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燈亮著嗎:真正的高手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極力避開這四大坑

最不一樣的見識,盡在大道當然!


你的燈亮著嗎:真正的高手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極力避開這四大坑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心事,遇到問題,我們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抓緊想辦法立馬解決唄,難不成讓我們拖、躲、推嗎?問題是實踐證明這不好使啊,毛主席他老人家早都說了,掃帚不到灰塵不走!

先不急,我們先把平時解決問題的過程捋一捋,是不是先遇到問題,然後解決問題,最後再重新審視一下問題這三個過程?當然,很多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兩步並做一步,上來直接開幹。

但今天我要說的這三步,每一步都不能省,每一步都有讓我們一不留神就掉進去的坑,避開這些陷阱,才能讓我們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大多數人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往往覺得是問題很難,但很多情況下,其實更有可能的是自己思考問題的方法錯了,掉入了思維的陷阱。

你的燈亮著嗎:真正的高手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極力避開這四大坑

第一步大坑:大多數人在遇到問題時往往不定義問題就立即行動,結果在錯誤的方向上浪費了太多時間。

我們遇到某些問題時,在努力想辦法找解決方案,甚至在這個過程中還學到了很多新的技巧。然而可悲的是我們以為自己很努力地在解決問題,而且從中獲得了成就感,但是很可能我們只是在創造原本並不存在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幻覺裡自嗨而已,為什麼?

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如果只是立刻尋求解決方案,很容易掉進思維的陷阱。那應該怎麼做呢?

遇到問題第一件要做的事不是去想該怎麼解決問題,而是去想怎麼定義問題,弄清楚真正的問題究竟是什麼?

你的燈亮著嗎:真正的高手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極力避開這四大坑

什麼是定義問題?定義問題是指遇到問題時,不要跟著思維習慣走去直接給出解決方案,而是先問自己幾個問題再給答案。比如:這是什麼類型的問題?誰碰到了問題?問題是什麼?換句話說,問題的本質是什麼?

要把問題定義清楚,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要問這個問題究竟是誰的,換句話說是誰碰到了問題。

要繞開這個大坑,就要先定義問題再去解決問題。只有定義清楚問題才能真正找到高效的解決方案。

你的燈亮著嗎:真正的高手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極力避開這四大坑

第二步大坑:解決問題時從不想誰最適合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在具體解決問題的時候,往往更關注要花多少錢?花多長時間?有什麼方法來解決?其實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這些事情往往並不是最需要優先考慮的。

真正能夠幫助我們高效解決問題的關鍵點,要從兩個方面去思考:第一個是這個問題該由誰解決?第二個是這個問題的來源是什麼?

先看第一個關鍵點,問題該由誰來解決?前面我們說的是,這是誰的問題,是指誰碰到了問題。現在說的是,問題由誰來解決,是指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

對大多數人而言,遇到問題時總是直接想,我該怎麼做?從來不去想“這問題該由誰來解決”。如果有更好的解決者,那就把它交給別人,我們不要越俎代庖。

說白了,子女的問題就由子女去解決,父母的問題就由父母去解決,可是生活中常常發生的卻是,明明是別人的問題,你卻像居委會大媽一樣熱心參與進來,反而使得問題越來越複雜。

有句話說得好:急著罵人,那是修養問題;急著給人出主意,那暴露的可是智商問題啊。

你的燈亮著嗎:真正的高手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極力避開這四大坑

可是在工作生活中就是會掉入這樣的坑裡,老闆和同事告訴我們一個問題或者拜託事情的時候,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怎麼解決或者是拒絕。但其實我們應該先問一問:自己真的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適合的人選嗎?找到我是不是意味著我一定是問題的最好解決者呢?

其實未必,只是我們很少這樣去思考罷了。所以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先思考,這個問題由誰來負責解決最好。

如果你具備了這種思考問題的能力,就會發現一種情況,那就是遇到問題的人和能解決問題的人,有時並不是同一個人。什麼意思呢?比如說員工每天加班到很晚,覺得工作量很大,可是老闆感覺不到呀,所以遇到問題的人是員工,解決問題的人是老闆,這有問題的人和能解決問題的人不是一個人,這種情況怎麼辦呢?

在遇到問題沒人承擔責任的時候,我們可以暫時將責任歸到自己身上。或者說絕大多數的問題,不僅僅是別人有問題,其實我們都能從自身找到導致這個問題的原因,只不過大多數時候我們都習慣於把責任推給別人,歸到外部而已,這也讓我們很難看到解決方案的新的可能性。

有時解鈴不需繫鈴人,需要主動思考。

你的燈亮著嗎:真正的高手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極力避開這四大坑

第三個大坑:解決問題時弄不清楚問題從哪兒來

再看第二個思考關鍵點,就是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是哪兒來的。什麼叫問題從哪裡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在考試的時候,如果你知道是哪一位老師出的題目,你就會知道這位老師可能更想要看到什麼方向的答案。如果你知道這次彙報的議題是哪位領導批示的,那你就會知道這份議題背後想要實現的目標是什麼。換句話說同一個問題,由不同的人提出時,答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潛在的答案可能有無數種。如果按部就班地一個一個嘗試各個答案的話,解決問題的效率就會特別低。可是當我們問一問這個問題的來源,來自誰?它可能的利益訴求是什麼?從這個方向去思考,往往就會發現其實最佳答案的方向是很清晰的。

搞清楚了問題來源,就能對解決問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找到問題的來源能夠幫助我們更快地聚焦最可行的答案方向,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你的燈亮著嗎:真正的高手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極力避開這四大坑

第四個大坑:想當然地認為重要的問題意味著答案也很重要。

還有最後一個很容易忽略的階段,重新審視問題階段:我們真的想解決問題嗎?

這個話題聽起來很奇怪,我們本來就是要解決問題的,為什麼會這樣問?我們從來沒有思考過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卻是至關重要的,要知道能夠彌補思維漏洞的問題才是真正的好問題。

我們常常覺得能夠解決問題的人必定是一個優秀的人、能力出色的人,但實際上很多種情況下未必是這樣。比如我們之所以會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解決一些重要的問題,是因為有這樣一個假設,那就是重要的問題意味著答案也是重要的。但有時候情況是這樣的,問題很重要,答案卻未必那麼重要,甚至可能是沒什麼意義的。

你的燈亮著嗎:真正的高手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極力避開這四大坑

有時候看似在解決重要的問題,其實最後的答案可能是沒有意義的。人生不也是這樣嗎?我們很可能會追求金錢、追求名譽、追求地位,但是這些答案真的重要嗎?可能有些東西根本不是我們想要的,那我們是不是真的要解決這個問題呢?

除了這種問題重要答案可能沒那麼重要情況之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問題很嚴重,但是解決了這個問題可能帶來副作用,產生更嚴重的問題,那還要不要解決這個問題呢?這就好比一個人身負重傷,一支利劍刺入了胸膛,這當然是很嚴重的問題,可是你真的要解決它嗎?如果把劍拔了出來,這個人死得會更快。

其實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又何嘗不是經常的發生呢?為了解決害蟲吃糧食的問題,大量地用農藥,結果用農藥又導致了地球生態環境惡化這個更嚴重的問題,這不就是我們最開始想解決一個問題,但是從沒想過解決後的結果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所以不要問這個問題能不能得以解決,而是被解決後產生的後果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不是所有的人值得等待,也不是所有的問題非得解決!

你的燈亮著嗎:真正的高手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極力避開這四大坑

不過最有意思的還不是這兩種情況,而是第三種情況,就是我們雖然是問題解決者,但同時也是問題的創造者。

很多的公司管理層也一樣,他們天天在管理問題,但可能很多時候他們也會製造問題,因為如果沒有問題他們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了。如果你是這個位置的決策人,你是不是真的還想解決問題呢?

遇到問題,請先點亮心智之燈,看清陷阱,避開大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