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写了几篇文章和微头条,两三百字到两三千字篇幅的都有,在一篇篇的交写作班的作业,感觉自己像一部写作的机器,输入主题后加工合成着结构相似的文章,在写作的过程中欠缺与内心的连接,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往往连自己都打动不了。
是时候想想,什么样的文章才是能够打动读者的文章?
第一,在开头留下读者——在文章的精彩处开头
文章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头,要仔细斟酌,毕竟这是留下读者继续往下看的关键。我们在看媒体文章中有时候被题目所吸引,打开文章看看第一段,就退出换篇了,想想是不是常有的情况?有的开头乏味,有的开头预示着通篇都是你知道的内容,有的开头让你觉得故作神秘文不对题。
那要怎样写才能吸引读者看下去呢?看看你的文章最精彩处在哪里,也就是文章的高潮。把文章的最精彩处提到开头一段来写,最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因为最精彩处往往冲突或矛盾直接呈现,而它“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突然出场,使得读者想要继续读下去,看看前因后果到底是什么。
用文章的精彩处开头的例子,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开头:“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这里用角色已经变成甲虫的事实,带入读者去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精彩的开头很具吸引力。
第二,用真实的感受留下读者——回到现场,感知真切的当下
真实的感受是最打动人心的。但文章的写作往往在事情发生以后,有时候甚至过去很久,比如那些回忆录题材的文章和书,作者往往要写几十年前的事情,那么回到现场,感知那个当下,就是特别重要的能力。
比如朱自清写《背影》,他在文中说“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说明写文章时至少是事件发生的两年之后,但作者依旧写出了爸爸爬上月台、穿过铁道,买回橘子、一股脑给他的情节,这样代入现场的细节描写,无需言语的点释,读者自然能读出个中滋味,甚至与自己的生命感受连接。
回到现场最重要是事情的发生细节,和作者自己的感受,作者想通过现场描向读者传递什么?所以这个现场描写要聚焦一个中心感受或思想,而并不是把当时发生的事情林林总总全写下来。
第三,用真诚留下读者——向内觉察向外感知
向内觉察,看自己的内在感受,看到我们习惯的寻常生活背后,你都有哪些感受,把那些触动你的瞬间用文字记录下来,就很能获得读者的认同。
比如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把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这只是一个寻常生活片段的描写,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碰到一个慢腾腾做着什么的孩子,但龙应台这个细节中带出了自己的内在感受,你能够看到她在文字中表达的享受。
向外感知,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写作的“五感力”——眼、耳、鼻、手、心的感知能力。你的眼睛看到了什么?你的耳朵听见了什么?你的鼻子闻到了什么?你的手触摸到什么?你的心里想到了什么?当你不知道如何下笔时,记得从这几个角度去感知事物,你会找到想要表达的感受。
第四,在升华处与读者共鸣——结尾处的普世价值升华
结尾处升华到普世价值观,与读者达成共鸣。比如杨朔的名篇《荔枝蜜》中全篇写到了荔枝和蜜蜂采蜜,结尾处:“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酿造着未来…”就把蜜蜂酿蜜升华成了酿造美好的生活。
主题升华有一定难度,作者如果没有深刻的思考和生命的体验,写出来的升华很容易口号化。既要升华,又要与众生连接,一篇文章循序推进,就像习武之人必有的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第五,留下读者的真谛——内容为王,别被技术捆绑了手脚
过度讲究技巧,文章容易僵化,像写公文;纯粹的情感灌注又容易使文章空泛、不落地。所以写文章最重要还是内容,就是作者们常说的:“内容为王”,有故事、有干货。
我们写作者常常去学习,学到一定阶段,技术提高了,但是束手束脚,反而写不出灵动有力的文字,这个时候就要看看是不是太过于在强调技巧。
文章的内容就是文章要说的“道”,而技巧属于“术”,如果有道而没有术,可以通过学习提升,但如果有术,没有道,文章就没有灵魂。道是你对生活的观察、素材的积累,是你想要向读者表达些什么。
情感的灌注是可以在字里行间流露的,而且还需要隐藏、隐忍,让读者自己感受,读者受到触动,留下思考的余地,这个才是情感表达的最高境界。
热爱写作的你们,是否也有很多经验想要分享呢?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将总结的经验用于写作,让我们不断积累,一起走在写作成长之路上。
閱讀更多 成長路上的夏天 的文章