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一图中,记录了北宋时期开封的繁华都市景象

前言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再现了北宋的都城东京开封的繁华景象。位于黄河边上的开封城,水网密集,交通便利,一条汴河承担着漕粮运输和沟通南北的重要作用,《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汴河两岸的繁华市井以及优美风光。

在公元十一、十二世纪的时候,要谈起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清明上河图》中的东京开封算是其中一个。而在今天的我们只要一提到大都市,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城市生活的便利和快捷,那么北宋时期的开封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城市,下面内容来详细解读。

《清明上河图》一图中,记录了北宋时期开封的繁华都市景象

《清明上河图》部分

根据《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细节来看

《清明上河图》为绢本设色,在一副五米多长的画卷里,行行色色的人物摩肩接踵。据统计,画中展现的共有八百多人,仅在一幅画上就有如此高的人口密度,可见北宋时期的开封城内的人口也是非常巨大。

根据史书的记载,北宋中晚期的城市人口最高达到了150万人,而在同一时期世界上其他的大都市,比如罗马、巴格达、伦敦等地区,城市人口也只是在四万至二十万之间。从人口数量上来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际大都市。

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样,东京开封的繁华昌盛也不是一朝一夕造就的。开封地处中原腹地,早在春秋时期,郑庄公就在这里修筑粮仓,定名为“启封”,也就是启拓封疆的意思。到了汉景帝刘启时期,为了避讳皇帝的名字,就将“启封”改名为“开封”,战国时期的魏国将开封作为都城。此后,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一直到北宋和金朝均定都于此,再加上更早时期的夏朝,所以开封素有“八朝古都”之称。

《清明上河图》一图中,记录了北宋时期开封的繁华都市景象

开封铁塔

开封的繁荣在北宋时期达到顶峰

尤其是在北宋时期,开封发展成为一座人口超过百万、货物集南北的大都市,一跃成为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正是描绘了这一时期东京开封的繁华景象。

据史书记载,北宋开封城周长约25公里,由外城、内城和皇城组成,内城是城内的最繁华的地段,也是衙署、寺观和商业集中的地方。然而历史上的开封城多次遭受战乱的破坏,在公元1642年,李自成利用泛滥的黄河水攻陷开封,令开封城被泥沙淹没。沧海桑田的变迁中,今天对策开封城依然是车水马龙,却很难再找到几处北宋或是更早时期的遗迹了,始建于北宋年间的开封铁塔,算是当时罕有的历史遗存了。

而中国历史上的夜生活,也是从开封起步的,现在所谓的“市民”阶层也是起源于开封,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开封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在北宋时期的开封城,除了没有电和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其他城市生活内容,比如衣食住行、游购、娱乐等几乎跟现代城市生活没什么两样。

《清明上河图》一图中,记录了北宋时期开封的繁华都市景象

清明上河园

结尾

《清明上河图》上的繁华市井,百态人生,让今天的人们隔着时空见识到北宋时期的开封市民便利快捷的城市生活。

为了重现开封城盛景,开封市政府仿照《清明上河图》修建了清明上河园,在园中可以看到当年宏伟的城门、汴河、虹桥、孙羊店、赵太丞家等景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