人抗疫保产的短视频《红色武钢》在网上广为传播。

武钢,投产于1958年9月,是新中国的钢铁长子,由于行业的特殊性,60余年来,武钢的高炉从来没有熄、焦炉从来没有歇、生产从来没有停!!!

2020年,面对这一场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打乱了所有的节奏,身处疫区中心,武钢的生产运行迎来了重重挑战,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如何保证,原料库存告急、重要资材备件物流不畅、产品出厂严重受阻这些现实困难摆在眼前。

武钢“一分钟没有停产”

然而数据显示,武钢生产秩序井然,生产经营总体受控,1月份,武钢的铁、钢产量均超计划完成;即使在疫情最为严重的2月份,武钢的铁产量仍然超计划完成。


在这背后,是政企联手,以解决企业困难为己任,织密防疫防控网,有序有力推动了企业稳健经营。


“武钢是为国保产、为民复工”,这是2月23日中央指导组社区防控组柳洪杰主任一行到武钢调研指导防疫保产工作给出的点评,同时高度肯定了武钢的防疫工作。


为什么武钢“停不得”?据悉,一方面是因为作为钢铁全流程企业,生产特性决定了生产的连续性,焦炉、高炉、转炉、加热炉等均是高温高压密闭的炉窑,必须连续生产才能保证安全。另一方面,企业以连续性为前提,才能保障周边医院、发热门诊及居民持续、安全、可靠

用电,同时承担包括金银潭医院等全市一半以上医用氧气量的生产需要

武钢“一分钟没有停产”

地处武汉市青山区的武钢大院,是一个年产钢1400万吨的大型钢铁基地。受疫情冲击,武钢存在原料库存告急、重要资材备件物流不畅、产品出厂严重受阻等等现实困难,在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按照“停不得”企业进行帮助,一一化解各种难题。


随着疫情的爆发,全国各地采取严格的交通管控措施,1月25日起全国多个地区港口码头拒绝武汉来船靠岸作业,武钢原料库存一度告急,直逼断料风险。在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协调下,湖北省海事局向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紧急沟通汇报,推出了水运只要人员不上岸、做好防护可以靠泊作业的新模式。并在1月29日交通运输部发电至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明确要求全力保障武汉地区重要生产物资水路运输,严禁以疫情防控为名随意采取禁限货运船舶靠港作业、锚地隔离14天等措施,在切实缓解武钢原料告急的同时,有力地规范了船舶靠港作业疫情防控措施。


针对疫情期间武钢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等困难,在湖北省和武汉市两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支持下,在武钢自身极大压缩公路运输量、推动公路运输转为铁路运输的情况下,极大地保障武钢重要物资运输和钢材外发,不仅打通了武汉市、湖北省省道和国道关卡,还与各县市指挥部进行了直接沟通,及时畅通了潜江、仙桃、嘉鱼、大冶等方向公路运输。


钢铁行业是长产业链行业,上下游之间环环相扣,一个环节跟不上就会转不起来。疫情爆发以来,鄂州市疫情严重,武钢位于鄂州市的两个球团厂已经停止生产,在武钢球团库存严重不足的时候,紧急向鄂州市政府申请复产,鄂州市政府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批准其中一个球团厂于2020年2月14日点火复产,解了武钢的燃眉之急。


武汉全面实行小区封闭管理,居民无法出行。为保证企业生产运行,武钢每天约有6000余人坚守岗位。一旦职工无法到岗,焦炉、高炉、转炉将会变得极端危险,将可能产生炉缸冻结、高炉炉壁烧穿、焦炉炉体爆炸、煤气极度紧张等极端安全生产事故。在青山区防疫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第一时间为武钢职工办理了限时出入小区证明,从而保障了武钢的安全生产顺行。


武钢“一分钟没有停产”

文章来源于:武钢有限炼铁,有一点墨,钢铁冶金,略有删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